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平台车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308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9
一种装配式钢平台车道,采用3根H型钢作为纵向主梁,纵向主梁搁置在结构混凝土主梁上,为保证纵向主梁的整体性,横向采用H型钢次梁进行横向拉结,车子的两侧轮子分别在左右梁上行驶,左梁和右梁的间距按实际使用要求布置。为方便车辆行驶,顶面焊接厚钢板作为车道板,在车道板上焊接横向钢筋,防止车辆行驶时在钢板上打滑。板上打滑。板上打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钢平台车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层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的行车道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为了在有限的空间中获取最大的使用面积,地下空间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既能满足人防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住宅小区或城市综合体中停车难的问题。当前的建筑设计形式通常是一个大地下室上部带多个塔楼的情况。由于地下室外围挡土墙基本靠近用地红线位置,这就导致在土建施工时没有足够的空间再额外设置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场。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临时材料堆场及行车通道成为当前施工采用的主要方法。如何保证地下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对后期正常使用造成不利影响,是施工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常规采用满堂钢管支撑架对顶板结构进行加固,虽然将施工荷载直接转移到钢管支架上,但是结构本身安全性得以保障。由于荷载重,支撑架体钢管排布很密,在有限的地下室空间内安装、拆除钢管都十分耗时耗力。同时也导致地下室内部二次结构、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等不能穿插施工,影响工期。尤其在多层地下室情况下,一般要求钢管支撑一撑到底,这样不但占用了大量钢管支架,而且后期拆除难度非常大。如果某些地方楼板太薄,就无法满足出土车辆及其他施工车辆通行的要求,如果通过增加配筋的方式提升楼板承载力,则板厚太薄会导致楼板超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常见重载作用下地下室顶板加固处理是工程施工中关键技术,需要有一种新型的行车道结构,使结构楼板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受力。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通过设置荷载支撑钢平台,将施工荷载与楼板架空,通过荷载支撑平台将荷载直接传递到梁、柱。地下室顶板梁柱相对于楼板,荷载承载潜力较大,可以通过增加配筋或者设置反梁的方式进行处理,此种方式相对比较容易实现。柱子作为竖向构件,一般情况下验算都是可以满足要求的,即使不满足,也可以通过增加配筋,或者仅在梁下设置独立的钢管支撑来转移竖向施工荷载。
[0005]装配式钢平台采用3根H型钢作为纵向主梁,纵向主梁搁置在结构混凝土主梁上,为保证纵向主梁的整体性,横向采用H型钢次梁进行横向拉结,车子的两侧轮子分别在左右梁上行驶,左梁和右梁的间距按实际使用要求布置。为方便车辆行驶,顶面焊接厚钢板作为车道板,在车道板上焊接横向钢筋,防止车辆行驶时在钢板上打滑。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基本不需加固,支架只需要少量设置。此外这种装配式钢平台可以多次周转使用,综合效益较好。
附图说明
[0007]图1.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示意图;
[0008]图2.本专利技术的截面示意图;
[0009]图3.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某结构为例,原结构为无次梁的6m
×
9m大板结构,周边混凝土梁截面尺寸一致,跨度为6、9m。为充分利用原混凝土梁承载能力,选择6m跨的混凝土梁作为钢平台梁的支点,即钢平台梁与9m跨度方向混凝土梁平行。
[0011]以下结合图纸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2]图1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示意图。装配式钢平台采用3根294mm
×
200mm
×
8mm
×
12mm的H型钢作为纵向主梁1,纵向主梁1搁置在结构混凝土主梁3上,为保证纵向主梁1的整体性,横向采用175mm
×
90mm的H型钢次梁2进行横向拉结,间距600mm。平面图中显示左梁和右梁,车子的两侧轮子分别在左右梁上行驶,左梁和右梁的间距按实际使用要求布置。
[0013]图2本专利技术的截面示意图。装配式钢平台采用3根294mm
×
200mm
×
8mm
×
12mm的H型钢作为纵向主梁1,纵向主梁1搁置在结构混凝土主梁3上,为保证纵向主梁1的整体性,横向采用175mm
×
90mm的H型钢次梁2进行横向拉结,间距600mm。截面图中显示左梁和右梁,车子的两侧轮子分别在左右梁上行驶,左梁和右梁的间距按实际使用要求布置。为方便车辆行驶,顶面焊接厚12mm钢板5作为车道板,在车道板5上焊接φ16mm@30mm的横向钢筋6,防止车辆行驶时在钢板5上打滑。为了避免车道梁变形与楼板接触,导致荷载传递到楼板,在结构梁上增加上翻混凝土节点4。钢梁直接架设在上翻混凝土梁4上,与结构板保持脱开状态。
[0014]图3本专利技术的侧面示意图。装配式钢平台采用3根294mm
×
200mm
×
8mm
×
12mm的H型钢作为纵向主梁1,纵向主梁1搁置在结构混凝土主梁3上,为保证纵向主梁1的整体性,横向采用175mm
×
90mm的H型钢次梁2进行横向拉结,间距600mm。为方便车辆行驶,顶面焊接厚12mm钢板5作为车道板,在车道板5上焊接φ16mm@30mm的横向钢筋6,防止车辆行驶时在钢板5上打滑。为了避免车道梁1变形与楼板7接触,导致荷载传递到楼板7,在结构梁3上增加上翻混凝土节点4。钢梁1直接架设在上翻混凝土梁4上,与结构板7保持脱开状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平台车道,其特征在于:采用294毫米
×
200毫米H型钢作为纵向主梁;横向次梁采用294毫米
×
200毫米H型钢,间距600毫米,对纵向主梁进行横向拉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李桃郑建灏郑雅琴庄国强周晓宇傅珺鲍廉梵鲁卓燕朱天瑞
申请(专利权)人: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