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94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9
本申请公开一种冲击扳手。该冲击扳手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连接的把手,所述壳体内部依次设置有驱动部、传动部和输出部;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其带动主轴旋转;所述传动部包括齿圈,所述齿圈内啮合设置有外齿轮,且所述外齿轮与所述主轴啮合;所述齿圈的轴向两侧设置有锁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齿圈;所述输出部包括与所述外齿轮连接的主动冲击件,所述主动冲击件远离所述驱动部的一端连接有从动冲击件;所述把手一端连接所述壳体,另一端设置有安装部。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锁紧冲击扳手内部齿圈的位置,防止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导致结构松动。动导致结构松动。动导致结构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扳手


[0001]本申请涉及手持工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冲击扳手。

技术介绍

[0002]冲击扳手通过将被驱动旋转的主动冲击件所产生冲击力施加在作为输出轴的基座从而拧紧螺栓或螺母。
[0003]现有的冲击扳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冲击作用而导致其振动剧烈,其内部齿盘在齿盘由于击打产生的振动过程中受到影响,产生松动,并影响壳体内部齿轮啮合,从而无法实现力的传动作用,影响冲击扳手正常工作。
[0004]此外,剧烈振动也会严重影响冲击扳手中电池包的通信和电池包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导致整机无法工作。同时随着冲击扳手的扭矩增大,冲击扳手与电池包之间由于振动产生的相互摩擦,摩擦生热导致冲击扳手的安装底座温度升高,容易造成安装座塑料融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上述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洁,稳定可靠的冲击扳手。
[0006]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冲击扳手,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连接的把手,
[0008]所述壳体内部依次设置有驱动部、传动部和输出部;
[0009]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其带动主轴旋转;
[0010]所述传动部包括齿圈,所述齿圈内啮合设置有外齿轮,且所述外齿轮与所述主轴啮合;
[0011]所述齿圈的轴向两侧设置有锁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齿圈;
[0012]所述输出部包括与所述外齿轮连接的主动冲击件,所述主动冲击件远离所述驱动部的一端连接有从动冲击件;
[0013]所述把手一端连接所述壳体,另一端设置有安装部,用于安装电池包。
[0014]通过这样的设计,可锁紧壳体内部齿圈位置,防止其在振动过大情况下产生松动。
[0015]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内壁的卡扣槽,所述齿圈一侧配合设置有卡扣块,所述卡扣块插设于所述卡扣槽内。通过这样的设计可锁紧齿圈,防止其产生周向移动。
[0016]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有设于齿圈远离所述卡扣块一侧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卡设于所述壳体内壁,并部分凸出于所述壳体内表面,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齿圈侧壁相互抵接。通过这样的设计可锁紧齿圈,防止其产生轴向移动。
[0017]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动冲击件包括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的一端连接有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相互平行且相互连接的第一承载板与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外齿轮的轴心通过连接轴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通过外齿轮的旋转带动中心轴同步旋转
[0018]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组件与中间轴之间形成空腔,所述主轴部分设于所述空腔内。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确保主轴与外齿轮啮合。
[0019]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轴的周向套设有轴套,所述中间轴与所述轴套相对的各自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滚珠。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
[0020]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套靠近所述从动冲击件的前端面上设置有若干凸起块。
[0021]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动冲击件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靠近所述轴套前端面的一端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沿所述输出轴的径向延伸。通过这样的设计,旋转过程中,
[0022]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扳机,所述扳机连接至设于把手内部的微动开关。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扣动扳机启动冲击扳手。
[0023]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凸出所述安装部的表面。通过这样的设计,弹性件与电池包抵接,减轻工作过程中电池包受到的振动影响,提高连接稳定性。
[0024]有益效果
[0025]本申请提出的冲击扳手,通过在壳体内部齿圈的轴向两侧设置锁定组件,固定齿圈位置,防止齿圈由于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剧烈振动导致结构松动或位置偏移,影响冲击扳手内部的力的传动效果。同时,在把手的安装座内设置弹性件,该弹性件卡设于安装座与电池包之间,实现电池包与安装座的稳定连接,
[0026]防止脱落,减少摩擦生热。
附图说明
[002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申请内容。
[002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冲击扳手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冲击扳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冲击扳手的另一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3]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冲击扳手隐去电池包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7

8为本申请实施例冲击扳手的输出端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
[0036]100、冲击扳手;
[0037]1、壳体;101、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103、第三壳体;
[0038]11、驱动部;111、驱动电机;112、主轴;
[0039]12、传动部;121、齿圈;122、锁定组件;1221、卡扣块;1222、卡扣槽;1223、限位件;123、外齿轮;
[0040]13、输出部;131、承载组件;1311、第一承载板;1312、第二承载板;132、中间轴;
133、空腔;134、通孔;135、轴套;1351、凹槽;1352、滚珠;1353、第一端面;1354、凸起块;136、输出轴;137、基座;
[0041]2、把手;
[0042]21、扳机;211、微动开关;
[0043]22、安装座;221、容纳槽;222、弹性件;223、导向槽;
[0044]3、电池包。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如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0046]接下来结合附图来描述本申请提出的冲击扳手(下称冲击扳手)。
[0047]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冲击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8]如图1所示,冲击扳手100包括壳体1和把手2,壳体1内部设置有驱动部11和输出部13,驱动部11和输出部13之间设置有传动部12。驱动部11输出动力通过传动部12将力传递至输出部13,带动输出部13完成旋转击打动作。
[0049]如图1

3所示,壳体1由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和第三壳体103通过螺栓连接构成。便于拆卸组装,进行内部维修等工作。
[0050]第一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连接的把手,所述壳体内依次设置有驱动部、传动部和输出部;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其带动主轴旋转;所述传动部包括齿圈,所述齿圈内啮合设置有外齿轮,且所述外齿轮与所述主轴啮合;所述齿圈的轴向两侧设置有锁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齿圈;所述输出部包括与所述外齿轮连接的主动冲击件,所述主动冲击件远离所述驱动部的一端连接有从动冲击件;所述把手一端连接所述壳体,另一端设置有安装部,用于安装电池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内壁的卡扣槽,所述齿圈一侧配合设置有卡扣块,所述卡扣块插设于所述卡扣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有设于齿圈远离所述卡扣块一侧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卡设于所述壳体内壁,并部分凸出于所述壳体内表面,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齿圈侧壁相互抵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冲击件包括中间轴,所述中间轴的一端连接有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西雷张石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园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