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头颅切割的定位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379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头颅切割的定位固定装置,其包括定位组件、固定组件和夹持组件,定位组件的导向杆通过球副与固定组件的连接管转动连接,夹持组件位于定位组件上方,夹持组件的滑环与定位组件的导向杆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定位组件通过导向杆和固定杆的阶梯柱卡在颅骨上的圆孔上,通过旋转固定组件中的第三螺钉使膨胀柱膨胀锁紧,实现颅骨的快速固定,设置夹持组件固定颅骨切割锯,夹爪在连接件和销柱的配合下实现快速开合,且夹爪通过滑环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本装置能提高颅骨切割时锯片稳定性,减小开颅时颅骨间的缝隙,保证切割时的稳定性和精准性,从而提高切割效率。从而提高切割效率。从而提高切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头颅切割的定位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头颅手术切开的定位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开颅手术是一种将头颅切开,从而对大脑组织进行检查、处置的一种方式,其一般步骤为:1、将头皮切开;2、在颅骨上钻3

4个圆孔;3、沿圆孔之间将头骨切开;4、将硬脑膜切开;5、对大脑实施手术;6、将硬脑膜、头骨、头皮依次缝合固定。
[0003]目前开颅手术时长一般在2

8小时以上,其中把颅骨打开花费了大量时间,在现有的技术中,往往需要医生手持开颅锯,沿着已钻好的圆孔进行切割,从而将颅骨取出。而实际使用时,由于长时间的握持,很容易造成操作员的手疲劳,体力消耗的加快会导致切割时手术锯的不稳定,不仅会拖慢手术进度,更有可能导致颅骨切割形状的不规则,不利于硬脑膜的定位与切割,同时还会增大开颅后颅骨间隙,这一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骨头能否完全愈合,如骨缝较小,且骨缝间没有软组织填充,则骨可完全愈合。因此有必要提出了一种用于头颅切割的定位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头颅切割的定位固定装置,定位组件通过导向杆和固定杆的阶梯柱卡在颅骨上钻的圆孔上,通过旋转固定组件中的第三螺钉使膨胀柱膨胀锁紧,实现颅骨的快速固定,设置夹持组件固定颅骨切割锯,夹爪在连接件和销柱的配合下实现快速开合,且夹爪通过滑环与导向杆滑动连接。本装置能缩短开颅切割时间,提高颅骨切割时锯片稳定性,减小开颅时颅骨间的缝隙,从而保证切割时的稳定性和精准性,从而提高切割效率。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头颅切割的定位固定装置,其包括定位组件、固定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导向杆、固定杆、第一螺钉和阶梯柱,所述固定杆插设在所述导向杆的开口端中且两者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通过第一螺钉与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和固定杆的开口端内侧均设置有阶梯柱;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管、伸缩杆、第二螺钉、第三螺钉、弹簧和膨胀柱,所述连接管第一端的球体与所述导向杆侧部的球形槽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插设在所述连接管中,所述伸缩杆通过第二螺钉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设有耳座,所述耳座的两端面上均开设有阶梯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螺钉、耳座的第一阶梯孔抵接,所述膨胀柱顶端与所述耳座的第二阶梯孔嵌合,所述第三螺钉依次穿设所述弹簧、耳座的阶梯孔中,且所述第三螺钉与所述膨胀柱螺纹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爪、连接座、连接件、支撑座、销柱、夹持螺钉、支撑轮、滑环和卡块,所述夹爪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两端,所述夹爪的第一端部通过销柱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开口端与所述夹爪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夹持螺钉穿过支撑座与所述连接件螺旋连接,所述支撑
轮位于所述滑环下方且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位于所述连接座的正上方,所述卡块穿过连接座的矩形孔与所述滑环固定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导向杆和固定杆均为U形结构,所述导向杆内设有限位筋,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限位筋上的圆孔与螺母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支撑轮内设有阶梯轴承,所述支撑轮通过阶梯轴承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封盖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支撑轮外侧。
[0008]优选地,所述阶梯柱的第一端与所述导向杆内侧固定连接,所述阶梯柱的第二端为半圆形凸台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膨胀柱外侧设有阶梯环。
[0010]优选地,所述夹爪的第三端部设有凸起。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螺钉、第二螺钉、第三螺钉和夹持螺钉均为长羊角螺钉。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3](1)本技术用于头颅切割的定位固定装置,定位组件通过导向杆和固定杆上的阶梯柱卡在颅骨上的两个圆孔上,设置固定组件固定在颅骨上的第三个圆孔上,通过正旋第三螺钉使膨胀柱进行膨胀锁紧,实现颅骨的快速固定,具有小巧方便、稳定性高等优点。
[0014](2)本技术用于头颅切割的定位固定装置,导向杆通过第一螺钉与固定杆连接,且通过第一螺钉的松紧控制阶梯柱的松紧,导向杆通过球铰与连接管连接,保证膨胀柱适配不同操作者的颅骨弧度以及开颅手术时圆孔的不同位置,且采用螺钉螺母以及球铰链连接的方式能够保证装置拆卸方便,无死角缝隙,便于清洗。
[0015](3)本技术用于头颅切割的定位固定装置,设置夹持组件固定颅骨切割锯,通过夹紧螺钉的松紧使连接件往复移动,夹爪在连接件和销柱的配合下实现快速开合,且夹爪通过滑环与导向杆滑动连接,保证了切割时的稳定性和精准性,从而提高了切割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用于头颅切割的定位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局部剖面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中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主要附图标记:
[0023]定位组件1,导向杆11,球形槽111,限位筋112,固定杆12,第一螺钉13,阶梯柱14,固定组件2,连接管21,伸缩杆22,耳座221,第二螺钉23,第三螺钉24,弹簧25,膨胀柱26,夹持组件3,夹爪31,连接座32,连接件33,支撑座34,销柱35,夹持螺钉36,支撑轮37,阶梯轴承371,支撑柱372,封盖373,滑环38,卡块39。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详尽本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结构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将结合说明书
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0025]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头颅切割的定位固定装置,如图1~图4所示,其包括定位组件1、固定组件2和夹持组件3,定位组件1的导向杆11通过球副与固定组件2的连接管21转动连接,夹持组件3位于定位组件1的上方,夹持组件3的滑环38与定位组件1的导向杆11滑动连接。定位组件1包括导向杆11、固定杆12、第一螺钉13和阶梯柱14,导向杆11和固定杆12均为U形结构,导向杆11内设有限位筋112,第一螺钉13穿过限位筋112上的圆孔与螺母连接,通过限位筋112对螺母限位,避免了直接开螺纹而导致的死角缝隙,便于清洗,实现开颅手术的无菌环境,固定杆12插设在导向杆11的开口端中且两者之间滑动连接,固定杆12通过第一螺钉13与导向杆11固定连接,导向杆11和固定杆12的开口端内侧均设置有阶梯柱14,阶梯柱14的第一端与导向杆11内侧固定连接,阶梯柱14的第二端为半圆形凸台结构,防止对硬脑膜造成损伤。
[0026]如图5所示,固定组件2包括连接管21、伸缩杆22、第二螺钉23、第三螺钉24、弹簧25和膨胀柱26,连接管21第一端的球体与导向杆11侧部的球形槽111转动连接,方便安装拆卸,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头颅切割的定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定位组件、固定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导向杆、固定杆、第一螺钉和阶梯柱,所述固定杆插设在所述导向杆的开口端中且两者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通过第一螺钉与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和固定杆的开口端内侧均设置有阶梯柱;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管、伸缩杆、第二螺钉、第三螺钉、弹簧和膨胀柱,所述连接管第一端的球体与所述导向杆侧部的球形槽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第一端插设在所述连接管中,所述伸缩杆通过第二螺钉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第二端设有耳座,所述耳座的两端面上均开设有阶梯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螺钉、耳座的第一阶梯孔抵接,所述膨胀柱顶端与所述耳座的第二阶梯孔嵌合,所述第三螺钉依次穿设所述弹簧、耳座的阶梯孔中,且所述第三螺钉与所述膨胀柱螺纹连接;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爪、连接座、连接件、支撑座、销柱、夹持螺钉、支撑轮、滑环和卡块,所述夹爪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两端,所述夹爪的第一端部通过销柱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开口端与所述夹爪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正玉张庆华翟宝进戴子骏
申请(专利权)人:博瑞生物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