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洋专利>正文

中成药生产废弃物药渣的回收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5620 阅读:1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成药生产废弃物药渣的回收利用方法。该方法为将中药材提取后的药渣切碎至4~6cm的段,装入塑料袋中,密封,充分腐熟40~60天后作为基质,用于中药材、蔬菜或果苗的无土栽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药渣经腐熟处理后,作为基质用于中药材、蔬菜或果苗的无土栽培,充分利用了药渣所含有的营养成分,避免了土壤中重金属、农药等有毒物质对药材、蔬菜或水果的污染,开辟了一条生产绿色中药材、蔬菜、水果的经济循环之路,并节省了填埋药渣所需的土地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中药 废渣处理

技术介绍
中成药生产过程中,药材提取后药渣的排放和处理是中成药生产的 棘手问题,每个中药生产企业每天都要排出大量的药渣。因药渣对环境有不同程度 的污染,故目前常采用填埋的方法进行处理。据贵阳市乌当区垃圾处理中心统计结 果显示,该辖区内仅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另外一家企业药渣产生量就达每 年2000余吨,而贵阳市目前有70余家通过GMP认证的中药制药企业在进行生产。以此 推算,就整个贵州中药制药企业而言,每年的药渣产生量约达二十余万吨。采取填 埋的方法处理一吨药渣大约花费35元人民币,那么贵州省中药制药企业每年花费在 处理药渣上的经费大约为人民币700余万元。不仅如此,在填埋时,会占用大量的土 地资源和污染土地及地下水,因为药渣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糖类和粗蛋白质等以 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所以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如何处理和再利用药渣,不仅 是药厂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人们在环保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要求更 加迫切,在回归自然的潮流下,中药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野生药材资源已无法满 足人们的用药需要。而中药材栽培,则是通过野生变家种,建立和扩大药用植物栽 培生产基地、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等生产措施,在不破坏自然资源的前提下, 不断扩大药材的来源,改变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国中药材生产长期存在许多问题, 如土壤污染导致的农药残留、重金属严重超标等。这已成为中药产业发展的一大瓶 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是专门对中药材生产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基 本准则。GAP的目的是从保证中药材质量出发,控制影响药材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 药材生产的各个环节乃至全过程,以达到药材"安全、有效、产量稳定、质量稳定、 可控"的目的。特别是近年来,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不断加强对进口中药商品的规管 措施——主要是在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毒物质限量方面。国际、国内已将绿色中药材的生产看成是可持续发展农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方式。它是将作物的根系固定在有 机或无机的基质中,通过滴灌或细流灌溉的方法,供给作物营养液。基质栽培缓冲 能力强,不存在水分、养分与供02之间的矛盾,不需要动力,所以投资少、成本低, 生产中普遍采用。从我国现状出发,基质栽培是最有现实意义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 将药渣经腐熟处理后,作为基质用于中药材、蔬菜或果苗的无土栽培,充分利用了 药渣含有的营养成分,避免了重金属、农药等有毒物质对药材、蔬菜或水果的污染, 节省了填埋药渣所需的土地资源。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将中药材 提取后的药渣切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充分腐熟后作为基质,用于中药材、蔬 菜或果苗的无土栽培。前述的药渣为一种、两种或多种中药材提取后的药渣。所述药渣切碎至4 6cm的段,腐熟时间为40 60天。优选的方法为将中药材提取后的药渣切碎至5cm的段,装入塑料袋中,密封, 充分腐熟50天,作为基质备用;中药材、蔬菜或水果种子播种、育苗后,移栽至腐 熟好的药渣基质中,进行无土栽培。具体地说,可将热淋清制剂的药渣切碎、腐熟后作为基质,进行头花蓼药材的 无土栽培。也可以将六味地黄制剂和热淋清制剂的药渣切碎、腐熟,混合后作为基质,进 行头花蓼药材的无土栽培。所述的热淋清制剂是以头花寥为原料药材制成的。所述的六味地黄制剂是以熟地黄、牡丹皮、山药、山茱萸、泽泻和茯苓为原料 药材制成的。无土栽培对基质的要求是(1) 具有一定大小的固形物质;(2) 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基质必须疏松,保水保肥又透气;(3) 具有稳定的化学性状,本身不含有害成分,不使营养液发生变化。(4)要求基质取材方便,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常用的基质有树皮、锯末、草炭、蛭石、岩棉等。药渣不仅满足作为基质的要 求,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药渣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PH适中,在制药过程中经过高 温水煮处理因而还具有含水量高、无菌的特点,药渣还可以进行一定的剪切处理, 可以达到比较均匀的大小,不仅固着效果好,透气性也很好。专利技术人经过用药渣进行无土栽培与土壤栽培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其外观 性状和有效成分含量相差不大,且无土栽培没有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而药材种 植基地对土壤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常选在远离城市人烟稀少处,在运送药材时就会 产生一大笔运输费用,且不便于管理。如果用药渣替代土壤,在距离药厂最近处进 行药材规范化种植,不仅能为药材规范化种植开辟新篇章,还可以为药厂节约资金。 况且土地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如果长期在一片土地上栽种某种植物将会使土壤缺素, 当通过施肥改良后又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丧失土壤肥力,而用药渣替代土 壤便能解决这一问题,并节约土地资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将中药材提取后的药渣经腐熟处理后,作为基质用于 中药材、蔬菜或果苗的无土栽培,充分利用了药渣含有的营养成分,避免了土壤中 重金属、农药等有毒物质对药材、蔬菜或水果的污染,开辟了一条生产绿色中药材、 蔬菜、水果的经济循环之路,并节省了填埋药渣所需的土地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槲皮素对照品的HPLC图谱;图2是"热淋清颗粒"药渣作基质栽培的头花蓼HPLC图谱; 图3是"热淋清颗粒"药渣与"六味地黄胶囊"药渣混合作基质栽培的头花蓼 HPLC图谱;图4是土壤种植的头花蓼HPLC图谱。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l:将热淋清颗粒(头花蓼药材制品)的药渣切碎至5cm的段, 装入塑料袋中,密封,充分腐熟50天,备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将六味地黄胶囊(熟地黄、牡丹皮、山药、山茱萸、泽泻和茯苓六味药材制成)的药渣切碎至4 6cm的段,装入塑料袋中,密封,充分腐熟50 天左右,备用。实验例头花寥的无土栽培实验 1.药渣成分分析适宜头花寥生长的土壤条件为肥沃、疏松、保水保肥、耕作层厚30OT左右的 壤土或砂质壤土, pH值为5 7,有机质2.5%以上为佳。因此专利技术人对实验用的"热 淋清颗粒,,药渣(头花蓼药材制品)、"六味地黄胶囊,,药渣(熟地黄、牡丹皮、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见表h表l药渣成分分析药渣种类N (mg/kg)P (mg/kg)K (mg/kg)有机质(%)PH热淋清颗粒1.0594366350, 76. 28六味地黄胶囊2. 31555183052.04. 952. 药渣处理(1) "热淋清颗粒"药渣处理见实施例l。(2) "六味地黄胶囊"药渣处理见实施例2。3. 栽培实验过程 (1)育苗将选好的头花蓼种子用细土拌匀后,撒于土壤上,浇水,盖上塑料薄膜。期间 每隔3 5天观察一次,并浇适量水,保持花盆中土壤的湿度,利于种子的萌发,15 天左右后种子陆续发芽,根据发芽密度,去除部分小苗,培育壮苗。待头花蓼苗长 到7 8cm高时,即可移栽。 (2)移栽在花盆中放入不同基质(分组见表2),将头花寥苗分别移栽至花盆中,每盆2 4株,浇适量的自来水。表2花盆中基质种类编号123基质种类"热淋清颗粒" 药渣(腐熟)"热淋清颗粒"药渣和"六 味地黄胶囊"药渣(腐熟) (1:1)土壤(3) 管理期间每个周末观察一次,并浇适量水,保持花盆中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成药生产废弃物药渣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中药材提取后的药渣切碎,装入塑料袋中,密封,充分腐熟后作为基质,用于中药材、蔬菜或果苗的无土栽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洋
申请(专利权)人:梁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