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负极材料混捏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86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负极材料混捏机构,具体涉及石墨负极材料生产领域,包括混捏箱体,混捏箱体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混捏箱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料管,混捏箱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料管,混捏箱体的顶部正中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先通过设置的转动块带动推料刮板和碾压辊转动,可以对落在分隔板顶部的石墨负极材料进行碾压和刮起推动,避免石墨负极材料中存在块状石墨负极材料,影响后期混捏效果,提高使用效果,并通过设置的打散多孔板对进入的液体和粉末进行分散,可以提高混合接触的均匀性,提高混捏质量和效率,提高使用效果。高使用效果。高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负极材料混捏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石墨负极材料生产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石墨负极材料混捏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二次电池目前主要用石墨微粉作为其导电负极的负极材料,其粒度通常介于3μm~30μm,混捏是石墨电极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石墨负极材料在混捏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一些有机物和无机物添加剂加入到石墨微粉中,使添加剂与石墨微粉均匀混合。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0717119.0的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混捏机构,该技术提供的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混捏机构通过安装搅拌机构、密封机构和螺纹机构,方便有机物和无机物添加液与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粉末混捏,保证加工设备混捏足够均匀,提高了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混捏的效率的优点。
[0004]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现有的混捏机构在使用时,直接将粉碎后的石墨负极材料粉末倒入混捏箱内部,容易因粉末长时间静置,导致粉末中含有部分块状石墨负极材料,从而导致液体和粉末的接触不均匀,从而影响混捏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石墨负极材料混捏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负极材料混捏机构,包括混捏箱体,所述混捏箱体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混捏箱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料管,所述混捏箱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料管,所述混捏箱体的顶部正中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
[0007]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低端四周固定连接有混捏搅拌杆和打散多孔板,所述混捏箱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液管,所述分隔板的一侧开设有下料孔,所述下料孔的中部设置有开启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顶部套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四周交错固定连接有推料刮板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中部套设有碾压辊,所述转动块的内腔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部设置有挤压齿板,所述挤压齿板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
[0008]优选地,所述混捏搅拌杆和打散多孔板均设置在分隔板的底部,所述打散多孔板的顶部壁体与分隔板的底部壁体相贴合,所述打散多孔板与进液管相对应,所述混捏箱体的内腔底部壁体设置为斜面,所述排料管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塞盖,所述进料管与下料孔分别设置在第一转动杆的两侧,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表面与挤压齿板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齿牙,所述挤压齿板的一侧齿牙与第一转动杆的一侧齿牙相啮合,所述转动块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转动块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卡环,所述限位卡环固定在混捏箱体的内腔顶
部,所述限位卡环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梯形,所述限位卡槽与限位卡环相适配,所述限位卡环设置在限位卡槽的中部,所述混捏箱体的四周顶部与第二转动杆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转动块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滑槽的内部并设置有滚球,所述推料刮板的底部壁体与分隔板的顶部壁体相贴合,所述开启机构包括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开设在下料孔的内腔一侧,所述放置槽的中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一侧插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有步进电机。
[0009]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0]1、本技术首先通过设置的转动块带动推料刮板和碾压辊转动,可以对落在分隔板顶部的石墨负极材料进行碾压和刮起推动,避免石墨负极材料中存在块状石墨负极材料,影响后期混捏效果,提高使用效果,并通过设置的打散多孔板对进入的液体和粉末进行分散,可以提高混合接触的均匀性,提高混捏质量和效率,提高使用效果;
[0011]2、本技术还通过设置限位卡环和限位卡槽的配合,可以提高转动块转动的稳定性,并通过设置的限位滑槽和滚球的配合,可以提高碾压辊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碾压粉碎的质量,提高使用效果,并通过启动电动推杆控制挤压齿板移动,可以方便控制转动块是否随着第一转动杆的转动而转动,方便控制启动,提高使用效果;
[0012]综上,通过上述多个作用的相互影响,可以方便对添加的石墨负极材料进行碾压粉碎,避免石墨负极材料中存在块状石墨负极材料,影响后期混捏效果,同时提高混合接触的均匀性,提高混捏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混捏箱体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密封板和螺纹杆、限位卡环和转动块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为:1、混捏箱体;2、分隔板;3、进料管;4、排料管;5、驱动电机;6、第一转动杆;7、混捏搅拌杆;8、打散多孔板;9、进液管;10、下料孔;11、转动块;12、推料刮板;13、第二转动杆;14、碾压辊;15、限位滑槽;16、滚球;17、限位卡槽;18、限位卡环;19、凹槽;20、挤压齿板;21、电动推杆;22、放置槽;23、密封板;24、螺纹杆;25、步进电机;26、密封塞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附图1

4所示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混捏机构,包括混捏箱体1,混捏箱体1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2,混捏箱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料管3,混捏箱体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料管4,混捏箱体1的顶部正中设置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6;
[0020]第一转动杆6的低端四周固定连接有混捏搅拌杆7和打散多孔板8,混捏箱体1的一
侧设置有进液管9,分隔板2的一侧开设有下料孔10,下料孔10的中部设置有开启机构,第一转动杆6的顶部套设有转动块11,转动块11的四周交错固定连接有推料刮板12和第二转动杆13,第二转动杆13的中部套设有碾压辊14,转动块11的内腔一侧开设有凹槽19,凹槽19的中部设置有挤压齿板20,挤压齿板20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21。
[0021]如附图1

4所示,混捏搅拌杆7和打散多孔板8均设置在分隔板2的底部,打散多孔板8的顶部壁体与分隔板2的底部壁体相贴合,打散多孔板8与进液管9相对应,混捏箱体1的内腔底部壁体设置为斜面,排料管4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塞盖26,进料管3与下料孔10分别设置在第一转动杆6的两侧,第一转动杆6的表面与挤压齿板20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齿牙,挤压齿板20的一侧齿牙与第一转动杆6的一侧齿牙相啮合,转动块11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卡槽17,转动块1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卡环18,限位卡环18固定在混捏箱体1的内腔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负极材料混捏机构,包括混捏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捏箱体(1)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2),所述混捏箱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料管(3),所述混捏箱体(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料管(4),所述混捏箱体(1)的顶部正中设置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6);所述第一转动杆(6)的底端四周固定连接有混捏搅拌杆(7)和打散多孔板(8),所述混捏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液管(9);所述分隔板(2)的一侧开设有下料孔(10),所述下料孔(10)的中部设置有开启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杆(6)的顶部套设有转动块(11),所述转动块(11)的四周交错固定连接有推料刮板(12)和第二转动杆(13),所述第二转动杆(13)的中部套设有碾压辊(14);所述转动块(11)的内腔一侧开设有凹槽(19),所述凹槽(19)的中部设置有挤压齿板(20),所述挤压齿板(20)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混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捏搅拌杆(7)和打散多孔板(8)均设置在分隔板(2)的底部,所述打散多孔板(8)的顶部壁体与分隔板(2)的底部壁体相贴合,所述打散多孔板(8)与进液管(9)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负极材料混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捏箱体(1)的内腔底部壁体设置为斜面,所述排料管(4)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塞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北平黄湘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三墨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