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表达TLX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51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干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过表达TLX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过表达TLX或其截短体,实现hiPSC向NSC的自驱动分化。该方案不仅加快hiPSC向NSC分化,还实现NSC长期稳定体外传代培养,从而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细胞治疗等提供供体细胞,并且获得的NSC外泌体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体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表达TLX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干细胞培养
,尤其涉及过表达TLX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干细胞(NSC)是一类能够无限的自我更新并具备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多能细胞,为神经发生发育的研究,神经系统疾病模型的建立,药物筛选的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方法。体外获得NSC的最适合最方便的方法是利用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
[0003]常用的两种多能干细胞是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和胚胎干细胞(ESC)。ESC来源于人胚胎细胞,这种细胞的获取由于伦理原因而变得困难。hiPSC通过体细胞重编程表达OCT3/4,SOX2,KLF4和c

Myc而获得,它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相似的特征,使得hiPSC成为一个可替代ESC的细胞来源。虽然,hiPSC分化神经干性(iNSC)的方法已被广泛研究,但hiPSC获得的iNSC体外培养不稳定,细胞增殖能力丢失以及容易分化,阻碍了iNSC在研究和临床中的应用。因此,hiPSC诱导的iNSC的体外稳定传代培养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近些年,原代NSC体外长期稳定培养已被广泛研究。常用的永生化原代NSC的方法有体细胞融合,过表达c

Myc,V

Myc,SV40 large T antigen,或者改造端粒酶。这些方法可能会导致NSC丢失表型或者存在致癌性。
[0004]近些年以来,对调节干细胞自我更新的细胞内因子(TLX,Sox2,Hes,组蛋白修饰酶,染色体重塑蛋白,小RNA调节器)和细胞外信号分子(如Wnt,Notch,Shh,TGFα,EGF,FGF)已受到广泛关注。其中TLX(也称为NR2E1)是一种孤核受体,在成熟大脑中高表达,特别是SVZ区中的NSC,它对NSC自我更新,增殖和神经发生至关重要。TLX抑制Pten/LSDI,p21等蛋白来维持NSC的自我更新;通过调控SOX2的表达来维持NSC的增殖;此外,TLX可以通过调节Wnt7a,Mmp2,SIRT1等来调控神经发育。Murai等人用表达TLX的慢病毒感染海马体,证明了特异性表达TLX的海马体以自驱动的方式提高NSC的增殖,并促进海马体的神经发生,修复大脑的学习和记忆功能。虽然有报道称TLX过表达与胶质瘤相关,但是Li等人证明了过表达TLX会使神经胶质瘤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下降,抑制肿瘤发生。
[0005]在NSC中过表达TLX,可能获得具备自我更新能力的NSC。现有hiPSC分化NSC的方法的分化周期长,且使用的试剂存在临床安全性问题,获得的NSC细胞阳性率低;并且hiPSC来源的NSC细胞体外无法长期稳定传代,批次间分化获得的NSC重复性低,不能保证足够的高纯度NSC供应用于TLX基因稳定转染表达操作。其他常见的将原代NSC改造为永生化NSC的方法有体细胞融合、过表达c

Myc/V

Myc或SV40 large T antigen,或者改造端粒酶。这些方法可能会导致NSC丢失表型或者存在致癌性。并且,原代NSC本身存在供体伦理争议的问题。因此,目前尚无法获得批次间稳定的规模化培养NSC。这一问题限制了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治疗,更无法获得大量的高质量的NSC源外泌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过表达TLX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及其在分化获得永生化的NSC细胞中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TLX在构建向NSC自驱动分化的hiPSC细胞中的应用;所述TLX包括如下I~IV中的至少一种:
[0008]I)、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TLX蛋白;
[0009]II)、在I)所述TLX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且与TLX蛋白具有相同或相近功能的蛋白;
[0010]III)、编码I)或II)所述蛋白的核酸分子;
[0011]IV)、在III)所述核酸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中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核苷酸,且能编码相同或相似功能蛋白的核酸分子;
[0012]V)、能够调控I)~V)中的至少一种的水平或活性的物质。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TLX蛋白,
[0014]或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TLX蛋白的截短体。本专利技术所述截短体为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中缺失N端1~200个氨基酸的截短体。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截短体为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TLX蛋白截短体。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编码TLX蛋白的核酸。或者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编码所述截短体的核酸。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编码SEQ ID NO:1所示蛋白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编码SEQ ID NO:2所示蛋白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转录单元,其包括启动子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核酸。
[001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启动子为CMV启动子或EF1A启动子。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质粒载体,其包括骨架载体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转录单元。
[002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质粒载体中,还可包括编码EGFP的核酸。
[0022]EGFP作为报告基因,便于培养效果或分化效果的观测,其表达对细胞生长、TLX的表达及效果发挥不产生影响。
[0023]本专利技术中,对所述骨架载体不做限定,经实验证明,本领域常用于iPSC细胞的质粒载体(例如各种常用的商品化的慢病毒、腺病毒载体,或含有整合酶Integrase的非病毒稳定转染表达载体)都可以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核酸序列的表达。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宿主,其转染或转化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质粒载体。
[002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细胞、人肾上皮细胞系、昆虫细胞或hiPSC细胞。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向NSC自驱动分化的hiPSC细胞,其表达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核酸。即该hiPSC细胞中表达编码SEQ ID NO:1所示蛋白的核酸,或者表达编码SEQ ID NO:2所示截短体的核酸。
[0027]本专利技术所述向NSC自驱动分化的hiPSC细胞的构建方法包括:将所述的质粒载体和辅助质粒进行病毒包装,获得慢病毒后感染hiPSC细胞获得向NSC自驱动分化的hiPSC细胞。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永生化NSC细胞,其由本专利技术所述向NSC自驱动分化的hiPSC细胞分化获得。
[002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hiPSC细胞分化为永生化NSC细胞的方法,其包括,将本专利技术
所述向NSC自驱动分化的hiPSC细胞经培养获得永生化NSC细胞。
[0030]本专利技术中促进hiPSC细胞分化为永生化NSC细胞的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BSA、Glutamax添加剂、丙酮酸钠、NaCl、N2营养因子、B27神经营养因子和胰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TLX在构建向NSC自驱动分化的hiPSC细胞中的应用;所述TLX包括如下I~IV中的至少一种:I)、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TLX蛋白;II)、在I)所述TLX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氨基酸且与TLX蛋白具有相同或相近功能的蛋白;III)、编码I)或II)所述蛋白的核酸分子;IV)、在III)所述核酸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中经取代、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多个核苷酸,且能编码相同或相似功能蛋白的核酸分子;V)、能够调控I)~V)中的至少一种的水平或活性的物质。2.蛋白,其特征在于,为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TLX蛋白,或为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中缺失N端1~200个氨基酸的截短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蛋白,其特征在于,其为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TLX蛋白截短体。4.编码权利要求2或3所述蛋白的核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其特征在于,编码SEQ ID NO:1所示蛋白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编码SEQ ID NO:2所示蛋白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6.转录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子和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核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子为CMV启动子或EF1A启动子。8.质粒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载体和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转录单元。9.宿主,其特征在于,转染或转化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质粒载体。10.向NSC自驱动分化的hiPSC细胞,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伊宋海峰徐铭枝陈刚董亚南薛苗苗王丹枫
申请(专利权)人:谛邈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