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414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外壳、电极组件、电极端子及集流构件。外壳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包括极耳。电极端子设置于外壳。集流构件包括极耳连接部和端子连接部。极耳连接部用于连接极耳。端子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极端子。端子连接部包括层叠设置的多层子端子连接部,每层子端子连接部均包括子铆接部,任意相邻两个子铆接部铆接固定。本申请的集流构件的端子连接部设计成层叠的多层子端子连接部,在折弯时层与层之间更能容忍变形,多层子端子连接部的折弯能力更强,在相同的折弯能力的情况下,多层子端子连接部的总体厚度可以制作得较厚,过流面积增大,内阻减小,温升降低,从而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0003]集流构件是电池中用于连接电极端子和电极组件的极耳的部件,为了减小集流构件在电池内占据的高度空间,集流构件的端子连接部通常会设计成能够折弯,然而,现有的集流构件的端子连接部多为单层的一体结构,折弯能力有限,为了方便折弯,端子连接部的厚度就不能制作的太厚,导致集流构件的过流面积较小,内阻较大,温升也较大,进而降低了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缓解集流构件的过流面积较小,内阻较大,温升也较大,进而降低电池的安全性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外壳、电极端子及集流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极耳。所述外壳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端子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集流构件包括极耳连接部和端子连接部,所述极耳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极耳,所述端子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电极端子和所述极耳连接部。所述端子连接部包括层叠设置的多层子端子连接部,每层所述子端子连接部均包括子铆接部,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子铆接部铆接固定。
[0006]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集流构件的端子连接部设计成层叠的多层子端子连接部,相较于单层一体结构的集流构件而言,多层子端子连接部之间的结合力较小,在折弯时层与层之间更能容忍变形,由此使得多层子端子连接部的折弯能力更强,在相同的折弯能力的情况下,多层子端子连接部的总体厚度(即端子连接部的厚度)可以制作得较厚,过流面积增大,内阻减小,温升降低,从而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另外,多层子端子连接部更大程度地被折弯也能减小会集流构件占据的高度空间,提升了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进而也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任意相邻两层子端子连接部利用相邻两个子铆接部铆接固定而实现铆接连接,相较于各层子端子连接部采用焊接工艺连接形成端子连接部而言,提高了端子连接部连接时的定位精度,且无需焊接工艺,提升了集流构件的生产效率。
[0007]在某些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子铆接部之间焊接连接。即,在各层子端子连接部的铆接位置进行了焊接加强,一方面提升了各层子端子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增加了集流构件的过流面积,减小内阻,降低温升,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0008]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子连接部设有固定结构,在固定结构中,所有所述子铆接部依次层叠设置且相互配合。
[0009]相较于先冲裁多个单层的子端子连接部后,再将多个单层子端子连接部层叠起来进行焊接以形成端子连接部的方式而言,相邻层的子端子连接部的子铆接部之间层叠形成固定结构,定位精准,且容易对齐,同时无需焊接工艺,提升了集流构件的生产效率。相较于通过材料卷成多层后进行裁切获得多层结构的端子连接部而言,相邻层的子端子连接部的子铆接部的铆接能够减少毛刺。
[001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端子连接部的靠近所述电极端子的端部区域。如此,各层子端子连接部可铆接形成一体结构的端子连接部。
[0011]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端子连接部的靠近所述极耳连接部的端部区域。如此,在各层子端子连接部铆接形成一体结构的端子连接部后,一体结构的端子连接部能够很方便地与极耳连接部铆接连接。
[0012]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端子连接部靠近所述电极端子的端部区域,和设置于所述端子连接部的靠近所述极耳连接部的端部区域。如此,一方面,各层子端子连接部可铆接形成一体结构的端子连接部;另一方面,在各层子端子连接部铆接形成一体结构的端子连接部后,一体结构的端子连接部能够很方便地与极耳连接部铆接连接;再一方面,端子连接部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结构,使得一体结构的端子连接部的两端的结合力比较均匀,整体结合得更牢固。
[0013]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固定结构的数量为一个时,保证了任意相邻层的子端子连接部铆接时的定位精度。固定结构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固定结构不仅能保证任意相邻层的子端子连接部铆接时的定位精度,还能提升子端子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强度,彼此不容易脱离,从而提升了集流构件的工作稳定性。
[0014]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的横截面形状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及圆形中的任意一种。固定结构的横截面形状并不受限制,可为正方形、长方形及圆形中的任意一种,降低了端子连接部的设计难度,从而简化了集流构件的制作。
[001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子连接部展开后沿自身厚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所述固定结构在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一侧形成有凹部,所述固定结构在所述第二主表面形成有第一凸部。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凸部和凹部,在铆接形成端子连接部时能够避免堆叠时的错层,定位精准,且容易对齐,同时无需焊接工艺,提升了集流构件的生产效率。另外,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凸部和凹部,还能够减少毛刺。
[0016]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端子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二主表面的一侧,所述极耳连接部设有第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凸部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部。第一凸部容纳于第一容纳部,在端子连接部与极耳连接部连接时可起到定位作用。
[0017]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子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凸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极耳连接部。第一凸部固定连接于第一容纳部,从而实现端子连接部通过第一凸部固定连接于极耳连接部,相较于端子连接部采用焊接工艺连接于极耳连接部而言,提高了端子连接部与极耳连接部连接时的定位精度,且无需焊接工艺,提升了集流构件的生产效率。
[0018]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子铆接部均具有子凸起和子凹部,各所述子凸起均面向所述第二主表面的方向凸出,各所述子凹部均从所述第一主表面朝向所述第二主表面的方向凹陷,相邻两个所述子铆接部中的一个所述子铆接部的子凸起容纳且固定连接于另一个所述子铆接部的子凹部。
[0019]相较于先冲裁多个单层的子端子连接部后,再将多个单层子端子连接部层叠起来进行焊接以形成端子连接部的方式而言,相邻层的子端子连接部的子凸起与子凹部之间铆接能够避免堆叠时的错层,定位精准,且容易对齐,同时无需焊接工艺,提升了集流构件的生产效率。相较于通过材料卷成多层后进行裁切获得多层结构的端子连接部而言,相邻层的子端子连接部的子凸起与子凹部铆接能够减少毛刺。
[002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子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容纳部,所述极耳连接部设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纳部。第二凸部容纳于第二容纳部,可提升端子连接部与极耳连接部连接时的定位精度。
[0021]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凸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端子连接部。第二凸部固定连接于第二容纳部,从而实现极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包括极耳;外壳,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电极端子,设置于所述外壳;及集流构件,包括极耳连接部和端子连接部,所述极耳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极耳,所述端子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电极端子,所述端子连接部包括层叠设置的多层子端子连接部,每层所述子端子连接部均包括子铆接部,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子铆接部铆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子铆接部之间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连接部设有固定结构,在所述固定结构中,所有所述子铆接部固定结构依次层叠设置且相互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设置于所述端子连接部的靠近所述电极端子的端部区域,和/或设置于所述端子连接部的靠近所述极耳连接部的端部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连接部展开后沿自身厚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所述固定结构在所述第一主表面的一侧形成有凹部,所述固定结构在所述第二主表面形成有第一凸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端子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二主表面的一侧,所述极耳连接部设有第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凸部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部。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华圣邢承友李全坤徐春光王鹏金海族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