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盘管的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4834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盘管的检测工装,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且在长度方向上进行连接的前座与后座;一检测工具,所述检测工具可活动的设置在前座内,所述检测工具可沿基座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其中,所述检测工具包括相连接的联结部一与联结部二,所述联结部一可在前座内运动,所述联结部二可随联结部一运动至后座内,所述联结部二供冷却盘管套入,所述冷却盘管在联结部二与后座之间进行圆度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方便且快速的对冷却盘管的内径面与外径面的圆度进行检测,且便于发现缺陷位置,及时进行修正,保证冷却盘管可有效的装配至相应规格的电机内进行使用。行使用。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盘管的检测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装夹具
,具体涉及一种冷却盘管的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电机结构,主要是由外壳、定子与转子所构成的,由于电子在运行过程中会不断产生热量,因此,为了提高电机的性能,首要解决电机的散热问题,目前电机的散热方式主要有气体冷却与液体冷却等,从冷却效率角度出发,液体冷却的散热效率较高,而液体冷却需要冷却盘管作为载体,置于电机壳内通入冷却液后对电机进行散热,冷却盘管的结构大体如专利号为CN216451225U中公开的一种磁悬浮电机的冷却装置,包括电机壳体和螺旋冷却管,螺旋冷却管包括螺旋段、进水段和出水段,螺旋段的一端和进水段平滑连接,螺旋段的另一端与出水段平滑连接。
[0003]在电机壳体是圆筒状的前提下,冷却盘管也需设计成圆筒状的螺旋分布管状结构,而冷却盘管要置入电机壳体内,则需要保证冷却盘管的内径面与外径面是圆柱状的高圆度结构,目前,冷却盘管通过相应的设备弯折成型之后,难以对其圆度进行有效且高效率的检测,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冷却盘管的检测工装。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盘管的检测工装,包括:
[0006]一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且在长度方向上进行连接的前座与后座;
[0007]一检测工具,所述检测工具可活动的设置在前座内,所述检测工具可沿基座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
[0008]其中,所述检测工具包括相连接的联结部一与联结部二,所述联结部一可在前座内运动,所述联结部二可随联结部一运动至后座内,所述联结部二供冷却盘管套入,所述冷却盘管在联结部二与后座之间进行圆度检测。
[0009]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联结部一包括主体与滑板体,所述滑板体设置在主体上且凸出至主体外侧。
[0010]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内设置有一贯穿的插孔,所述插孔供滑板体插入。
[0011]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前板体,所述前板体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板部、第二板部与第三板部,所述第二板部具有一向内的凹陷并由此在第一板部与第三板部之间构成一滑动槽体,所述滑动槽体供滑板体插入并滑动运动。
[0012]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后板体,所述后板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两个所述后板体之间的间距与待检测的所述冷却盘管的外径相匹配。
[0013]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中部具有一向内凹陷的检测槽,所述检测槽呈圆弧
状,所述检测槽与待检测的所述冷却盘管的外径相匹配。
[0014]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槽,单个所述第二定位槽设置在贴近单个后板体的位置。
[0015]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盘管的首尾两端各具有一个自螺旋状本体延伸而出的端管,所述第二定位槽供单个端管插入;
[0016]所述冷却盘管的螺旋状本体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定位体,所述第一定位槽供定位体插入。
[0017]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联结部二包括多个呈圆形轨迹排列的检测板体,所述检测板体具有一外弧面,所述外弧面与待检测的所述冷却盘管的内径相匹配。
[0018]在数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工装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工装的准备,将检测工具从基座中抽离,完全打开后座的容纳空间;
[0020]S2:外径面的检测,将待检测的冷却盘管置入后座内,直至定位体插入第一定位槽内,两个端管均插入两个第二定位槽内,观察冷却盘管的外径面是否贴合检测槽以及是否与后板体发生贴合接触,由此检测外径面的圆度是否合格;
[0021]S3:内径面的检测,将检测工具置入基座中,推动检测工具向冷却盘管位置移动,直至联结部二穿入冷却盘管内部,继续缓慢推动检测工具往同一个方向的移动,并观察冷却盘管的内径面是否贴合检测板体的外弧面,以及在推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无法继续推动的情况,直至部分检测板体穿出至冷却盘管外部,由此检测内径面的圆度是否合格。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效效果在于:
[0023]本专利技术通过基座与检测工具的配合,可方便且快速的对冷却盘管的内径面与外径面的圆度进行检测,且便于发现缺陷位置,及时进行修正,保证冷却盘管可有效的装配至相应规格的电机内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24]本文所描述的附图仅用于所选择实施例的阐述目的,而不代表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且不应认为是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限制。
[0025]图1示意性的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冷却盘管的检测工装的使用结构;
[0026]图2示意性的示出了图1中检测工装的放大结构;
[0027]图3示意性的示出了图2中基座的放大结构;
[0028]图4示意性的示出了图3中检测工具的放大结构;
[0029]图5示意性的示出了图4的侧视平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1]因此,以下对结合附图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
围。
[003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冷却盘管的检测工装,主要是由一个基座10与一个检测工具20所构成的,两者配合将待检测的冷却盘管30置入后进行外径面与内径面的快速圆度检测。
[0033]如图1

图5所示,其中,基座10包括基板11,基板11中部具有一向内凹陷的检测槽111,所述检测槽111呈圆弧状,所述检测槽111与待检测的所述冷却盘管30的外径相匹配。
[0034]以及设置在基板11上的且在长度方向上进行连接的前座与后座,前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前板体12,所述前板体12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板部121、第二板部122与第三板部123,所述第二板部122具有一向内的凹陷并由此在第一板部121与第三板部123之间构成一滑动槽体124。
[0035]第一板部121是与基板11进行连接的,第一板部121的内侧端面同样是弧面,与检测工具20的外形相匹配。
[0036]其中,后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后板体13,所述后板体13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31,两个所述后板体13之间的间距与待检测的所述冷却盘管30的外径相匹配。
[0037]在基座10上,具体在基板11的未凹陷位置,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槽101,单个所述第二定位槽101设置在贴近单个后板体13的位置。
[0038]其中,检测工具20可活动的设置在前座内,所述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盘管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基板,以及设置在基板上的且在长度方向上进行连接的前座与后座;一检测工具,所述检测工具可活动的设置在前座内,所述检测工具可沿基座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其中,所述检测工具包括相连接的联结部一与联结部二,所述联结部一可在前座内运动,所述联结部二可随联结部一运动至后座内,所述联结部二供冷却盘管套入,所述冷却盘管在联结部二与后座之间进行圆度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盘管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部一包括主体与滑板体,所述滑板体设置在主体上且凸出至主体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盘管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置有一贯穿的插孔,所述插孔供滑板体插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却盘管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前板体,所述前板体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板部、第二板部与第三板部,所述第二板部具有一向内的凹陷并由此在第一板部与第三板部之间构成一滑动槽体,所述滑动槽体供滑板体插入并滑动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却盘管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后板体,所述后板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两个所述后板体之间的间距与待检测的所述冷却盘管的外径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却盘管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中部具有一向内凹陷的检测槽,所述检测槽呈圆弧状,所述检测槽与待检测的所述冷却盘管的外径相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学贵杨清霞马明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