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式反应器用气体分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15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套筒式反应器用气体分布器,包括外筒,该外筒顶部设置有进气口,还包括设于外筒中且对应进气口布置的内部挡板,所述内部挡板自边缘向中间逐渐向上拱起,所述内部挡板的顶部对应进气口的中央布置且开设有第一分布孔,所述内部挡板上开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分布孔,该第二分布孔对应进气口的外围布置。内部挡板对原料气进行阻挡后通过内部挡板与外筒顶壁之间的通道引导进气,同时,第一分布孔在中央部位竖直向下喷出一股原料气,第二分布孔倾斜的自外向内呈环状喷出多股原料气,中间的一股原料气与外围的多个原料气发生碰撞,有利于冲击催化剂层,使催化剂分散均匀,从而提高催化效率。从而提高催化效率。从而提高催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套筒式反应器用气体分布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净化设备
,具体指一种套筒式反应器用气体分布器。

技术介绍

[0002]CO是最常见和分布最广的空气污染物之一。CO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刺激性、对人类和动物毒性极大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与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2%。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大气中的CO含量为0.045%时,两小时之内会致人头晕呕吐;CO含量达到1.2%时,1~3分钟之内会致人死亡;CO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由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CO遇高压输电线会放电,容易发生爆炸。木材、油气、煤炭、生物质等任何含碳类燃料,在不完全燃烧情况下均会产生CO;冶炼过程中的不完全燃烧也会产生CO,煤化工中的粉煤输送载气会产生CO,酸性气体脱除会从富甲醇中闪蒸出CO、垃圾焚烧发电会产生CO。
[0003]全球每年人为排放的CO达几亿吨,为了避免CO对外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通常会采用再燃烧技术、采用吸收剂、强氧化剂、催化剂的脱除技术,其中,催化氧化法处理低浓度CO较为高效。CO在催化氧化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同时可释放一定热量,CO氧化反应所用的催化剂主要分为贵金属催化剂和非贵金属催化剂两种类型。贵金属催化剂以贵金属作为主要的活性成分,是典型的催化燃烧反应,非贵金属催化剂如硅藻土催化剂,Cu、Co、Mn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体系,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反应效率逐渐增加至平稳值。
[0004]低浓度CO套筒式反应器所使用的催化剂是一种具有更多活性中心、催化效率更高的贵金属催化剂,单块催化剂呈A*B*C规格,最佳反应温度260~310℃,能反应脱除CO到100ppm以下,H2S(50mg/Nm3内)可以全部反应脱除生成SO2,甲醇、乙烷、乙烯等微量杂质也能反应脱除。但因单块催化剂的造型问题,容易导致其在低浓度CO套筒式反应器内分布不均匀,影响催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使催化剂在反应器内分布均匀从而提高催化效率的套筒式反应器用气体分布器。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套筒式反应器用气体分布器,包括外筒,该外筒顶部设置有进气口,还包括设于外筒中且对应进气口布置的内部挡板,所述内部挡板自边缘向中间逐渐向上拱起,所述内部挡板的顶部对应进气口的中央布置且开设有第一分布孔,所述内部挡板上开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分布孔,该第二分布孔对应进气口的外围布置。
[0008]优选地,所述外筒的顶壁中央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外筒的顶壁自该圆形开口向外边缘处逐渐向下倾斜布置,所述外筒上设置有自圆形开口边缘向上延伸的圆筒部,该圆筒部的上端覆盖有盖板,该盖板中央部位开设所述的进气口。
[0009]优选地,所述进气口的内径为d,则所述圆筒部的内径为(1.5~2.0)d。
[0010]优选地,各所述第二分布孔的孔心所在圆的直径为(1.2~1.8)d。
[0011]优选地,所述圆筒部的高度为(0.5~1.0)d。
[0012]优选地,所述外筒顶壁与外筒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内部挡板与外筒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β,α≥β。
[0013]优选地,所述内部挡板呈尖端朝上的锥形套结构,所述内部挡板的外边缘对应外筒顶壁的倾斜部分的中部布置。
[0014]优选地,所述外筒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或边长大于四的多边形或圆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在使用时,罩在反应器的套筒上,含有低浓度CO的原料气经加热后经进气口的气体分布器再分布进入CO套筒式反应器,内部挡板对原料气进行阻挡后通过内部挡板与外筒顶壁之间的通道引导进气,同时,第一分布孔在中央部位竖直向下喷出一股原料气,第二分布孔倾斜的自外向内呈环状喷出多股原料气,中间的一股原料气与外围的多个原料气发生碰撞,同时对其他原料气进行搅动,携带有碰撞趋势的原料气向下分散,有利于冲击催化剂层,使催化剂分散均匀,从而提高催化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套筒式反应器用气体分布器包括外筒1,该外筒1顶部设置有进气口11,还包括设于外筒1中且对应进气口11布置的内部挡板2,内部挡板2通过筋板3固定在外筒1中。内部挡板2自边缘向中间逐渐向上拱起,内部挡板2的顶部对应进气口11的中央布置且开设有第一分布孔21,内部挡板2上开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分布孔22,该第二分布孔22对应进气口11的外围布置。
[0020]外筒1的顶壁中央设有圆形开口12,所述外筒1的顶壁自该圆形开口12向外边缘处逐渐向下倾斜布置,所述外筒1上设置有自圆形开口12边缘向上延伸的圆筒部13,该圆筒部13的上端覆盖有盖板14,该盖板14中央部位开设所述的进气口11。
[0021]进气口11的内径为d,则所述圆筒部13的内径为(1.5~2.0)d。
[0022]各第二分布孔22的孔心所在圆的直径为d1=(1.2~1.8)d。
[0023]圆筒部13的高度为(0.5~1.0)d。
[0024]外筒1顶壁与外筒1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内部挡板2与外筒1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β,α≥β。
[0025]内部挡板2呈尖端朝上的锥形套结构,所述内部挡板2的外边缘对应外筒1顶壁的倾斜部分的中部布置。
[0026]外筒1的横截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或边长大于四的多边形或圆形。
[0027]本实施例在使用时,罩在反应器的套筒上,含有低浓度CO的原料气经加热后经进
气口的气体分布器再分布进入CO套筒式反应器,内部挡板对原料气进行阻挡后通过内部挡板与外筒顶壁之间的通道引导进气,同时,第一分布孔在中央部位竖直向下喷出一股原料气,第二分布孔倾斜的自外向内呈环状喷出多股原料气,中间的一股原料气与外围的多个原料气发生碰撞,同时对其他原料气进行搅动,携带有碰撞趋势的原料气向下分散,有利于冲击催化剂层,使催化剂分散均匀,从而提高催化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式反应器用气体分布器,包括外筒,该外筒顶部设置有进气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外筒中且对应进气口布置的内部挡板,所述内部挡板自边缘向中间逐渐向上拱起,所述内部挡板的顶部对应进气口的中央布置且开设有第一分布孔,所述内部挡板上开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分布孔,该第二分布孔对应进气口的外围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式反应器用气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顶壁中央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外筒的顶壁自该圆形开口向外边缘处逐渐向下倾斜布置,所述外筒上设置有自圆形开口边缘向上延伸的圆筒部,该圆筒部的上端覆盖有盖板,该盖板中央部位开设所述的进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筒式反应器用气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内径为d,则所述圆筒部的内径为(1.5~2.0)d。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英孟令凯沈鹏羽赵雷江宋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