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挂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01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挂锁,包括锁梁和锁体,锁梁插入在锁体上部,锁体内设有指纹传感器,锁体内电机的输出处连接有齿轮Ⅰ、齿轮Ⅱ、齿轮Ⅲ和齿轮Ⅳ,齿轮Ⅰ和齿轮Ⅳ之间设有锁塞推进转盘柱,锁塞推进转盘柱的一端开有锁塞推进转盘柱凹槽,锁塞两端的半球结构与锁梁凹槽及锁塞推进转盘柱凹槽相配合,锁梁的较短端设有滑杆,锁梁的较长端处设有锁梁弹簧;在电路部分中,锁体内设有核心处理器和电池,其中核心处理器用于指纹的识别比对,通过检测电平监测点的电平变化,控制电机工作或停止。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采用指纹识别技术开锁,无需随身带钥匙,既快捷又安全:以电机代替电磁铁,可以提高防震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挂锁的机械构造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挂锁
技术介绍
锁具在我国己绵延数千年,它和人类的私有制几乎同时诞生。随着科技的发展,锁的品种越来越多,按种类分有挂锁、抽斗锁、弹子门锁、插芯门锁、球型门锁、花色锁、电控锁、执手锁等。而锁具的机械机构也是多种多样,其中以美国人L.耶尔于1848年专利技术圆柱形销栓的弹子锁使用最为普遍。此类锁都有一个锁心,锁心上除了插钥匙的孔外,还有几个圆孔,这几个圆孔和锁体上的几个圆孔对应,里面可以放一个弹簧和2个高度不同的铜弹子。钥匙插进去后,由于齿位高低不同,两颗弹子便被顶上了不同的高度,如果恰好所有孔内的两颗弹子的分界与锁心的圆周等高的话,这锁心就可以在锁体里转动了,于是,锁就开了。 一般的挂锁,多采用此种机械结构,由于耐用、轻巧的特性一直被广为使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锁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挂锁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如钥匙携带不方便,锁越多,所需携带的钥匙就越多由于情绪上的影响,容易留匙(钥匙留插在锁上)或忘带;钥匙易于复制,最复杂的钥匙,在一些人手里都能精确仿制;非法开锁工具及方式比较多;锁心机构及钥匙易于磨损、生锈,导致挂锁使用寿命不长;锁体易于非法仿制、替换。针对上述问题,市面也出现不少精细的锁产品,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英国研制出磁性锁,奥地利设计出了磁性编码锁,日本专利技术了带有磁盘旋转机构的磁性锁。八十年代后,许多国家陆续研制出电子卡片锁、电子遥控锁、光控锁、声控锁、指纹锁、安全报警锁、等多品种、多功能的新式锁具,把声、光、电、波、生物特征等先进技术应用到制锁行业,使锁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迈出了崭新的一步。但这些锁具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些使用寿命非常有限,有些使用环境不够广阔,只能应用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些造价成本非常高, 一般百姓无法接受。指纹锁因其使用安全方便、操作简单、外型小巧、坚固耐用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但一般的指纹锁都固定在门上, 一把锁只能锁一个地方,不能灵活挪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挂锁。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挂锁,包括锁梁和锁 体,U型的锁梁插入在锁体上部,锁体上表面上设有电机,锁体侧面开有指纹传感器凹槽,指纹传感器凹槽内设有指纹传感器,锁体底部设有MiniUSB 口,锁体内电机的输出处连接有齿轮i、齿轮n、齿轮m和齿轮w,齿轮i和齿轮iv之间设有锁塞推进转盘柱,齿轮n和齿 轮m之间通过纵轴连接,齿轮m和齿轮iv固定在齿轮固定板上,锁塞推进转盘柱的一端开有 锁塞推进转盘柱凹槽,锁梁的接近较短端处设有锁梁凹槽,锁梁凹槽与锁塞推进转盘柱凹槽 中间设有锁塞,锁塞两端的半球结构与锁梁凹槽及锁塞推进转盘柱凹槽相配合,锁梁的较短 端设有滑杆,锁梁的较长端处设有锁梁弹簧,锁梁弹簧的下端设有锁梁台阶;在电路部分中, 锁体内设有核心处理器和电池,其中核心处理器用于指纹的识别比对,通过检测电平监测点 的电平变化,控制电机工作或停止。作为优选,所述的锁塞上设有锁塞弹簧,锁塞弹簧外套有锁塞弹簧导向管,锁塞弹簧的 一端设有锁塞台阶。作为优选,所述的滑杆上设有滑杆弹簧,滑杆弹簧外套有滑杆导向管,滑杆弹簧的上端 设有滑杆台阶。作为优选,所述的滑杆外套有滑杆电平套,滑杆电平套位于滑杆导向管下部。作为优选,所述的滑杆导向管上设有滑杆位置检测点。作为优选,所述的齿轮w上设有齿轮监测点,齿轮固定板上设有固定板监测点。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指纹识别技术开锁,既快捷又安全无需随身带钥匙, 操作简单,只需轻轻一划,就能开启挂锁,同时,现在的条状指纹传感器一般都采用真皮层 识别、动态拼接技术,即使套取了主人的指纹,也难以符合指纹识别的开锁条件。电子挂锁 机械结构优化以电机代替电磁铁,可以提高防震可靠性。用电磁铁驱动相应机械进行U型 锁梁的开合, 一般只需在滑杆运动方向上施加一定的撞击力就有可能开锁,而本专利技术的电子 挂锁内的电机是做圆周远动的,无论哪个方向怎样撞击都不可能产生开锁的力。锁体信息记 录有权限的人是否在约定条件外非法开锁;PC软件是否进行过操作;是否有人非法弄断 锁梁,替换锁体,这些过程在锁体内都会有详细的时间记录。声光提示报警挂锁在电量不 足和非法开锁时,锁体会发出声光报警。PC端通讯锁体和PC端可以通过底部的MiniUSB 口进行通讯,进行厂商码、用户码和指纹的设定、修改和清除。附加充电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锁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气原理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检测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锁梁l,锁体2,电机3,指纹传感器4,指纹传感器凹槽5,操作界面6,0K键6-1, SET键6-2, DEL键6-3, MiniUSB 口 7,电池8,锁梁台阶9,锁梁弹簧10,锁梁凹槽ll,滑杆台阶12,滑杆弹簧13,滑杆导向管14,滑杆15,滑杆电平套16,滑杆位置检测点17,齿轮固定板18,锁塞19,锁塞弹簧20,锁塞弹簧导向管21,锁塞台阶22,锁塞推进转盘柱凹槽23,锁塞推进转盘柱24,固定板监测点25,齿轮监测点26,齿轮127,齿轮脂,纵轴29,齿轮IH30,齿轮腦。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这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挂锁,包括锁梁1和锁体2, U型的锁梁l插入在锁体2上部,锁体2上表面上设有电机3,锁体2前表面设有操作界面6,操作界面6上设有0K键6-1、 SET键6-2、 DEL键6-3。锁体2侧面开有指纹传感器凹槽5,指纹传感器凹槽5内设有指纹传感器4,锁体2底部设有MiniUSB 口 7,锁体2内电机3的输出处连接有齿轮127、齿轮1128、齿轮III30和齿轮IV31,齿轮I 27和齿轮IV31之间设有锁塞推进转盘柱24,齿轮II28和齿轮III30之间通过纵轴29连接,齿轮IH30和齿轮IV31固定在齿轮固定板18上,齿轮IV31上设有齿轮监测点26,齿轮固定板18上设有固定板监测点25。锁塞推进转盘柱24的一端开有锁塞推进转盘柱凹槽23,锁梁1的接近较短端处设有锁梁凹槽11,锁梁凹槽11与锁塞推进转盘柱凹槽23中间设有锁塞19,锁塞19两端的半球结构与锁梁凹槽11及锁塞推进转盘柱凹槽23相配合,锁塞19上设有锁塞弹簧20,锁塞弹簧20外套有锁塞弹黉导向管21,锁塞弹簧20的一端设有锁塞台阶22。锁梁l的较短端设有滑杆15,滑杆15上设有滑杆弹簧13,滑杆弹簧13外套有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滑杆导向管14,滑杆弹簧13的上端设有滑杆台阶12,滑杆15外套有滑杆电平套16,滑杆电平套16位于滑杆导向管14下部。滑杆导向管上14设有滑杆位置检测点17。锁梁1的较长端处设有锁梁弹簧10,锁梁弹簧10的下端设有锁梁台阶9。锁体2内设有核心处理器和电池8,电池8的两极分别于锁梁1的两端连通。锁体2内的核心处理器(DSP)控制各个部件的工作电机3通电后开始工作,驱动其底部的齿轮I 27和齿轮I128及锁塞推进转盘柱24底下的齿轮IH30和齿轮IV31,这里的4个齿轮半径和齿数可以根据锁体2大小和开、闭锁速度快慢而定。锁塞推进转盘柱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电子挂锁,包括锁梁(1)和锁体(2),锁梁(1)插入在锁体(2)上部,其特征在于: (1)、机械部分:所述锁体(2)上设有电机(3),锁体(2)侧面开有指纹传感器凹槽(5),指纹传感器凹槽(5)内设有指纹传感器(4) ,锁体(2)底部设有MiniUSB口(7),锁体(2)内电机(3)的输出处连接有齿轮Ⅰ(27)、齿轮Ⅱ(28)、齿轮Ⅲ(30)和齿轮Ⅳ(31),齿轮Ⅰ(27)和齿轮Ⅳ(31)之间设有锁塞推进转盘柱(24),齿轮Ⅱ(28)和齿轮Ⅲ(30)之间通过纵轴(29)连接,齿轮Ⅲ(30)和齿轮Ⅳ(31)固定在齿轮固定板(18)上,锁塞推进转盘柱(24)的一端开有锁塞推进转盘柱凹槽(23),锁梁(1)的接近较短端处设有锁梁凹槽(11),锁梁凹槽(11)与锁塞推进转盘柱凹槽(23)中间设有锁塞(19),锁塞(19)两端的半球结构与锁梁凹槽(11)及锁塞推进转盘柱凹槽(23)相配合,锁梁(1)的较短端设有滑杆(15),锁梁(1)的较长端处设有锁梁弹簧(10),锁梁弹簧(10)的下端设有锁梁台阶(9); (2)电路部分:锁体 (2)内设有核心处理器和电池(8),其中核心处理器,用于指纹的识别比对,通过检测电平监测点的电平变化,控制电机(3)工作或停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权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晟元芯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