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磁流变悬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3807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磁流变悬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步骤:设置不同类型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所对应的通电电流;根据节气门开度信号,判断车辆当前所处的工况,以获取所述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所对应的通电电流;通过获取的通电电流,对车辆磁流变悬置进行控制。本申请根据车辆不同工作工况实时调整悬置性能,提升悬置的隔振限位效果,优化整车NVH性能和驾驶性,提高车辆舒适性。车辆舒适性。车辆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磁流变悬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发动机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磁流变悬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 se、Vibrat ion、Harshness)的英文缩写。这是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问题,它给汽车用户的感受是最直接和最表面的。车辆的NVH问题是国际汽车业各大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关注的问题之一。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通过读取车速变化来控制磁流变悬置电磁线圈电流大小,一是无法涵盖车辆的各种行驶工况(如怠速、点熄火工况),二是控制策略里的发动机振动频率和悬置振动频率无法测量或读取,缺少实操可行性。并且在实际工程状态下,橡胶悬置刚度和阻尼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升高,隔振效果不佳。
[0004]因此,如何根据车辆不同工作工况实时调整悬置性能,以提升悬置的隔振限位效果,优化整车NVH性能和驾驶性,提高车辆舒适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磁流变悬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根据车辆不同工作工况实时调整悬置性能,提升悬置的隔振限位效果,优化整车NVH性能和驾驶性,提高车辆舒适性。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磁流变悬置的控制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
[0007]设置不同类型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所对应的通电电流;
[0008]根据节气门开度信号,判断车辆当前所处的工况,以获取所述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所对应的通电电流;
[0009]通过获取的通电电流,对车辆磁流变悬置进行控制。
[0010]结合上述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不同类型工况包括:怠速、匀速、加速、减速和点火工况;
[0011]设置怠速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为第一电流;
[0012]设置匀速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为第二电流;
[0013]设置加速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为第三电流;
[0014]设置减速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为第四电流;
[0015]设置点火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为第五电流;
[0016]其中,第一电流<第二电流<第三电流<第四电流<第五电流。
[0017]结合上述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利用车辆自身的节气门开度传感器,采集车辆节气门开度信号;
[0018]将所述车辆节气门开度信号以电信号的形式输入车辆发动机ECU控制器中,并通过ECU判断车辆当前所处的工况。
[0019]结合上述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根据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所对应的通电电流,确定所述车辆磁流变悬置液压腔内流体的流量阻尼系数;
[0020]根据所述流量阻尼系数,以对所述车辆磁流变悬置进行控制。
[0021]结合上述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
[0022]结合上述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根据公式Ri=
§
/A2,计算车辆磁流变悬置液压腔内流体的流量阻尼系数,其中
§
为与阻尼液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的阻尼系数,A为惯性通道横截面的面积。
[0023]结合上述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利用整车自带的车轮加速度传感器和车身加速度传感器,读取车轮加速度传感器信号和车身加速度传感器信号,以识别减速带、深沟或坑洼路路况;
[0024]当确定为减速带、深沟或坑洼路路况时,通过预先设置的磁流变悬置电磁线圈通电电流,调整车辆磁流变悬置的刚度和阻尼。
[0025]结合上述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车轮加速度传感器布置于车辆左、右前轮非簧载位置;
[0026]所述车身加速度传感器布置于左、右减振器上支座安装点处。
[002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磁流变悬置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
[0028]磁流变悬置控制器,其用于设置不同类型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所对应的通电电流;
[0029]发动机ECU控制单元,其用于根据所述节气门开度信号,判断车辆当前所处的工况,以获取所述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所对应的通电电流;
[0030]所述磁流变悬置控制器,其用于通过获取的通电电流,对车辆磁流变悬置进行控制。
[0031]结合上述第二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不同类型工况包括:怠速、匀速、加速、减速和点火工况;
[0032]所述磁流变悬置控制器,还用于:
[0033]设置怠速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为第一电流;
[0034]设置匀速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为第二电流;
[0035]设置加速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为第三电流;
[0036]设置减速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为第四电流;
[0037]设置点火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为第五电流;
[0038]其中,第一电流<第二电流<第三电流<第四电流<第五电流。
[0039]结合上述第二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发动机ECU控制单元,还用于利用车辆自身的节气门开度传感器,采集车辆节气门开度信号;
[0040]将所述车辆节气门开度信号以电信号的形式输入车辆发动机ECU控制器中,并通过ECU判断车辆当前所处的工况。
[004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辆磁流变悬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步骤:设置不同类型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所对应的通电电流;根据节气门开度信号,判断车辆当前所处的工况,以获取所述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所对应的通电电流;通过获取的通电电流,对车辆磁流变悬置进行控制。本申请根据车辆不同工作工况实时调
整悬置性能,提升悬置的隔振限位效果,优化整车NVH性能和驾驶性,提高车辆舒适性。
[004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
附图说明
[004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4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车辆磁流变悬置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004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车辆磁流变悬置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004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控制器示意图;
[0047]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执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专利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磁流变悬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不同类型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所对应的通电电流;根据节气门开度信号,判断车辆当前所处的工况,以获取所述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所对应的通电电流;通过获取的通电电流,对车辆磁流变悬置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不同类型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所对应的通电电流,包括:所述不同类型工况包括:怠速、匀速、加速、减速和点火工况;设置怠速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为第一电流;设置匀速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为第二电流;设置加速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为第三电流;设置减速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为第四电流;设置点火工况下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的通电电流为第五电流;其中,第一电流<第二电流<第三电流<第四电流<第五电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节气门开度信号,判断车辆当前所处的工况,包括;利用车辆自身的节气门开度传感器,采集车辆节气门开度信号;将所述车辆节气门开度信号以电信号的形式输入车辆发动机ECU控制器中,并通过ECU判断车辆当前所处的工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获取的通电电流,对车辆磁流变悬置进行控制,包括:根据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所对应的通电电流,确定所述车辆磁流变悬置液压腔内流体的流量阻尼系数;根据所述流量阻尼系数,以对所述车辆磁流变悬置进行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公式Ri=
§
/A2,计算车辆磁流变悬置中电磁线圈中流体的流量阻尼系数,其中
§
为与阻尼液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的阻尼系数,A为惯性通道横截面的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昆阳陈子轩
申请(专利权)人: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