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设施维修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42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施维修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设施维修机器人,包括安装板块,安装板块的四周安装有飞行机构,安装板块的底部中间固定有收纳壳体,收纳壳体的端面安装有摄像机构,收纳壳体的两端均活动设有机架,机架滑动设置在安装板块的底部,机架的底部中间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中安装有驱动轮,驱动轮用于驱动整个维修机器人在高空架线上移动,机架的底部远离收纳壳体的一端安装有底板,底板的侧面活动设有辅助夹紧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机器人可无需人工配送,即可将整个机器人运送至高压架线附近,同时在行走过程中,可稳定在高压架线上行走,从而有效的对高压架线进行维护,且可适应不同间距的高压架线。且可适应不同间距的高压架线。且可适应不同间距的高压架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设施维修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施维修设备的
,公开了一种电力设施维修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设施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电力设施是所有发电、变电、送电和供电设施的总称。凡是发电厂(站)和变电所区域内的发电设施、变电设施、送电设施以及厂(站)、所区域外的供电、输电设施和辅助设施,如电网的调度设施、通信设施、计量设施、各种管线、建筑物、灰场等,都属于电力设施,而在高空架线等电力设施使用时,需要定时对其进行维护。在维护时,大多是通过人力对高空架线进行维护,而通过人工对高空架线维护,存在安全隐患。
[0003]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0004]在高空架线的维护过程中,可以通过机器人来替代人工,从而尽可能的避免安全隐患,传统的机器人,需要人工将其运送至高空架线附近,而人工运送,依旧存在安全隐患,且机器人在对高空架线上行走过程中,由于缺乏定位组件,容易从高空架线上滑落,导致维修的终止,效率低下,且针对不同间距的高压架线,需要利用到不同的机器人进行使用,导致机器人的适用程度低,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设施维修机器人,可无需人工配送,即可将整个机器人运送至高压架线附近,同时在行走过程中,可稳定在高压架线上行走,从而有效的对高压架线进行维护,且可适应不同间距的高压架线。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设施维修机器人,包括安装板块,安装板块的四周安装有飞行机构,安装板块的底部中间固定有收纳壳体,收纳壳体的端面安装有摄像机构,收纳壳体的两端均活动设有机架,机架滑动设置在安装板块的底部,机架的底部中间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中安装有驱动轮,驱动轮用于驱动整个维修机器人在高空架线上移动,机架的底部远离收纳壳体的一端安装有底板,底板的侧面活动设有辅助夹紧机构,导向槽两侧的中间均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中安装有保护机构;安装板块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电源、信号接收器与单片机。
[0007]进一步地,飞行机构包括支架、无刷电机与桨叶,支架、无刷电机与桨叶均设有四组,四组支架均匀安装在安装板块的四周,无刷电机固定在支架的端部,桨叶安装在无刷电机的输出端,无刷电机与单片机电连接。
[0008]进一步地,收纳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多组双向气缸,双向气缸的两端伸缩端分别与位于收纳壳体两端的机架连接,机架靠近收纳壳体的一端设有活动区,活动区在收纳壳体
中活动,机架的内部安装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轮驱动连接,导向槽中设有导向板,导向板与驱动轮活动连接,导向板用于导向高空架线。
[0009]进一步地,底板的侧面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侧面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安装有多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端与辅助夹紧机构连接。
[0010]进一步地,辅助夹紧机构包括凹架与辅助轮,凹架的底部与第一气缸的伸缩端连接,辅助轮安装在凹架中,凹架与辅助轮活动设置在驱动轮的下方。
[0011]进一步地,第一凹槽在导向槽两侧的中间均有设置,第一凹槽中均安装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电磁铁,电磁铁的端部磁性连接有连接板,保护机构包括第一保护机构与第二保护机构,第一保护机构与第二保护机构分别安装在两端的连接板上。
[0012]进一步地,第二保护机构包括第二保护套、第二定位区、安装块、扣接块,第二保护套固接在其中一块连接板上,第二定位区呈梯形槽设置,位于第二保护套中间,安装块位于第二保护套的上下两端,且呈凸出设置,安装块的上下端均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中设有弹簧,扣接块呈三角状设置,扣接块铰接在第二凹槽的一端,扣接块与弹簧抵接。
[0013]进一步地,第一保护机构包括第一保护套、第一定位区、安装槽与扣接槽,第一保护套固接在另一块连接板上,第一定位区与第二定位区呈对称设置,安装槽设置于第一保护套的上下端,与安装块对应设置,扣接槽呈三角状开设在安装槽中,与扣接块对应设置。
[0014]进一步地,摄像机构为摄像头,摄像头用于拍摄两端的高空架线,摄像头与地面的控制端电连接。
[0015]进一步地,信号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地面控制端的信息,信号接收器与单片机配合设置,单片机用于控制整个维修机器人的电器设备,电源用于对电气设备供电。
[00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飞行机构,操控整个机器人飞行,从而可飞行至高空架线附近,无需人工配送,其安全性高;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收纳壳体与机架,可带动机架伸缩,从而便于整个机器人在不同间距的高空架线进行放置,其适应性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驱动轮,便于整个机器人在高压架线上活动,通过设置辅助夹紧机构,可对驱动轮下的高压架线辅助紧固,从而防止在移动过程中从高空架线上滑落,安全性高,且通过辅助夹紧机构的设置,可增加驱动轮与高空架线的摩檫力,从而便于驱动轮的移动;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保护机构,可对外皮破损的高压架线进行夹持保护,从而防止高空架线进一步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中所示的箭头表示整个清理装置的运行方向。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机架与收纳壳体的剖面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机架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保护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保护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图5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

安装板块,2

支架,3

无刷电机,4

桨叶,5

机架,6

底板,7

活动板,8

固定块,9

驱动轮,10

活动区,11

收纳壳体,12

摄像头,13

第一气缸,14

凹架,15

辅助轮,16

步进电机,17

第二气缸,18

双向气缸,19

导向板,20

连接板,21

第一保护套,2101

第一定位区,2102

安装槽,2103

扣接槽,22

第一凹槽,23

伸缩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设施维修机器人,包括安装板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块(1)的四周安装有飞行机构,所述安装板块(1)的底部中间固定有收纳壳体(11),收纳壳体(11)的端面安装有摄像机构,收纳壳体(11)的两端均活动设有机架(5),机架(5)滑动设置在安装板块(1)的底部,所述机架(5)的底部中间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中安装有驱动轮(9),驱动轮(9)用于驱动整个维修机器人在高空架线上移动,机架(5)的底部远离收纳壳体(11)的一端安装有底板(6),底板(6)的侧面活动设有辅助夹紧机构,所述导向槽两侧的中间均开设有第一凹槽(22),第一凹槽(22)中安装有保护机构;所述安装板块(1)的顶部分别安装有电源(26)、信号接收器(27)与单片机(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施维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机构包括支架(2)、无刷电机(3)与桨叶(4),所述支架(2)、无刷电机(3)与桨叶(4)均设有四组,四组支架(2)均匀安装在安装板块(1)的四周,无刷电机(3)固定在支架(2)的端部,桨叶(4)安装在无刷电机(3)的输出端,所述无刷电机(3)与单片机(28)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设施维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壳体(11)的内部安装有多组双向气缸(18),双向气缸(18)的两端伸缩端分别与位于收纳壳体(11)两端的机架(5)连接,所述机架(5)靠近收纳壳体(11)的一端设有活动区(10),活动区(10)在收纳壳体(11)中活动,机架(5)的内部安装有步进电机(16),步进电机(16)的输出端与驱动轮(9)驱动连接,所述导向槽中设有导向板(19),导向板(19)与驱动轮(9)活动连接,导向板(19)用于导向高空架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设施维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的侧面安装有第二气缸(17),第二气缸(17)的伸缩端连接有活动板(7),活动板(7)的侧面安装有固定块(8),固定块(8)上安装有多组第一气缸(13),第一气缸(13)的伸缩端与辅助夹紧机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设施维修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夹紧机构包括凹架(14)与辅助轮(15),凹架(14)的底部与第一气缸(13)的伸缩端连接,所述辅助轮(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东郭锟殷汉琛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投山西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