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脱氯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4847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孔脱氯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氧化镁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脱氯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脱氯剂生产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多孔脱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氯化物对重整油生产装置的危害主要表现在HCl对设备和管线的腐蚀,以及氯化铵堵塞塔盘筛孔,气态下的氯化氢对设备及管线的腐蚀不很严重,但是,一旦遇到水后就会形成盐酸,产生强烈的腐蚀作用;石脑油中的有机氯化合物在预加氢的情况下会生成氯化氢,有机氮化物在预加氢反应条件下会生成氨,氯化氢与氨可以生成氯化铵,氯化铵在低温部位析出,进入塔内堵塞塔盘筛孔,造成分离精度降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固定床脱氯剂去除氯化物,包括活性氧化铝、氧化锌等材料,活性氧化铝具有促进有机氯化物、树胶和绿油形成的缺陷,氧化锌型脱氯剂存在颗粒破裂和压降累积的问题,进而造成脱氯效果不佳、有机氯无法脱除,脱氯剂使用寿命短的缺陷,尤其是重整段40

80℃脱氯效果差的情况,造成脱氯成本的增加,换剂频繁。因此,在石脑油、重整油的生产中,亟需开发一种脱氯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脱氯剂及制备方法,以便有效清除气相、液相中的氯化物,进而避免设备腐蚀及氯化铵沉积等对生产设备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氯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多孔脱氯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多孔脱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氧化镁20

30份、氧化铝20r/>‑
30份、黏土20

30份、聚丙烯酰胺0.1

1份、氢氧化钠30

40份、水80

90份。
[0006]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多孔脱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氧化镁25份、氧化铝25份、黏土25份、聚丙烯酰胺1份、氢氧化钠35份、水85份。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1200万,水解度为40。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多孔脱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按重量份数取氧化镁、氧化铝和黏土,混合均匀得到共混粉体;
[0010](2)按重量份数取聚丙烯酰胺和氢氧化钠,加入水中并混合均匀,得到共混水溶液;
[0011](3)将共混粉体与共混水溶液加入捏合机中进行捏合;
[0012](4)将步骤(3)中捏合后混合物料加入挤条机的原料仓内,同时将超临界二氧化碳输入原料仓内部,进行挤条造粒,得到脱氯剂颗粒;
[0013](5)将脱氯剂颗粒进行干燥,干燥后进行焙烧,得到多孔液相脱氯剂。
[0014]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步骤(3)中共混粉体与共混水溶液在捏合机中的捏合时间为20

40分钟。
[001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步骤(4)中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混合物料的对应比例为1L:1

2kg。
[001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步骤(5)中的干燥方式为晾晒,晾晒时间为24

48小时。
[001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步骤(5)中,干燥后脱氯剂颗粒置于网带窑中经50

800℃焙烧,制得多孔脱氯剂。
[00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多孔脱氯剂的强度大于35N/cm,堆密度小于0.6kg/L,氯容大于等于15%。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氯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多孔脱氯剂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首先,本专利技术以氧化镁、氧化铝和黏土为原料混合均匀得到共混粉体,同时以聚丙烯酰胺、氢氧化钠和水共混得到共混水溶液,之后将上述两者加入挤条机进行挤条造粒,聚丙烯酰胺份的加入有利于氢氧化钠均匀分散,可有效提升脱氯剂的氯容,其次,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使颗粒多孔,具有堆密度低的特点,可以有效提升脱氯剂的吸附作用,进一步提升脱氯效果,同时降低使用成本;最后,氧化镁、氧化铝、黏土等组分组成的脱氯剂经焙烧后颗粒强度高,不易破碎,可有效提升脱氯剂的使用寿命,且40

80℃脱氯效果显著;采用此方法制备的多孔液相脱氯剂,氯容大于等于15%,强度大于35N/cm,堆密度小于0.6kg/L,使用成本降低1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本实施例的多孔脱氯剂的原料组分及制备方法:
[0023](1)按重量份数取氧化镁20份、氧化铝30份、黏土20份,混合均匀得到共混粉体;
[0024](2)按重量份数取聚丙烯酰胺0.1份、氢氧化钠30份,水90份,将聚丙烯酰胺和氢氧化钠加入水中并混合均匀,得到共混水溶液,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1200万,水解度为40。
[0025](3)将共混粉体与共混水溶液加入捏合机中进行捏合20分钟;
[0026](4)将步骤(3)中捏合后混合物料加入挤条机的原料仓内,同时将超临界二氧化碳输入原料仓内部,进行挤条造粒,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混合物料的对应比例为1L:2kg,得到脱氯剂颗粒;
[0027](5)将脱氯剂颗粒进行晾晒干燥48小时,干燥后进入网带窑经800℃进行焙烧,得到多孔脱氯剂。
[0028]采用此方法制备的多孔脱氯剂,氯容为15.9%,强度为38N/cm,堆密度为0.58kg/L,使用成本降低12%。
[0029]实施例2
[0030]本实施例的多孔脱氯剂的原料组分及制备方法:
[0031](1)按重量份数取氧化镁30份、氧化铝20份、黏土20份,混合均匀得到共混粉体;
[0032](2)按重量份数取聚丙烯酰胺0.5份、氢氧化钠40份,水80份,将聚丙烯酰胺和氢氧
化钠加入水中并混合均匀,得到共混水溶液,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1200万,水解度为40。
[0033](3)将共混粉体与共混水溶液加入捏合机中进行捏合30分钟;
[0034](4)将步骤(3)中捏合后混合物料加入挤条机的原料仓内,同时将超临界二氧化碳输入原料仓内部,进行挤条造粒,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混合物料的对应比例为1L:1.5kg,得到脱氯剂颗粒;
[0035](5)将脱氯剂颗粒进行晾晒干燥36小时,干燥后进入网带窑经700℃进行焙烧,得到多孔脱氯剂。
[0036]采用此方法制备的多孔脱氯剂,氯容为19%,强度为42N/cm,堆密度为0.54kg/L,使用成本降低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脱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氧化镁20

30份、氧化铝20

30份、黏土20

30份、聚丙烯酰胺0.1

1份、氢氧化钠30

40份、水80

9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脱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氧化镁25份、氧化铝25份、黏土25份、聚丙烯酰胺1份、氢氧化钠35份、水85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脱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1200万,水解度为40。4.一种如权利要求1

3所述的多孔脱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数取氧化镁、氧化铝和黏土,混合均匀得到共混粉体;(2)按重量份数取聚丙烯酰胺和氢氧化钠,加入水中并混合均匀,得到共混水溶液;(3)将共混粉体与共混水溶液加入捏合机中进行捏合;(4)将步骤(3)中捏合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联平陈江涛魏学庆张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恒业微晶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