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复合相变蓄热板式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488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导复合相变蓄热板式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包括:吹胀式热超导板,流体换热部,加热部,相变蓄热部,散热翅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加热、蓄热、提供热水和暖风的完整功能,可以单独提供或同时提供热水和暖风,也可将预设个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连接组合以实现不同蓄热量和不同热水量,热水温度、暖风量和暖风温度等要求的暖风热水发生器,满足客户对热水量和热水温度、暖风量和暖风温度的需求,独立的模块化板式结构,蓄热和放热速率快,组装便利,效率高,不泄露,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和范围,良好的节能效果,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效益。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导复合相变蓄热板式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蓄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导复合相变蓄热板式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

技术介绍

[0002]相变蓄热是一种将暂时不用的或者多余的热能储存起来,等到需要时再利用的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在太阳能,工业余热,废热利用以及电力调峰填谷等以及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等具有明显的优势。暖风和热水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比如温室大棚加热,粮食烘干,生活采暖,衣物烘干,以及清洗、喷涂、固化等工业生产工程中大量使用暖风,工业生产、家庭生活、酒店、楼宇、居民小区和商业中心等工业生活商业的应用场所中大量使用热水和暖风,若能采用相变蓄热技术将多余热量直接蓄存起来,在用户需要时生产热提供给用户使用,可以节省大量能源,在节能减排,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的相变蓄热材料因导热系数小,蓄热和放热速率慢,温差大的技术难题,严重制约了蓄热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0003]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0004]鉴于以上,有必要提供一种超导复合相变蓄热板式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以解决在现有相变蓄热技术中面临的困境和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导复合相变蓄热板式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用于解决现有相变蓄热技术中面临的相变蓄热材料导热系数小,蓄热和放热速率慢,温差大,严重制约了相变蓄热技术的广泛应用的技术难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导复合相变蓄热板式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所述超导复合相变蓄热板式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包括:
[0007]吹胀式热超导板,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及第二面,至少一面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网络状凸起的传热管路,所述传热管路内灌注有传热工质,并与外界隔绝密封,所述传热工质用于将热量沿所述传热管路迅速传导至整个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表面;
[0008]流体换热部,所述流体换热部设置于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第一面的一端,所述流体换热部包括换热部壳体、换热部翅片、进流体接头及出流体接头,所述换热部翅片及所述换热部壳体均与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换热部翅片为错流翅片,设置于所述换热部壳体与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之间;
[0009]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置于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第一面的另一端,所述加热部用于为整个所述超导复合相变蓄热板式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加热;
[0010]相变蓄热部,所述相变蓄热部包括第一相变蓄热部及第二相变蓄热部,所述第一相变蓄热部设置于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的第一面,且位于所述流体换热部与所述加热部之间,所述第二相变蓄热部设置于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的第二面,所述第一相变蓄热部及所述第二相变蓄热部均包括蓄热部壳体、导热翅片及相变蓄热材料,所述导热翅片为波浪状的波折式翅片,设置于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上,与所述蓄热部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且所述导热翅片两端与所述蓄热部壳体保持有间隙,所述蓄热部壳体及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构成密封的蓄热部腔体,所述相变蓄热材料填充于所述蓄热部腔体内,所述导热翅片均布于所述相变蓄热材料中,用于增加所述相变蓄热材料的导热性能,提升所述相变蓄热材料的蓄热及放热速率;
[0011]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包括第一散热翅片及第二散热翅片,所述第一散热翅片设置于所述流体换热部及所述第一相变蓄热部外表面上,所述第二散热翅片设置于第二相变蓄热部外表面上。
[0012]可选地,所述加热部包括电加热器及流体加热部。
[0013]可选地,当所述加热部为所述流体加热部时,所述流体加热部的结构与所述流体换热部的结构完全相同。
[0014]可选地,当所述加热部为所述流体加热部时,所述第一散热翅片还设置于所述流体加热部外表面上。
[0015]可选地,所述相变蓄热材料为有机或无机固液相变蓄热材料,并填充满于所述蓄热部腔体内;当所述相变蓄热部储蓄热量时,所述相变蓄热材料由固相转变为液相;当所述相变蓄热部释放热量时,所述相变蓄热材料由液相转变为固相。
[0016]可选地,所述换热部翅片包括铝合金错流翅片;所述换热部翅片厚度范围为0.1mm~1.0mm;所述换热部翅片高度范围为2mm~15mm。
[0017]可选地,所述导热翅片包括铝波折式翅片及铝合金波折式翅片;所述导热翅片相邻两个波折之间的间距范围为2mm~5mm;所述导热翅片厚度范围为0.1mm~1.0mm;所述导热翅片高度范围为10mm~50mm。
[0018]可选地,所述散热翅片包括铝波折式翅片及铝合金波折式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相邻两个波折之间的间距范围为2mm~5mm,所述散热翅片厚度范围为0.1mm~1.0mm,所述散热翅片高度范围为50mm~100mm。
[0019]可选地,所述流体换热部与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的连接方式包括钎焊;所述相变蓄热部与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的连接方式包括钎焊;所述加热部与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的连接方式包括钎焊及螺丝紧固;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流体换热部及所述相变蓄热部的连接方式包括钎焊。
[0020]可选地,所述传热管路为真空密封系统,其内部灌注的所述传热工质为流体;所述传热管路在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面上的分布形状呈圆形蜂窝状、六边形蜂窝状、四边形蜂窝状、纵横交错的网状、首尾串联的三角形及菱形中的至少一种延伸。
[0021]如上所述,本技术的超导复合相变蓄热板式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的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作为导热主体,导热速率快、均温性好、可靠性高、成本低,所述流体换热部的所述换热部翅片为高密度低高度的错流翅片,流体对流换热
系数大,换热面积大,导热距离小,翅片效率高,换热速率快,换热能力大,结构紧凑,所述相变蓄热部中的所述相变蓄热材料填充在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表面和所述蓄热部壳体之间,大面积的所述导热翅片设置于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上,并均匀设置于所述相变蓄热材料中,导热路径短、速率快、热效率高,结构紧凑,解决了所述相变蓄热材料因导热系数小,而导致的导热热阻大,导热温差大,吸热和放热速率慢的技术难题;本技术的超导复合相变蓄热板式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具有加热、蓄热、提供热水和暖风的完整功能,可以单独提供或同时提供热水和暖风,也可将预设个所述超导复合相变蓄热板式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连接组合以实现不同蓄热量和热水和暖风量及温度等要求的超导复合相变蓄热式暖风热水发生器,满足客户对热水和热水的温度、流量和蓄热量的需求,独立的模块化板式结构,蓄热和放热速率快,组装便利,效率高,不泄露,安全可靠;本技术的超导复合相变蓄热板式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可用于太阳能集热,工业废热余热回收热,电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导复合相变蓄热板式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复合相变蓄热板式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包括:吹胀式热超导板,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及第二面,至少一面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网络状凸起的传热管路,所述传热管路内灌注有传热工质,并与外界隔绝密封,所述传热工质用于将热量沿所述传热管路迅速传导至整个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表面;流体换热部,所述流体换热部设置于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第一面的一端,所述流体换热部包括换热部壳体、换热部翅片、进流体接头及出流体接头,所述换热部翅片及所述换热部壳体均与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换热部翅片为错流翅片,设置于所述换热部壳体与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之间;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置于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第一面的另一端,所述加热部用于为整个所述超导复合相变蓄热板式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加热;相变蓄热部,所述相变蓄热部包括第一相变蓄热部及第二相变蓄热部,所述第一相变蓄热部设置于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的第一面,且位于所述流体换热部与所述加热部之间,所述第二相变蓄热部设置于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的第二面,所述第一相变蓄热部及所述第二相变蓄热部均包括蓄热部壳体、导热翅片及相变蓄热材料,所述导热翅片为波浪状的波折式翅片,设置于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上,与所述蓄热部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且所述导热翅片两端与所述蓄热部壳体保持有间隙,所述蓄热部壳体及所述吹胀式热超导板构成密封的蓄热部腔体,所述相变蓄热材料填充于所述蓄热部腔体内,所述导热翅片均布于所述相变蓄热材料中,用于增加所述相变蓄热材料的导热性能,提升所述相变蓄热材料的蓄热及放热速率;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包括第一散热翅片及第二散热翅片,所述第一散热翅片设置于所述流体换热部及所述第一相变蓄热部外表面上,所述第二散热翅片设置于第二相变蓄热部外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复合相变蓄热板式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括电加热器及流体加热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导复合相变蓄热板式暖风热水发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热部为所述流体加热部时,所述流体加热部的结构与所述流体换热部的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爱星曾巧孙会会范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