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热效率高的热管式余热回收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522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热效率高的热管式余热回收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安装有保温层,保温层的内侧安装有钢管,外壳的前壁和后壁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缓冲垫,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内侧贯穿安装有伸缩杆,外壳的顶壁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侧活动嵌合安装有组装盖,组装盖的底部安装有保温垫,保温垫抵在保温层的上方,保温垫的底部安装有防水板,防水板抵在钢管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保温层和钢管,外壳对内侧的保温层进行固定,保温层对内侧的钢管固定,保温层有耐热的保温材料组成,减慢散热速度,减少热量的流失,方便对内部热量进行保存,保证钢管内部温度稳定,保证后续余热的回收效率。回收效率。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热效率高的热管式余热回收器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
,具体为一种传热效率高的热管式余热回收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管是一种具有高传热性能的元件,它通过密闭真空管壳内工作介质的相变潜热来传递能量,其传热性能类似于超导体性能,因此它具有传热能力大,传热效率高的特点。热管这种传热元件可以单根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根据用户现场的条件,配以相应的流通结构组合成各种形式的余热回收器,其中气水热管余热回收器在电子、冶金、动力、石油、化工等各种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现有的余热回收器存在的缺陷是:
[0004]1、专利文件CN214700732U,公开了一种使用效果好的余热回收器。本技术余热回收器包括壳体111,其特征在于壳体111前后端连接管板104,管板104上设置有换热管穿孔和中心管穿孔,中心管107和换热管106穿过管板104并与管板104相连,前端的管板104前端与燃烧炉后端相连,换热管106和中心管107前端与燃烧炉内部后端连通,后端的管板104后端与管箱103前端相连,换热管106和中心管107后端与管箱103内部前端连通,但是上述公开文件中的余热回收期内部缺少保温结构,热量进入回收器后会快速消失,无法实现热量的储存,一箱热量的回收效果;
[0005]2、专利文件CN208059627U,提供了一种烟气余热回收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表面靠右位置设有烟气出管,且所述烟气出管与主体紧密焊接,该种烟气余热回收器,制造成本比较低,优化了结构设计,从而提高了烟气余热的回收率,大大降低了回收器的质量与体积,过滤网设计使得该烟气余热回收器能够对烟气中的粉尘和有害气体进行过滤,减少了粉尘凝结在回收器的内壁上的情况,减免回收器堵塞的风险,有利于烟气的排放和烟气的余热回收,吸附网能够吸收烟气中的有害气体,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该种烟气余热回收器能够检测余热回收后的烟气温度,有效的防止烟气余热回收不充分,减小了烟气的热量损失率,有利于该种烟气余热回收器在市场上的流通,但是上述公开文件中的碳纤维板成型设备在使用时主要通过提高模具加热的均匀性来提高碳纤维板的质量,并没有考虑到现有的纤维板成型模压装置在使用时不方便灵活调节模具一的位置,灵活性较差;
[0006]3、专利文件CN209639572U,公开了基于废液、水的气型热管式余热回收散热器,包括上壳体、热空气出口、连接杆和支撑圆杆;所述下壳体内部开设有一处所述余热回收腔,且所述余热回收腔贯通所述下壳体的顶端面;所述上壳体右端面开设有一处与所述升温腔相连通的所述冷空气进口,所述上壳体右端面的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一个覆盖所述冷空气进口的所述天圆地方连接壳体。本设备主要用于回收高温废液(泠凝水)中的余热,使冷空气瞬间升温,应用时可通过风机不断输送温度稳定的高温热风,用于室内热风采暖或者用于对物料的除湿烘干,本设备对于高温废液回收量显著,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上述公开文件中的内部到缺少加快导热效率的结构,影响装置的导热速度;
[0007]4、专利文件CN208012434U,涉及一种套管热管式余热回收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管回收器热量回收速度慢的问题。该套管热管式余热回收器包括上下布置的水室和烟气室,所述烟气室设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所述水室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室和烟气室之间设有若干伸入其中的热管,所有的热管均为竖直状态布置。本技术的套管热管式余热回收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和实用性,但是上述公开文件中的余热回收器内部缺少辅助清理结果,不方便对余热回收内部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的热管式余热回收器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热效率高的热管式余热回收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安装有保温层,保温层的内侧安装有钢管,外壳的前壁和后壁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缓冲垫,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内侧贯穿安装有伸缩杆,外壳的顶壁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侧活动嵌合安装有组装盖,组装盖的底部安装有保温垫,保温垫抵在保温层的上方,保温垫的底部安装有防水板,防水板抵在钢管的上方,组装盖的外部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缓冲垫,伸缩杆的顶端与第二缓冲垫的底部连接,第二缓冲垫位于第一缓冲垫的上方;
[0010]所述外壳的两端外壁贯穿安装有吸热管,吸热管贯穿保温层和钢管的内壁,吸热管的外侧安装有导热片,吸热管的输入端安装有导水环,导水环的顶壁安装有对接口,外壳的底部贯穿安装有排污管,排污管贯穿钢管的内侧,排污管的底端安装有排污阀。
[0011]优选的,所述组装盖的底部安装有密封垫,组装盖的两端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抵在限位槽的内壁上。
[0012]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侧安装有支撑环,支撑环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板。
[0013]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端安装有注热管,注热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法兰,第三法兰的内侧贯穿安装有收紧螺杆,第三法兰的一端通过收紧螺杆安装有第四法兰,第四法兰的一端安装有控制阀,控制阀的输入端安装有流量感应器,流量感应器的顶端安装有流量表,流量感应器的输入段安装有第二组装板。
[0014]优选的,所述限位槽与外壳组成凹字形,组装盖为半圆形结构,限位槽的形状与组装盖相互适应;
[0015]注热管位于导水环的内侧。
[0016]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另一端安装有拼接管,拼接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法兰,第一法兰的内侧观察安装有连接螺杆,第一法兰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杆安装有第二法兰,第二法兰的一端安装有调节阀,调节阀的输出端安装有排气管,排气管的顶壁贯穿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的顶端安装有温度表,排气管的输出端安装有外接板。
[0017]优选的,所述吸热管的输出端安装有传输环,传输环的顶壁贯穿安装有温度监测器,温度监测器的顶端安装有温度显示器。
[0018]优选的,所述传输环的一侧外部安装有组装管,组装管的外侧通过螺纹安装有组装口,组装口的一端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安装有流量监测器。
[0019]优选的,该纤维板成型模压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0]S1、外壳的输入端与注热管连接,注热管的输入端对第三法兰进行固定,第三法兰的一侧通过收紧螺杆与第四法兰进行紧密连接,第二组装板的一侧通过螺栓与外部供热设备进行连接,热量进入到流量感应器的内部,通过流量感应器对热气的风量进行检测,热气进入到控制阀的内部,控制阀内部开合控制热气的传输,热气进入到注热管的内部,注水管引导热气进入到钢管的内部;
[0021]S2、然后对接口通过螺纹与外界供水装置进行连接,供水装置将水通过对接口传输到导水环的内部,导水环将水传输到吸热管的内部,吸热管将水传输到传输环的内部,在吸热管传输热量的过程中,热气将热量传导给导热片和吸热管,导热片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导热片由铝板组成,方便热量进行传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热效率高的热管式余热回收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侧安装有保温层(2),保温层(2)的内侧安装有钢管(3),外壳(1)的前壁和后壁安装有固定板(34),固定板(34)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缓冲垫(37),固定板(34)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架(35),支撑架(35)的内侧贯穿安装有伸缩杆(36),外壳(1)的顶壁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侧活动嵌合安装有组装盖(41),组装盖(41)的底部安装有保温垫(42),保温垫(42)抵在保温层(2)的上方,保温垫(42)的底部安装有防水板(43),防水板(43)抵在钢管(3)的上方,组装盖(41)的外部安装有连接板(39),连接板(39)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缓冲垫(38),伸缩杆(36)的顶端与第二缓冲垫(38)的底部连接,第二缓冲垫(38)位于第一缓冲垫(37)的上方;所述外壳(1)的两端外壁贯穿安装有吸热管(4),吸热管(4)贯穿保温层(2)和钢管(3)的内壁,吸热管(4)的外侧安装有导热片(5),吸热管(4)的输入端安装有导水环(8),导水环(8)的顶壁安装有对接口(9),外壳(1)的底部贯穿安装有排污管(6),排污管(6)贯穿钢管(3)的内侧,排污管(6)的底端安装有排污阀(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热效率高的热管式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盖(41)的底部安装有密封垫(40),组装盖(41)的两端安装有密封圈(46),密封圈(46)抵在限位槽的内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热效率高的热管式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侧安装有支撑环(44),支撑环(44)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板(4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热效率高的热管式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端安装有注热管(26),注热管(26)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法兰(27),第三法兰(27)的内侧贯穿安装有收紧螺杆(28),第三法兰(27)的一端通过收紧螺杆(28)安装有第四法兰(29),第四法兰(29)的一端安装有控制阀(30),控制阀(30)的输入端安装有流量感应器(31),流量感应器(31)的顶端安装有流量表(32),流量感应器(31)的输入段安装有第二组装板(3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传热效率高的热管式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与外壳(1)组成凹字形,组装盖(41)为半圆形结构,限位槽的形状与组装盖(41)相互适应;注热管(26)位于导水环(8)的内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热效率高的热管式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另一端安装有拼接管(17),拼接管(17)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法兰(18),第一法兰(18)的内侧观察安装有连接螺杆(19),第一法兰(18)的一端通过连接螺杆(19)安装有第二法兰(20),第二法兰(20)的一端安装有调节阀(22),调节阀(22)的输出端安装有排气管(21),排气管(21)的顶壁贯穿安装有温度感应器(23),温度感应器(23)的顶端安装有温度表(24),排气管(21)的输出端安装有外接板(2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热效率高的热管式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管(4)的输出端安装有传输环(10),传输环(10)的顶壁贯穿安装有温度监测器(11),温度监测器(11)的顶端安装有温度显示器(1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传热效率高的热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正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广旭热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