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定量的荧光传感器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367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定量的荧光传感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副溶血性弧菌的适配体序列,设计发夹1和发夹2;S2、在微孔板中进行适配体介导的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定量的荧光传感器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菌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定量的荧光传感器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VP),是沿海及部分内陆地区季节性高发食源性致病菌,主要存在于沿海环境及水产品中,目前由其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已跃居食源性致病菌榜首,成为国内外极为重视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之一。目前,针对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分为“常规检测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两大类。“常规检测技术”是确证检测技术,主要是培养鉴定,根据菌落形态以及生化反应进行判定。虽然方法成熟、可靠,但是操作繁琐复杂,耗时长达6

7天,无法满足日常检测和抽样筛查。“快速检测技术”作为筛查及现场执法的支撑技术,既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又缩短检测时间,成为检测领域的“新常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定量的荧光传感器检测方法,构建了一种适配体介导的组装

水解循环式扩增反应,解决了传统化光学传感器检测中背景信号干扰严重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定量的荧光传感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根据副溶血性弧菌的适配体序列,设计发夹1和发夹2;
[0006]S2、在微孔板中进行适配体介导的组装

水解循环式扩增反应。
[0007]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副溶血性弧菌的适配体序列为TAGAGATATGACAGCGGGGAAGGTTAAGAGGCGCTAGGAG;
[0008]所述发夹1的序列为TAGAGATATGACAGCGGGGAAGGTTAAGAGGC GCTAGGAGCCTCTTTTTT,发夹1包含三段序列,分别是适配体序列、部分适配体互补序列及第一末端尾巴;
[0009]发夹2的序列为CCTCTTTTTTAAGXGGCTCCT,发夹2包含两段序列,分别是适配体部分序列和第二末端尾巴,所述X为2氨基嘌呤。
[0010]优选的,在微孔板中进行适配体介导的组装

水解循环式扩增反应,具体包括:
[0011]S21、当副溶血性弧菌存在时,能够与发夹1中的适配体序列部分发生作用,导致发夹1发生构象变化,释放出游离单链,游离单链通过小立足点置换作用与发夹2进行组装,在Exo III的水解作用下释放出2氨基嘌呤产生荧光,游离的副溶血性弧菌适配体复合物继续与发夹2组装,在Exo III的作用下完成组装

水解循环式扩增反应;
[0012]S22、当副溶血性弧菌不存在时,无法与发夹1结合,无法发生组装

水解循环式扩增反应,2氨基嘌呤无法释放,荧光在发夹2中受碱基堆积作用被淬灭。
[0013]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发夹1和发夹2先在95℃,加热5

1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
[0014]优选的,步骤S21中,发夹2的浓度为10

40μmol/L,Exo III的用量为5

25U,适配体
介导的组装

水解循环式扩增反应时间为20

60min。
[0015]优选的,发夹2的浓度为30μmol/L,Exo III的用量为20U,适配体介导的组装

水解循环式扩增反应时间为30min。
[0016]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定量的荧光传感器检测方法,其技术效果如下:
[0017](1)基于适配体介导的组装

水解循环式扩增反应的荧光传感器,依赖于2氨基嘌呤的荧光特性是实现超灵敏检测,通过双链中的碱基堆积作用实现荧光淬灭,解决了传统光学传感器检测中背景信号干扰严重的问题。
[0018](2)建立的光学传感器,实现了VP的高特异识别和高灵敏检测。同样能够通过更换适配体序列,将其拓展应用到其他含有适配体的靶标检测中,有效拓展了检测范围,体现出检测技术的通用性,对食品安全风险因子的高灵敏、高特异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00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定量的荧光传感器检测方法的基于适配体介导的组装

水解循环式扩增反应的荧光传感器原理;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定量的荧光传感器检测方法的适配体介导的组装

水解循环式扩增反应的荧光验证;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定量的荧光传感器检测方法的试验条件优化结果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定量的荧光传感器检测方法的以不同浓度的VP对传感器进行灵敏性测试;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定量的荧光传感器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测试。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6]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主旨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方式。这些其它实施方式也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9]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
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为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1]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引用的现有技术文献所公开的内容整体均通过引用并入本专利技术中,并且因此是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0032]实施例一
[0033]本专利技术通过适配体对靶标的特异性识别,结合适配体构象变化建立了适配体介导的组装

水解循环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定量的荧光传感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副溶血性弧菌的适配体序列,设计发夹1和发夹2;S2、在微孔板中进行适配体介导的组装

水解循环式扩增反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定量的荧光传感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副溶血性弧菌的适配体序列为TAGAGATATGACAGCGGGGAAGGTTAAGAGGCGCTAGGAG;所述发夹1的序列为TAGAGATATGACAGCGGGGAAGGTTAAGAGGC GCTAGGAGCCTCTTTTTT,发夹1包含三段序列,分别是适配体序列、部分适配体互补序列及第一末端尾巴;发夹2的序列为CCTCTTTTTTAAGXGGCTCCT,发夹2包含两段序列,分别是适配体部分序列和第二末端尾巴,所述X为2氨基嘌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溶血性弧菌快速定量的荧光传感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微孔板中进行适配体介导的组装

水解循环式扩增反应,具体包括:S21、当副溶血性弧菌存在时,能够与发夹1中的适配体序列部分发生作用,导致发夹1发生构象变化,释放出游离单链,游离单链通过小立足点置换作用与发夹2进行组装,在Ex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瑗聪刘伟孙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