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45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电极保护管套设在点火电极外;进风座、燃气喷嘴、点火枪安装座及点火枪外管从前至后依次套设在电极保护管外;点火电极与进风座前端连接;电极保护管前端与进风座的前端连接,进气座套设在燃气喷嘴前端,其第一前端与进风座后端连接,其后端与燃气喷嘴的中段连接;燃气喷嘴前端与进气座第二前端连接,燃气喷嘴后端与点火枪安装座前端连接;点火枪安装座后端与点火枪外管前端连接,点火枪外管后端与火焰筒后端连接;进风座上设有进风口;进气座上设有进气口,燃气喷嘴上设有燃气进气孔;混合气喷嘴与电极保护管后端固定连接,且混合气喷嘴上设有混合气进气孔和混合气轴向旋流槽。合气轴向旋流槽。合气轴向旋流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


[0001]本技术涉及点火器
,具体是关于一种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

技术介绍

[0002]燃气点火燃烧器在工业燃烧领域有广泛应用,是工业燃烧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点火方式按照混合方式区分有内混式、外混式,按照配风方式区分为独立强制配风、环境强制配风、环境引射配风(又称大气引射)。之前的燃气点火燃烧器多是环境强制配风或引射配风,环境强制配风是利用燃烧器内部存在的助燃空气做配风,环境引射配风是利用点火燃气的动能引射外部环境的空气进入点火燃烧器做助燃空气与点火燃气预混,这两种环境配风方式在点火时和产生点火火焰后都容易受环境风压、风温、风向等因素的影响,点火可靠性不是很高,易产生火焰摆动、波动,形状忽大忽小、变长变短,这会大大影响点火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燃气和空气在燃烧器内预先混合妥当,其点火可靠性高、火焰形状不受外部环境影响且自稳定性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所述的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包括点火电极、电极保护管、进风座、进气座、燃气喷嘴、点火枪安装座、点火枪外管、混合气喷嘴以及火焰筒;所述电极保护管套设在所述点火电极外;所述进风座、所述燃气喷嘴、所述点火枪安装座以及所述点火枪外管从前端至后端依次套设在所述电极保护管外;所述点火电极与所述进风座的前端螺纹连接,所述点火电极的后端设置有点火尖端,所述点火尖端伸入所述混合气喷嘴内;所述电极保护管的前端与所述进风座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极保护管的后端用于与混合气喷嘴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气座套设在所述燃气喷嘴的前端,所述进气座的第一前端与所述进风座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气座的后端与所述燃气喷嘴的中段固定连接;所述燃气喷嘴的前端与所述进气座的第二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燃气喷嘴的后端与所述点火枪安装座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点火枪安装座的后端与所述点火枪外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点火枪外管的后端与所述火焰筒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座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气座上设置有进气口,且与所述进气座对应的所述燃气喷嘴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燃气进气孔;所述混合气喷嘴与所述电极保护管的后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混合气喷嘴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混合气进气孔和若干个混合气轴向旋流槽。
[0006]所述的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优选地,所述进风座与所述电极保护管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进气座与所述燃气喷嘴之间形成点火燃气流道;位于所述燃气进气孔前方的一部分所述燃气喷嘴与所述电极保护管之间形成配风通道,所述
配风通道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位于所述燃气进气孔后方的另一部分所述燃气喷嘴与所述电极保护管之间形成混合气流通道,所述混合气流通道延伸至所述混合气喷嘴处。
[0007]所述的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优选地,若干个所述燃气进气孔沿所述燃气喷嘴在一个或多个截面上周向间隔分布;若干个所述混合气进气孔沿所述混合气喷嘴的侧壁周向间隔分布,若干个所述混合气轴向旋流槽沿所述混合气喷嘴的侧壁周向间隔分布。
[0008]所述的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优选地,所述电极保护管与所述点火电极之间形成电极保护管通道。
[0009]所述的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优选地,所述混合气进气孔与所述电极保护管的中轴线的角度为θ,其中0
°
<θ≤90
°

[0010]所述的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优选地,所述点火电极的后端的所述点火尖端与所述混合气喷嘴的出口端面平齐;所述点火尖端上设有1

2个径向尖端。
[0011]所述的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优选地,所述火焰筒的出口端为锯齿状。
[0012]所述的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优选地,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套设在所述电极保护管外,且位于所述点火枪外管和所述电极保护管之间。
[0013]所述的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环体和自环体凸伸的若干个凸伸部,若干个所述凸伸部沿所述环体的周向设置。
[0014]所述的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优选地,还包括外部安装座和接地螺钉,所述外部安装座套设在所述点火枪安装座外,并通过紧固螺钉将所述点火枪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外部安装座上;
[0015]所述接地螺钉设置在所述进风座的前端,用于使点火电源对地形成放电回路。
[0016]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7](1)独立强制配风,不受环境风压、风温、风向等因素的影响;
[0018](2)内混式燃烧,混合过程始发于点火燃烧器内部,一直持续到混合气喷嘴处,混合均匀;
[0019](3)在混合气喷嘴内部形成一个低速点火区,利于点火;
[0020](4)点火过程发生在点火燃烧器内部,即便点火燃烧器外部的助燃空气是高速气流、不稳定气流、方向变化气流,也无法影响点火成功率,点火成功率高;
[0021](5)火焰形状和尺寸稳定;
[0022](6)混合气喷嘴的混合气轴向旋流槽和锯齿状火焰筒,保证火焰不会脱火;
[0023](7)点火电极位于点火燃烧器中心,外有保护管,装拆方便;
[0024](8)整体尺寸细长,在一个细长的管道内集成了点火电极、独立进风通道、独立燃气喷嘴、混合气喷嘴以及火焰筒,对安装空间要求低,而且重量轻;
[0025](9)适合于高热值燃气和中热值燃气(低热值≥2500kcal/Nm3);
[0026](10)适用于任何正压炉和负压炉。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29]图3为图1的
Ⅰ‑Ⅰ
向剖视图;
[0030]图4为图1的
Ⅱ‑Ⅱ
向剖视图;
[0031]图5为图1的
Ⅲ‑Ⅲ
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0033]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燃气和空气在燃烧器内预先混合妥当后再燃烧,其点火可靠性高、火焰形状不受外部环境影响且自稳定性强。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包括点火电极1、电极保护管2、进风座3、进气座4、燃气喷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点火电极、电极保护管、进风座、进气座、燃气喷嘴、点火枪安装座、点火枪外管、混合气喷嘴以及火焰筒;所述电极保护管套设在所述点火电极外;所述进风座、所述燃气喷嘴、所述点火枪安装座以及所述点火枪外管从前端至后端依次套设在所述电极保护管外;所述点火电极与所述进风座的前端螺纹连接,所述点火电极的后端设置有点火尖端,所述点火尖端伸入所述混合气喷嘴内;所述电极保护管的前端与所述进风座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极保护管的后端用于与混合气喷嘴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气座套设在所述燃气喷嘴的前端,所述进气座的第一前端与所述进风座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气座的后端与所述燃气喷嘴的中段固定连接;所述燃气喷嘴的前端与所述进气座的第二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燃气喷嘴的后端与所述点火枪安装座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点火枪安装座的后端与所述点火枪外管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点火枪外管的后端与所述火焰筒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进风座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气座上设置有进气口,且与所述进气座对应的所述燃气喷嘴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燃气进气孔;所述混合气喷嘴与所述电极保护管的后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混合气喷嘴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混合气进气孔和若干个混合气轴向旋流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的、独立强制配风、内混式燃气点火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座与所述电极保护管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进气座与所述燃气喷嘴之间形成点火燃气流道;位于所述燃气进气孔前方的一部分所述燃气喷嘴与所述电极保护管之间形成配风通道,所述配风通道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位于所述燃气进气孔后方的另一部分所述燃气喷嘴与所述电极保护管之间形成混合气流通道,所述混合气流通道延伸至所述混合气喷嘴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的、独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鸿
申请(专利权)人:怀来金瑞河燃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