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香透气型抗菌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479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香透气型抗菌面料,由以下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香透气型抗菌面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面料
,具体地,涉及一种清香透气型抗菌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服装服饰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对功能性纺织面料的需求越来越多。功能性面料是指纺织品面料除了具有自身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抗菌、阻燃、防霉、防酸碱、拒水拒油、防紫外线、防静电、排湿透气等其他功能。
[0003]对于面料的基础特性

透气性来说,透气性影响面料的舒适性,具体包含隔热、保暖、透通、凉快;而对于应用在特定领域面料还经常要求其应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公开号为CN10703457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抗菌透气面料,包括木棉纤维、天丝纤维、竹纤维、莫代尔纤维、棉纤维和麻纤维,所述木棉纤维、所述天丝纤维、所述莫代尔纤维和所述棉纤维混合作为面料的经线,所述天丝、所述竹纤维、所述莫代尔纤维和所述麻纤维混合作为面料的纬线,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互相交织。该面料中竹纤维和天丝纤维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能够赋予面料一定的抗菌特性,但由于二者属于天然抗菌成分,抗菌性能较低,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高抗菌需求。另外,充满天然清香气味的面料也能让着装者获得愉悦的心情,因此,兼具抗菌和天清香的面料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清香透气型抗菌面料。
[0005]本专利技术的面料以抑菌纤维、Lyocell纤维和竹纤维混纺而成,Lyocell纤维和竹纤维的亲肤、透气透湿性强,抑菌纤维本质为涤纶纤维,具有力学性能高、弹性回复性强,且通过复合抗菌剂的改性,具备安全高效、持久稳定且耐水洗的抗菌性能和清香气味,因此,最终获得的面料具备亲肤透气、持久抗菌和清香味道等多种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清香透气型抗菌面料,由以下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50

60份抑菌纤维、40

50份Lyocell纤维、30

40份竹纤维。
[0008]进一步的,混纺和织造工艺均为本领域通用方法,该工艺本身并不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点所在。例如,混纺的工艺流程为:预处理

清棉

梳棉

并条

粗纱

细纱

络筒。织造工艺流程为:整经

浆纱

穿经

织造。
[0009]进一步地,所述抑菌纤维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10]将复合抗菌剂和滑石粉通过计量转盘定量加入熔融状态的PET切片中,保温搅拌20

30min,获得熔液,然后在3

5s时间内,将熔液在纺丝机上高速纺丝制成初生纤维;具体工艺条件为:纺丝温度300

320℃,纺丝速度为1300

1400m/min;
[0011]将初生纤维采用平行牵伸机进行定型,即可得到抑菌纤维,牵伸倍数为3

4倍。
[0012]进一步地,按照重量份计,抑菌纤维的原料用量如下: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切片100份、复合抗菌剂5

8份、滑石粉2

3份。
[0013]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抗菌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0014]S1、将香兰素、三乙胺、对苯二酚单甲醚与二氯甲烷加入三口烧瓶中,开启搅拌,在冰浴、氮气保护下,往里缓慢滴入丁二酰氯,滴加完成后反应2h,反应结束,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HCl溶液,充分振摇后用分液漏斗分液,将水层再用二氯甲烷提取,将两部分二氯甲烷层合并,分别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有机层用MgSO4干燥,过滤,旋蒸,得到中间体1;香兰素、三乙胺、对苯二酚单甲醚、丁二酰氯的用量之比为0.1mol:10.1g:0.6g:0.105mol;
[0015]在三乙胺和对苯二酚单甲醚的作用下,香兰素分子上含有的酚羟基与丁二酰氯发生反应,通过控制二者的摩尔比为1:1且丁二酰氯略微过量,发生如下所示的反应过程,得到中间体1:
[0016][0017]S2、向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中间体1、三乙胺和二氯甲烷,置于冰浴中,开启搅拌并通入氮气,持续通10min后,再缓慢滴入N

甲基乙二胺的DMSO(二甲基亚砜)溶解液,加完后,在冰浴以及N2保护下搅拌反应3h,反应结束后用蒸馏水萃取三次,取有机层,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旋蒸,得到中间体2;中间体1、三乙胺、N

甲基乙二胺的用量之比为27g:10.1g:0.105mol;N

甲基乙二胺的DMSO溶解液的浓度为2.1mol/L;
[0018]在三乙胺的作用下,中间体1分子上的

COCl与N

甲基乙二胺分子上的

NH2发生酰胺化反应,通过控制二者的摩尔比接近1:1,发生如下所示的反应过程,获得中间体2:
[0019][0020]S3、将中间体2与二氯甲烷置于三口烧瓶中,使温度保持在28

30℃,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将3


‑1‑
丙醇、碳酸钠与THF(四氢呋喃)混匀后采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入三口烧瓶中,边滴加边搅拌,滴加完毕后继续于28

30℃条件下搅拌反应3h,反应结束后,旋蒸除去大部分溶剂(二氯甲烷和THF),加入蒸馏水混匀,然后利用乙酸乙酯多次萃取,有机相用饱和NaCl水溶液洗涤多次后用无水MgSO4干燥,抽滤,最后减压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得到中间体3;中间体2、3


‑1‑
丙醇和碳酸钠的用量之比为30.8g:0.1mol:10.6g;
[0021]在碳酸钠作用下,中间体2分子上的仲胺与3


‑1‑
丙醇分子上的

Cl发生亲核取代反应,通过控制二者的摩尔比接近1:1,发生如下所示的化学反应,得到中间体3:
[0022][0023]S4、将中间体3与乙腈加入至带有搅拌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待搅拌溶解后再加入碘甲烷,于室温下搅拌反应16h,停止反应,减压浓缩(除去乙腈),加入去离子水,经阴离子(Cl

)交换树脂交换,减压浓缩后,得到复合抗菌剂;中间体3和碘甲烷的用量之比为7.33g:2.84g;
[0024]中间体3上的叔胺与碘甲烷发生烷基化反应,得到季铵化产物,即复合抗菌剂,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0025][0026]获得的复合抗菌剂分子上含有香兰素结构、季铵盐功能基团、醚键、酯基、酰胺键和

OH;
[0027]香兰素源于天然绿色植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香透气型抗菌面料,由以下重量份纤维混纺织造而成:50

60份抑菌纤维、40

50份Lyocell纤维、30

40份竹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纤维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将复合抗菌剂和滑石粉通过计量转盘定量加入熔融状态的PET切片中,保温搅拌20

30min,获得熔液,然后在3

5s时间内,将熔液在纺丝机上高速纺丝制成初生纤维;将初生纤维采用平行牵伸机进行定型,即可得到抑菌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香透气型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初生纤维的纺丝工艺条件为:纺丝温度300

320℃,纺丝速度为1300

1400m/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香透气型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抑菌纤维的原料用量如下:PET切片100份、复合抗菌剂5

8份、滑石粉2

3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香透气型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抗菌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S1、将香兰素、三乙胺、对苯二酚单甲醚与二氯甲烷加入三口烧瓶中,开启搅拌,在冰浴、氮气保护下,往里缓慢滴入丁二酰氯,滴加完成后反应2h,反应结束,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HCl溶液,充分振摇后用分液漏斗分液,将水层再用二氯甲烷提取,将两部分二氯甲烷层合并,分别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有机层用MgSO4干燥,过滤,旋蒸,得到中间体1;S2、向干燥的三口烧瓶中加入中间体1、三乙胺和二氯甲烷,置于冰浴中,开启搅拌并通入氮气,持续通10min后,再缓慢滴入N

甲基乙二胺的DMSO溶解液,加完后,在冰浴以及N2保护下搅拌反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建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托柄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