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乳胶增强细菌纤维素人造革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321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革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天然乳胶增强细菌纤维素人造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以细菌纤维素底膜作为基布,进行底膜加工,得到干燥透明且致密的薄膜;第二步:选取块状细菌纤维素,将其与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乳胶增强细菌纤维素人造革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革领域,具体为一种天然乳胶增强细菌纤维素人造革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制革行业具有几千年的历史,目前制革行业为化学制革为主。真皮制革包含许多步骤,前段工艺为除去毛和非胶原纤维等,使真皮层胶原纤维适度松散、固定和强化,再加以整饰等一系列化学以及物理机械处理。最终将容易腐败老化的生皮转变为耐用,质感佳的成品皮革。
[0003]鞣制毛皮时,首先要将原料软化,恢复鲜皮状态,除去皮毛加工中不需要的成分(皮下组织,结缔组织,肉渣,肌膜等)。包括如下过程:
[0004]⑴
浸水
[0005]浸水目的就是使原料皮恢复到鲜皮状态,除去部分可溶性蛋白质,并除去血污,粪便等杂物。浸水的温度15

18℃,如在18℃以下皮的软化慢,20℃以上细菌容易繁殖。浸水的时间,一般盐皮或盐干皮,在流水中浸泡5

6小时即可,若存放时间很长的干皮或盐干皮,应在浸泡时再加以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其软化。浸泡时间可在20

24小时。要求皮张不得露出水面,浸软,浸透,均匀一致。同时为了实现抑菌效果,可浸水中加入硫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胺,亚硫酸钠等抑菌剂。氢氧化钠的用量为0.2

0.5克/升,硫化钠用量为0.5

1克/升。
[0006]⑵
削里
[0007]将浸水软化后的毛皮。里面向上铺于台面上,用弓形刀刮去附着在肉面上的脂肪,残肉等
[0008]⑶
脱脂水洗
[0009]脱脂方法:首先配置脱脂液,肥皂3份,碳酸钠1份,水10份,先将肥皂切片,投入水中煮开溶解,然后加入碳酸钠,溶解后放凉待用。在容器中加入湿皮重4

5倍温水(38

40℃),在加入上述脱脂液5

10%然后投入削里的毛皮,充分搅拌,5

10分钟后重新换一次液,再搅拌,直至脱去毛皮特有的油脂气味,同时脱脂液泡沫不消失为止。
[0010](4)鞣制
[0011]配制鞣液,明矾4

5份,食盐3

5份,水100份。先用温水将明矾溶解,然后加入剩余的水和食盐,使其混合均匀,原理为明矾溶解在水中后,产生游离硫酸,能使皮中蛋白纤维发生变性作用而膨胀,使得最终的皮革能在常温下保持稳定且不腐败的性质。
[0012]鞣制方法
[0013]料液比4

5:1,(湿皮重为1时,鞣制液4

5)。放入容器中,使毛皮充分浸泡在料液中,充分搅拌,使料液均匀渗入皮质中,隔夜以后每天搅拌一次,每次搅拌30分钟左右,浸泡7

10天鞣制结束。
[0014]现有人造革工艺
[0015]在目前人造革的生产中,基布(无纺布或超纤)、聚氨酯与聚氯乙烯是其最主要的三种原料,可制造出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PU(polyurethane聚氨酯)两大类
人造革。目前由于聚氯乙烯容易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在我国“聚氯乙烯普通人造革生产线”被列限制类发展项目,因此PU革成为了目前人造革的主流方向。
[0016]具体方法:
[0017]人造革合成革的生产包括基布处理、胶料制备、涂覆、贴合、凝胶化、表面处理、压花、冷却、卷取等工序,其主要生产方法有4种。目前主流的人造革原料为聚氯乙烯、聚氨酯,而聚氨酯又分为油性聚氨酯与水性聚氨酯。
[0018]1.直接涂覆法,将浆料用刮刀直接涂覆在经预处理的基布上,然后入塑化箱进行凝胶化及塑化,再经压花、冷却等工序,即可得到完整的人造革成品。此法可生产各种布基的普通人造革、贴膜人造革和发泡人造革,目前直接涂布法应用不多,多为转移涂布法。
[0019]2.转移涂覆法,又可称为间接涂覆法,是目前最为主流的人造革生产方式,其过程为:将浆料用逆辊或刮刀涂覆于载体(大多为离型纸带)上,经过加热烘干后再将布基与干燥后的浆料进行复合贴合,再经烘干、冷却并从载体上剥离,然后进行整饰处理,即得成品。此法适于生产针织布或无纺布基泡沫人造革和普通人造革。
[0020]3.压延贴合法,根据配方将树脂、增塑剂及其他助剂加入至捏合机中混合均匀,再经密炼机和开炼机或挤出机炼塑后,送至三辊或四辊压延机,并与预先加热的基布贴合,然后经压花、冷却即得成品。
[0021]4.挤出贴合法,将聚氨酯树脂或其它类型树脂、增塑剂以及助剂在捏合机中混合均匀,经炼塑后,由挤出机挤成一定厚度与宽度的膜层,然后在三辊定型机上与预热的基布贴合,再经贴膜、压花、冷却即得成品。此法可用于制造较厚的产品,如地板革、传送带等。
[0022]传统真皮制革工艺缺陷
[0023][0024]真皮制革行业工序繁多、使用化工材料繁杂,故在制革工业中,产生的COD、硫化物、氨氮污染物浓度普遍较高;而对于鞣制工段,虽然耗水量处于能够接受的范围,但由于鞣制试剂不能完全进入到皮革中,鞣制试剂中的三价铬将进入到污水中被排放。重金属三价铬可在动植物体内累积,并在强氧化条件下转化为对人体有害的六价铬,需要进行单独治理和严格管控。
[0025]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污水量大且成分较为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含有石灰、染料、重金属盐类、油脂、氨氮、硫化物。此外,由于原料皮品种的不同,加工工艺的不同以及最终成品皮革的不同(鞋面革、服装革、沙发革、箱包革等),其排放的污水水质也不相同,这造成了污水管理困难、处理困难等困境。
[0026]现有人造革制革工艺缺陷
[0027]PU人造革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油性聚氨酯溶剂DMF(Dimethyl Formamide N,N

二甲基甲酰胺)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Head Space),在人造革中残留的DMF或其它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性。而目前环保PU革虽然使用了绿色环保的水性聚氨酯或无溶剂热塑性聚氨酯,但由于其成本较高,在行业中的利用率较低,大多数只使用在高档皮包、汽车内饰中。
[0028]基于上述缺陷,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天然乳胶增强细菌纤维素人造革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29](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30]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然乳胶增强细菌纤维素人造革制备方法,利用天然益生菌发酵产生的细菌纤维素以及天然乳胶作为主要原料使得最终产出的人造革从基布到表面涂层均由生物基成分构成,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人造革领域中大量使用塑料与石油化学品的现状,实现了完全生物基成分制革的工艺,实现了人造革制造的绿色环保。
[0031](二)技术方案
[0032]为实现上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然乳胶增强细菌纤维素人造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乳胶增强细菌纤维素人造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以细菌纤维素底膜作为基布,进行底膜加工,得到干燥透明且致密的薄膜;第二步:选取块状细菌纤维素,将其与1%

3%天然植物甘油、1%

5%天然硫化乳胶、0.2%

0.4%天然色浆进行混合,并放入搅拌器中充分搅拌,获得均一、粘稠的混合匀浆;第三步:将混合匀浆涂布于干燥透明且致密的薄膜上,烘干成形,形成复合皮底膜;第四步:将天然乳胶辊涂或喷涂于复合皮底膜上,形成无纹理的保护层,待其干燥后,至于热压机中,配合皮革纹理模具进行热压压花;第五步:将热压成型后的皮革喷涂或滚涂手感涂层并充分干燥后即可得到乳胶增强的细菌纤维素人造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乳胶增强细菌纤维素人造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的具体步骤为:S1:使用发酵生产并且进行色色与气味去除后的细菌纤维素薄膜作为人造革的底膜,将底膜放置于1%

3.5%天然植物甘油中浸泡15

24h进行膜处理;S2:将浸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睿文昱杰徐欢笛薛睿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贻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