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任务调度方法以及相关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86561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任务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车路协同系统,旨在保证车辆在路侧设备覆盖盲区内保持持续高效的算力服务能力,方法包括:利用路侧设备对目标车辆进行实时监测,获得其在监测覆盖范围内的第一行驶时间和在监测盲区范围内的第二行驶时间;利用第一行驶时间、第二行驶时间、车路协同系统的系统参数和总任务量构建关于最优化预设指标参数的目标函数,求解目标参数获得车侧任务量和路侧任务量;利用路侧设备对路侧任务量对应的路侧任务进行处理,获得路侧处理结果;将路侧处理结果作为路侧计算服务,将车侧任务量对应的车侧任务作为车侧计算服务部署至目标车辆,以为其处于监测盲区范围内时提供计算服务。内时提供计算服务。内时提供计算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任务调度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信息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任务调度方法,还涉及一种任务调度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通信技术与交通领域的深度融合,车联网(IoV,Internet of Vehicles)产业实现新的飞跃,依托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了车联网路侧单元(RSU,Road Side Units)的大规模部署,车路协同技术应运而生。
[0003]应用车路协同技术,车辆可以接入其附近的路侧单元节点中,实现车车、车路之间的实时信息共享,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和道路交通的高效运行。然而,在当前车联网车路协同环境中,由于部署成本、道路基础设施条件等原因,在某些路段或空间区域中,相邻两个路侧单元节点之间存在一定范围的覆盖盲区,导致进入到这些区域内的车辆无法从路侧单元节点获取算力服务支持,而仅依靠单车有限的计算能力却又难以实现自动驾驶等高资源需求和低时延约束的计算任务。
[0004]因此,如何有效保证车辆在路侧设备覆盖盲区内具备持续高效的算力服务能力,进而保证车辆持续安全稳定的运行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任务调度方法,该任务调度方法可以有效保证车辆在路侧设备覆盖盲区内具备持续高效的算力服务能力,进而保证车辆持续安全稳定的运行;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任务调度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任务调度方法,应用于车路协同系统,包括:
[0007]利用路侧设备对目标车辆进行实时监测,获得所述目标车辆在监测覆盖范围内的第一行驶时间和在监测盲区范围内的第二行驶时间;
[0008]利用所述第一行驶时间、所述第二行驶时间、所述车路协同系统的系统参数和总任务量构建关于最优化预设指标参数的目标函数;
[0009]对所述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获得车侧任务量和路侧任务量;
[0010]利用所述路侧设备对所述路侧任务量对应的路侧任务进行处理,获得路侧处理结果;
[0011]将所述路侧处理结果作为路侧计算服务,将所述车侧任务量对应的车侧任务作为车侧计算服务,部署至所述目标车辆,用于为所述目标车辆行驶于所述监测盲区范围内时提供计算服务。
[0012]可选地,利用所述路侧设备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实时监测,获得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监测覆盖范围内的第一行驶时间,包括:
[0013]利用所述路侧设备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实时监测,获得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位
置、行车速度、规划轨迹,并确定所述路侧设备的监测覆盖范围;
[0014]利用所述当前位置、所述行车速度、所述规划轨迹计算获得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监测覆盖范围内的第一行驶时间。
[0015]可选地,所述利用所述路侧设备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实时监测,获得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行车速度、规划轨迹,包括:
[0016]利用所述路侧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进行无线通信,获得所述目标车辆反馈的所述当前位置、所述行车速度、所述规划轨迹。
[0017]可选地,所述利用所述当前位置、所述行车速度、所述规划轨迹计算获得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监测覆盖范围内的第一行驶时间,包括:
[0018]确定所述规划轨迹与所述监测覆盖范围的交点,获得第一交点位置;
[0019]统计所述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交点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
[0020]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行车速度计算获得所述第一行驶时间。
[0021]可选地,利用所述路侧设备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实时监测,获得所述目标车辆在监测盲区范围内的第二行驶时间,包括:
[0022]确定所述路侧设备的下一路侧设备的下一监测覆盖范围,并根据所述监测覆盖范围和所述下一监测覆盖范围确定所述监测盲区范围;
[0023]利用所述当前位置、所述行车速度、所述规划轨迹计算获得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监测盲区范围内的第二行驶时间。
[0024]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路侧设备的下一路侧设备的下一监测覆盖范围,包括:
[0025]根据所述规划轨迹进行线路预测,确定所述路侧设备的下一路侧设备;
[0026]与所述下一路侧设备进行数据通信,获得所述下一路侧设备的下一监测覆盖范围。
[0027]可选地,所述利用所述当前位置、所述行车速度、所述规划轨迹计算获得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监测盲区范围内的第二行驶时间,包括:
[0028]确定所述规划轨迹与所述监测覆盖范围的交点,获得第一交点位置;
[0029]确定所述规划轨迹与所述下一监测覆盖范围的交点,获得第二交点位置;
[0030]统计所述第一交点位置与所述第二交点位置之间的第二距离;
[0031]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行车速度计算获得所述第二行驶时间。
[0032]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路侧设备的下一路侧设备的下一监测覆盖范围,并根据所述监测覆盖范围和所述下一监测覆盖范围确定所述监测盲区范围之前,还包括:
[0033]判断所述下一路侧设备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0034]若是,则执行所述确定所述路侧设备的下一路侧设备的下一监测覆盖范围,并根据所述监测覆盖范围和所述下一监测覆盖范围确定所述监测盲区范围的步骤;
[0035]若否,则确定所述下一路侧设备的启动时间点,并根据所述启动时间点和所述第一行驶时间计算获得所述第二行驶时间。
[0036]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启动时间点和所述第一行驶时间计算获得所述第二行驶时间,包括:
[0037]确定当前时间点;
[0038]根据所述当前时间点和所述第一行驶时间计算获得所述目标车辆驶出所述监测
覆盖范围的驶出时间点;
[0039]根据所述启动时间点和所述驶出时间点计算获得所述第二行驶时间。
[0040]可选地,所述系统参数包括车侧剩余能量、路侧当前算力、车侧平均功率、路侧平均功率,所述预设指标参数为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监测盲区范围内的计算服务精度收益;
[0041]相应地,所述利用所述第一行驶时间、所述第二行驶时间、所述车路协同系统的系统参数和总任务量构建关于最优化预设指标参数的目标函数,包括:
[0042]在预设约束条件下,利用所述第一行驶时间、所述第二行驶时间、所述系统参数和所述总任务量构建所述目标函数;
[0043]其中,所述预设约束条件包括第一约束条件和第二约束条件;
[0044]所述第一约束条件为,所述路侧设备处理所述路侧任务的用时与将所述路侧计算服务和所述车侧计算服务部署至所述目标车辆的用时之和,小于所述第一行驶时间;
[0045]所述第二约束条件为,所述目标车辆运行所述路侧计算服务和所述车侧计算服务的总能耗小于所述车侧剩余能量。
[0046]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获得车侧任务量和路侧任务量,包括:
[0047]利用内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任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路协同系统,包括:利用路侧设备对目标车辆进行实时监测,获得所述目标车辆在监测覆盖范围内的第一行驶时间和在监测盲区范围内的第二行驶时间;利用所述第一行驶时间、所述第二行驶时间、所述车路协同系统的系统参数和总任务量构建关于最优化预设指标参数的目标函数;对所述目标函数进行求解,获得车侧任务量和路侧任务量;利用所述路侧设备对所述路侧任务量对应的路侧任务进行处理,获得路侧处理结果;将所述路侧处理结果作为路侧计算服务,将所述车侧任务量对应的车侧任务作为车侧计算服务,部署至所述目标车辆,用于为所述目标车辆行驶于所述监测盲区范围内时提供计算服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任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路侧设备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实时监测,获得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监测覆盖范围内的第一行驶时间,包括:利用所述路侧设备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实时监测,获得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行车速度、规划轨迹,并确定所述路侧设备的监测覆盖范围;利用所述当前位置、所述行车速度、所述规划轨迹计算获得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监测覆盖范围内的第一行驶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任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路侧设备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实时监测,获得所述目标车辆的当前位置、行车速度、规划轨迹,包括:利用所述路侧设备与所述目标车辆进行无线通信,获得所述目标车辆反馈的所述当前位置、所述行车速度、所述规划轨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任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当前位置、所述行车速度、所述规划轨迹计算获得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监测覆盖范围内的第一行驶时间,包括:确定所述规划轨迹与所述监测覆盖范围的交点,获得第一交点位置;统计所述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交点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行车速度计算获得所述第一行驶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任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路侧设备对所述目标车辆进行实时监测,获得所述目标车辆在监测盲区范围内的第二行驶时间,包括:确定所述路侧设备的下一路侧设备的下一监测覆盖范围,并根据所述监测覆盖范围和所述下一监测覆盖范围确定所述监测盲区范围;利用所述当前位置、所述行车速度、所述规划轨迹计算获得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监测盲区范围内的第二行驶时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任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路侧设备的下一路侧设备的下一监测覆盖范围,包括:根据所述规划轨迹进行线路预测,确定所述路侧设备的下一路侧设备;与所述下一路侧设备进行数据通信,获得所述下一路侧设备的下一监测覆盖范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任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当前位置、所述行车速度、所述规划轨迹计算获得所述目标车辆在所述监测盲区范围内的第二行驶时间,包括:
确定所述规划轨迹与所述监测覆盖范围的交点,获得第一交点位置;确定所述规划轨迹与所述下一监测覆盖范围的交点,获得第二交点位置;统计所述第一交点位置与所述第二交点位置之间的第二距离;根据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行车速度计算获得所述第二行驶时间。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任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路侧设备的下一路侧设备的下一监测覆盖范围,并根据所述监测覆盖范围和所述下一监测覆盖范围确定所述监测盲区范围之前,还包括:判断所述下一路侧设备是否处于工作状态;若是,则执行所述确定所述路侧设备的下一路侧设备的下一监测覆盖范围,并根据所述监测覆盖范围和所述下一监测覆盖范围确定所述监测盲区范围的步骤;若否,则确定所述下一路侧设备的启动时间点,并根据所述启动时间点和所述第一行驶时间计算获得所述第二行驶时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任务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启动时间点和所述第一行驶时间计算获得所述第二行驶时间,包括:确定当前时间点;根据所述当前时间点和所述第一行驶时间计算获得所述目标车辆驶出所述监测覆盖范围的驶出时间点;根据所述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强李茹杨赵雅倩邓琪胡奇夫
申请(专利权)人: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