触控面板中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570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中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触控面板中板包括有效图形区和位于有效图形区至少一侧的静电释放区;触控面板中板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走线层以及位于走线层远离衬底的一侧的绝缘层;其中,衬底位于有效图形区和静电释放区;走线层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和多条静电释放线,触控信号线位于有效图形区,用于传输触控信号,静电释放线位于静电释放区并延伸至有效图形区与触控信号线电连接,用于释放静电;绝缘层在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触控信号线和静电释放线,且覆盖触控信号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覆盖静电释放线的绝缘层的厚度。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避免触控信号线被静电击穿而失效,有效提高触控面板的制作良率。面板的制作良率。面板的制作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中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中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


技术介绍

[0002]OLED(OrganicLight

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自主发光、视角宽、轻、薄、高亮度、功耗低和响应快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OLED显示装置成为国内外非常热门的显示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在OLED显示装置中增加触控面板后,可以实现触控功能。触控面板在制作过程中会遇到静电,从而可能导致触控面板的触控信号线被静电击穿而失效,影响触控面板的制作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中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触控面板的触控信号线可能被静电击穿而失效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中板,其包括有效图形区和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至少一侧的静电释放区;所述触控面板中板包括:
[0006]衬底;所述衬底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和所述静电释放区;
[0007]走线层;所述走线层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和多条静电释放线;所述触控信号线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用于传输触控信号,所述静电释放线位于所述静电释放区并延伸至所述有效图形区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用于释放静电;
[0008]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走线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静电释放线,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覆盖所述静电释放线的绝缘层的厚度。
[0009]如此设置,由于覆盖触控信号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覆盖静电释放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因此,在制作触控面板过程中,积累静电电荷后,积累的静电电荷优先在静电释放线处释放,从而实现对触控信号线的保护,避免其被静电击穿而失效,因此可以有效提高触控面板的良率。
[0010]基于以上的触控面板中板,可选地,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触控面板中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绑定层,所述绑定层包括多个绑定部,所述绑定部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的过孔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
[0011]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走线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静电释放线;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绑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并暴露所述静电释放线的至少一部分。
[0012]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中原本就需要设置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因此对制备工艺的改进很小,有利于实际实施。
[0013]基于以上的触控面板中板,可选地,所述静电释放线包括多条第一静电释放线和一条第二静电释放线,所述第二静电释放线通过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线与各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
[0014]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所述第二绝缘部位于所述静电释放区并延伸至所述有效图形区与所述第一绝缘部相连;
[0015]所述第一绝缘部为面状绝缘结构,所述第二绝缘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条状绝缘结构,每个所述条状绝缘结构覆盖其中一条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线或覆盖所述第二静电释放线。
[0016]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第二绝缘部的结构,使得相邻静电释放线之间的间隔区域也可以进行静电释放,相当于扩大了静电释放区可以进行静电释放的面积,更有利于积累的静电释放。
[0017]优选地,所述多条第一静电释放线间隔且等距排布,所述第二静电释放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线的延伸方向。如此设置,利于实际实施和结构的稳定性。
[0018]基于以上的触控面板中板,可选地,沿所述条状绝缘结构的宽度方向,所述条状绝缘结构的边缘相对于其覆盖的所述静电释放线的边缘外扩2~10μm。如此设置,可以在保证静电释放线与外界的绝缘效果的前提下,确保静电更容易在静电释放线出释放。
[0019]基于以上的触控面板中板,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部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静电释放线的第一端,所述静电释放线的第一端为所述静电释放线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相连接的一端;
[0020]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并超出所述第一绝缘部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如此设置,便于实际实施时确保第一绝缘部能够有效覆盖触控信号线。
[0021]基于以上的触控面板中板,可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内,且不与所述有效图形区和所述静电释放区的分界面重叠;所述分界面与切割所述静电释放区的切割位置相对应。
[0022]本实施例中,相当于对切割位置进行了避开设计,从而避免切割过程影响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防护性能。
[0023]基于以上的触控面板中板,可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边缘与所述分界面的距离为2~10μm;所述边缘为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中最靠近所述分界面的边缘。如此可以确保达到想要的避开效果和足够的防护性能。
[0024]基于以上的触控面板中板,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的第一绝缘部和位于所述静电释放区的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为面状绝缘结构,所述第二绝缘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位于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凹槽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静电释放线不重叠。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另一种调整第二绝缘部的结构的方案,使得相邻静电释放线之间的间隔区域也可以进行静电释放,相当于扩大了静电释放区可以进行静电释放的面积,更有利于积累的静电释放。
[002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
[0027]衬底;
[0028]走线层;所述走线层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和多条静电释放线;所述触控信号线用于传输触控信号,所述静电释放线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用于释放静电;
[0029]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走线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静电释放线,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覆盖所述静电释放线的绝缘层的厚度。
[0030]本实施例中,由于覆盖触控信号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覆盖静电释放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因此,制作过程中的触控面板不会出现因静电击穿而失效,因此具有较高的良率。
[0031]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0032]显示面板;以及,
[0033]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触控面板,触控面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面板中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中,触控面板中板包括有效图形区和位于有效图形区至少一侧的静电释放区;触控面板中板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走线层以及位于走线层远离衬底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效图形区和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至少一侧的静电释放区;所述触控面板中板包括:衬底;所述衬底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和所述静电释放区;走线层;所述走线层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和多条静电释放线;所述触控信号线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用于传输触控信号,所述静电释放线位于所述静电释放区并延伸至所述有效图形区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用于释放静电;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走线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静电释放线,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覆盖所述静电释放线的绝缘层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触控面板中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绑定层,所述绑定层包括多个绑定部,所述绑定部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的过孔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走线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静电释放线;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绑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并暴露所述静电释放线的至少一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释放线包括多条第一静电释放线和一条第二静电释放线,所述第二静电释放线通过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线与各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所述第二绝缘部位于所述静电释放区并延伸至所述有效图形区与所述第一绝缘部相连;所述第一绝缘部为面状绝缘结构,所述第二绝缘部至少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条状绝缘结构,每个所述条状绝缘结构覆盖其中一条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线或覆盖所述第二静电释放线;优选地,所述多条第一静电释放线间隔且等距排布,所述第二静电释放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线的延伸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江梅蔺帅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