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转向机构领域,公开了一种回流焊接炉用炉后转向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上端设置有保持板,所述转动块两侧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皮带和第二转动皮带,所述保持板上端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外壁设置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销,所述连接套的上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保持板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双伺服电机提高装置的转向能力,且通过卡接环与挡圈与装置整体配合,便于装置的转向,从而减少了装置的耗能,节省能源,提高环保性。提高环保性。提高环保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流焊接炉用炉后转向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转向机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流焊接炉用炉后转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回流焊接是表面黏着技术将电子元件黏接至印刷电路板上最常使用的方法,另一种方式则是透过通孔插装来连接电子元件,通孔插装为将电路板上既有的孔洞填入焊膏,将接脚插入焊膏并把电子元件嵌至板上进行软钎焊,由于波焊接较便宜且简单,所以回流焊接基本上不会运用在通孔插装的电路板上,当运用于同时包含SMT和THT元件的电路板时,通孔回流焊接能取代波焊接,并可有效降低组装成本,回流焊接的程序目的在于逐步熔化焊料与缓慢加热连接界面,避免急速加热而导致电子元件的损坏。在传统的回流焊接过程中,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每一个区都拥有各自的温度曲线预热、浸热、回流与冷却。
[0003]但是,市面上常见的转向机构大多仅使用一个油缸驱动旋转外套转动,从而带动大臂转动,由于旋转外套仅一处受力,在转动过程中,极易受力不均,转动不平稳,从而损伤旋转外套,降低转向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大臂转向过程中也会不平稳,影响正常的操作。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回流焊接炉用炉后转向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回流焊接炉用炉后转向机构,通过双伺服电机提高装置的转向能力,且通过卡接环与挡圈与装置整体配合,便于装置的转向,从而减少了装置的耗能,节省能源,提高环保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回流焊接炉用炉后转向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上端设置有保持板,所述转动块两侧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皮带和第二转动皮带,所述保持板上端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外壁设置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销,所述连接套的上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保持板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连接套上端的中部设置有挡圈,所述挡圈的上端设置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一侧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连接销,所述转动件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一侧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转动盘,所述转动件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外壁设置有保护套。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部件组装,便于拆卸与安装,从而便于在该装置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对其进行拆卸,排查所有零件,找到故障处,更换内部出现故障的零件,提高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与转动块紧密贴合;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紧密贴合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块与保持板紧密贴合;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紧密贴合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卡接环与挡圈紧密贴合;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紧密贴合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
[0015]进一步地,所述挡圈与转动件紧密贴合;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紧密贴合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盘与第二转动盘螺纹配合;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配合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
[0019]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套与保护套紧密贴合;
[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紧密贴合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
[002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与第一连接销紧密贴合;
[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紧密贴合从而提高装置之间的配合。
[0023]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回流焊接炉用炉后转向机构,对比现有的回流焊接炉用炉后转向机构,该装置通过双伺服电机提高装置的转向能力,且通过卡接环与挡圈与装置整体配合,便于装置的转向,从而减少了装置的耗能,节省能源,提高环保性。
[0025]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回流焊接炉用炉后转向机构,对比现有的回流焊接炉用炉后转向机构,该装置通过多部件组装,便于拆卸与安装,从而便于在该装置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对其进行拆卸,排查所有零件,找到故障处,更换内部出现故障的零件,提高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0026]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回流焊接炉用炉后转向机构,对比现有的回流焊接炉用炉后转向机构,该装置通过结构简单,使用简便,实用性强,提高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回流焊接炉用炉后转向机构的轴测爆炸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回流焊接炉用炉后转向机构的局部轴测图;
[002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回流焊接炉用炉后转向机构的局部轴测图;
[003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回流焊接炉用炉后转向机构的局部轴测图。
[0031]图例说明:
[0032]1、底板;2、通孔;3、转动块;4、保持板;5、第一转动皮带;6、第二转动皮带;7、转动辊;8、卡接环;9、连接套;10、第一连接销;11、伺服电机;12、限位挡板;13、挡圈;14、转动件;15、第二连接销;16、第一转动盘;17、第二转动盘;18、转动套;19、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参照图1
‑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回流焊接炉用炉后转向机构,包
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2,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块3,转动块3的上端设置有保持板4,转动块3两侧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皮带5和第二转动皮带6,保持板4上端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辊7,转动辊7的外壁设置有卡接环8,卡接环8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套9,连接套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销10,连接套9的上端设置有伺服电机11,保持板4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挡板12,连接套9上端的中部设置有挡圈13,挡圈13的上端设置有转动件14,转动件14一侧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连接销15,转动件1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转动盘16,第一转动盘16一侧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转动盘17,转动件14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套18,转动套18的外壁设置有保护套19;
[0035]通过多部件组装,便于拆卸与安装,从而便于在该装置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对其进行拆卸,排查所有零件,找到故障处,更换内部出现故障的零件,提高装置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流焊接炉用炉后转向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2),所述底板(1)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块(3),所述转动块(3)的上端设置有保持板(4),所述转动块(3)两侧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皮带(5)和第二转动皮带(6),所述保持板(4)上端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辊(7),所述转动辊(7)的外壁设置有卡接环(8),所述卡接环(8)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套(9),所述连接套(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销(10),所述连接套(9)的上端设置有伺服电机(11),所述保持板(4)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挡板(12),所述连接套(9)上端的中部设置有挡圈(13),所述挡圈(13)的上端设置有转动件(14),所述转动件(14)一侧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连接销(15),所述转动件(14)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转动盘(16),所述第一转动盘(16)一侧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转动盘(17),所述转动件(14)的上端设置有转动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飞,蒋以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铿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