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门圈组件,包括上门圈、下门圈、设置在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的圆周跑道、可在圆周跑道内侧做圆周运动的梭子,上门圈的下侧沿周向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一限位件,下门圈的上侧沿周向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二限位件,梭子包括梭底板、转动连接在梭底板的上侧的第一限位轮、转动连接在梭底板的下侧的第二限位轮,相邻两个第一限位件的间距和相邻两个第二限位件的间距均小于梭底板的长度,第一限位轮抵接在上门圈的下侧并可沿上门圈的周向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梭子的下侧向内偏移而和下门圈脱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塑料圆织机,包括上述门圈组件。包括上述门圈组件。包括上述门圈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圈组件及塑料圆织机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圆织机
,尤其涉及一种门圈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塑料圆织机参见申请号为CN2018211783884的专利,其包括上门圈、下门圈、在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做圆周运动的梭子,其中,梭子包括梭底板、转动连接在梭底板的上侧的第一滚轮、转动连接在梭底板的下侧的第二滚轮,梭子运动时,第一滚轮沿上门圈的下侧面滚动,第二滚轮沿下门圈的上侧面滚动。现有技术中,在上门圈的下侧设置有若干防脱滚轮,防脱滚轮设置在梭底板的内侧,且防脱滚轮设置在第一滚轮的内侧,可防止梭子的上侧向内倾倒而脱轨。但是,现有的塑料圆织机不能防止梭子的下侧向内偏移而和下门圈脱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塑料圆织机不能防止梭子的下侧向内偏移而和下门圈脱轨,提出一种塑料圆织机门圈组件,可防止梭子的下侧向内偏移而和下门圈脱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门圈组件,包括上门圈、下门圈、设置在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的圆周跑道、可在圆周跑道内侧做圆周运动的梭子,上门圈的下侧沿周向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一限位件,下门圈的上侧沿周向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二限位件,梭子包括梭底板、转动连接在梭底板的上侧的第一限位轮、转动连接在梭底板的下侧的第二限位轮,梭底板的上缘和第一限位件的外侧抵接,梭底板的下缘和第二限位件的外侧抵接,相邻两个第一限位件的间距和相邻两个第二限位件的间距均小于梭底板的长度,第一限位轮抵接在上门圈的下侧并可沿上门圈的周向运动,第二限位轮抵接在下门圈的上侧并可沿下门圈的周向运动,第一限位轮和第二限位轮分别位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内侧。
[0006]本申请中,通过在下门圈的上侧设置第二限位件,防止梭子的下侧向内倾斜而和下门圈脱轨,另外,当第二限位轮设置在第二限位件的内侧时,下门圈对梭子的支撑点更加靠近塑料圆织机的中心,从而使梭子的上侧更加不容易向内倾斜;同理,上门圈对梭子的支撑点更加靠近塑料圆织机的中心,从而使梭子的下侧更加不容易向内偏移;另外,第一限位轮和第二限位轮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内侧,方便更换和维修第一限位轮和第二限位轮。
[0007]进一步的,梭底板包括底板本体、固定连接在底板本体的上侧的第一筋条、固定连接在底板本体的下侧的第二筋条,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均沿圆周跑道的周向延伸,第一筋条和第一限位件的外侧抵接,第二筋条和第二限位件的外侧抵接,相邻两个第一限位件的间距和相邻两个第二限位件的间距分别小于第一筋条的长度和第二筋条的长度。
[0008]本申请中,使梭底板和第一限位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减小了梭底板和第一限位件之间的摩擦力,使梭子运动更加顺畅,梭底板和第二限位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减小
了梭底板和第二限位件之间的摩擦力,使梭子运动更加顺畅。
[0009]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间距为L1,所述第一筋条的长度为L2,所述L2和所述L1的比值大于3且小于4,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的间距为L3,所述第二筋条的长度为L4,所述L4和所述L3的比值大于3且小于4。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设置为固定连接于所述上门圈、所述下门圈上的销钉或者分别设置为转动连接于所述上门圈、所述下门圈上的轴承或转轮。
[0011]进一步的,上门圈的下侧和下门圈的上侧均为水平面。
[0012]通过上述设置,当经线在上门圈或下门圈上被碾压时,经线是平直的,减小了经线的损伤。
[0013]进一步的,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筘片,若干筘片形成圆周跑道,梭子还包括和梭底板转动连接的滚轮,滚轮和筘片的内侧抵接。
[0014]本申请中,可利用筘片形成圆周跑道,当梭子运动时,滚轮绕圆周跑道内侧滚动。
[0015]进一步的,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支撑柱沿上门圈均匀设置。
[0016]本申请中,通过设置支撑柱增加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的稳定性。
[0017]进一步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上下对称设置,第一限位件的数量等于支撑柱的数量,第一限位件和支撑柱一一对应,第一限位件和对应的支撑柱沿圆周跑道的径向设置。
[0018]本申请中,当第一限位件和对应的支撑柱沿圆周跑道的径向设置时,可防止经线和第一限位件,以及第二限位件产生干涉。
[0019]进一步的,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转动连接有若干滚柱,滚柱的轴线沿竖向延伸,滚柱形成圆周跑道,梭底板抵接在滚柱的内侧。
[0020]本申请中,通过滚柱形成圆周跑道,当梭子运动时,梭底板绕滚柱的内侧运动,梭底板带动滚柱转动。
[0021]一种塑料圆织机,包括上述门圈组件。当塑料圆织机运行时,梭子不容易脱轨。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门圈组件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A
‑
A剖视图。
[0024]图3为另一种实施例的门圈组件的示意图。
[0025]图4为筘片、第一限位件、上门圈、支撑柱的局部示意图。
[0026]图5为筘片、第二限位件、下门圈、支撑柱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8]参见图1至图5,一种门圈组件,包括上门圈11、下门圈12、设置在上门圈11和下门圈12之间的圆周跑道、可在圆周跑道内侧做圆周运动的梭子,上门圈11的下侧沿周向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一限位件14,下门圈12的上侧沿周向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有若干
第二限位件15,梭子包括梭底板131、转动连接在梭底板131的上侧的第一限位轮132、转动连接在梭底板131的下侧的第二限位轮133,梭底板131的上缘和第一限位件14的外侧抵接,梭底板131的下缘和第二限位件15的外侧抵接,相邻两个第一限位件14的间距和相邻两个第二限位件15的间距均小于梭底板131的长度,第一限位轮132抵接在上门圈11的下侧并可沿上门圈11的周向运动,第二限位轮133抵接在下门圈12的上侧并可沿下门圈12的周向运动,第一限位轮132和第二限位轮133分别位于第一限位件14和第二限位件15的内侧。
[0029]本申请中,通过在下门圈12的上侧设置第二限位件15,防止梭子的下侧向内倾斜而和下门圈12脱轨,另外,当第二限位轮133设置在第二限位件15的内侧时,下门圈12对梭子的支撑点更加靠近塑料圆织机的中心,从而使梭子的上侧更加不容易向内倾斜;同理,上门圈11对梭子的支撑点更加靠近塑料圆织机的中心,从而使梭子的下侧更加不容易向内偏移;另外,第一限位轮132和第二限位轮133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内侧,方便更换和维修第一限位轮和第二限位轮。
[0030]具体的,第一限位轮132通过第一转轴1321和梭底板131转动连接,第二限位轮133通过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圈组件,包括上门圈、下门圈、设置在所述上门圈和所述下门圈之间的圆周跑道、可在所述圆周跑道内侧做圆周运动的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圈的下侧沿周向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一限位件,所述下门圈的上侧沿周向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二限位件,所述梭子包括梭底板、转动连接在所述梭底板的上侧的第一限位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梭底板的下侧的第二限位轮,所述梭底板的上缘和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外侧抵接,所述梭底板的下缘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外侧抵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间距和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的间距均小于所述梭底板的长度,所述第一限位轮抵接在所述上门圈的下侧并可沿所述上门圈的周向运动,所述第二限位轮抵接在所述下门圈的上侧并可沿所述下门圈的周向运动,所述第一限位轮和所述第二限位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梭底板包括底板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本体的上侧的第一筋条、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本体的下侧的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第二筋条均沿所述圆周跑道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外侧抵接,所述第二筋条和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外侧抵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间距和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的间距分别小于所述第一筋条的长度和所述第二筋条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圈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间距为L1,所述第一筋条的长度为L2,所述L2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楷,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商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