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面向水陆两栖机器人的防水密封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632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水陆两栖机器人的防水密封壳体,包括壳体、侧板、压板、附属密封件拼接为完整的圆角矩形箱体,所述壳体两个侧面为贯通状并在边沿设有矩形槽和圆孔、在前面设有圆角矩形孔、在顶面设有圆孔;所述侧板为圆角矩状并设有多个圆孔;所述压板设有多个圆孔;所述矩形槽内设置密封圈,通过螺丝穿过侧板、壳体、压板对应的圆孔将其紧固并压紧密封圈,密封圈将发生自适应性变形起到密封效果;所述附属密封件包括密封槽盘、盖板、骨架油封、轴承、水密接头、玻璃板,所述密封槽盘设有矩形槽、阶梯孔及螺栓沉孔;所述盖板设有圆孔;所述矩形槽内设置密封圈,通过螺栓将密封槽盘紧固在侧板上;所述玻璃板为透明材料制成的圆角矩形状,通过密封胶粘接在壳体前面的圆角矩形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密封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了加工难度及装配难度,可以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预留孔扩宽机器人壳体功能性。留孔扩宽机器人壳体功能性。留孔扩宽机器人壳体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水陆两栖机器人的防水密封壳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
,尤其涉及一种面向水陆两栖机器人的防水密封壳体。

技术介绍

[0002]两栖机器人需要在陆地泥泞环境及水下等复杂工作环境工作,因此机器人壳体的防水密封设计十分关键,密封的作用是防止环境中的气体、泥沙等物质进入机器人壳体防止内部电器元件的损坏以及为机器人在水下工况下提供浮力平衡自身重量,需要对机器人壳体和侧板连接处、电机输出轴转动位置以及机器人和外界的数据信息交换处进行密封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向水陆两栖机器人的防水密封壳体,在保证密封可靠性的前提下,降低了加工难度及装配难度,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向水陆两栖机器人的防水密封壳体,包括壳体、侧板、压板、附属密封件。
[0004]按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两个侧面为贯通状并在边沿设有矩形槽和圆孔、在前面设有圆角矩形孔、在顶面设有圆孔;侧板为圆角矩状并设有多个圆孔;压板设有多个圆孔;矩形槽内设置密封圈,侧板与壳体和压板固定连接并压紧密封圈,密封圈将发生自适应性变形起到密封效果;附属密封件包括密封槽盘、盖板、骨架油封、轴承、水密接头、玻璃板,密封槽盘设有矩形槽、阶梯孔及螺栓沉孔;盖板设有圆孔;矩形槽内设置密封圈,通过螺栓将密封槽盘紧固在侧板上;玻璃板为透明材料制成的圆角矩形状,通过密封胶粘接在壳体前面的圆角矩形孔中。
[0005]按上述技术方案,外壳、侧板和压板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螺栓的安装位置处于述凹槽的外侧,且侧板和压板上的螺栓孔位和壳体侧面的螺栓孔位位置和尺寸对应。
[0006]按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为环状或者条装,共有3种规格,环状的密封圈的周长或条状的密封圈的长度与凹槽的周长相适配,条状的密封圈的两端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条状密封圈布置在壳体侧面的矩形槽内,环形密封圈其中一种布置在密封槽盘的矩形槽内,另一种规格的密封圈布置在水密接头的矩形槽内。
[0007]按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槽盘为阶梯圆柱体,密封槽盘的大端面处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外侧圆周设有多个螺栓沉孔,矩形槽内侧设有圆形阶梯通孔,轴承装配于密封槽盘大端面一测的阶梯通孔内,密封圈置于矩形槽内,将密封槽盘大端面贴合到侧板上的对应孔位后通过螺栓将密封槽盘紧固在侧板上,密封圈将发生自适应性变形起到密封效果,密封槽盘的小端面的阶梯通孔外侧圆周设有多个螺栓沉孔,将骨架油封装配于密封槽盘小端面一测的阶梯通孔内,将盖板上的圆孔于密封槽盘小端面一测的螺栓沉孔相对应,通过螺栓将盖板固定在密封槽盘上,从而限制骨架油封轴向滑动。
[0008]按上述技术方案,骨架油封包括橡胶套和保持架,旋转轴穿过骨架油封内圆后,保持架将发生弹性形变,橡胶套在保持架形变力作用下将紧密贴合在内外圆表面,起到防水
密封效果。
[0009]按上述技术方案,水密接头设有螺纹且内部中空,将密封圈放入水密接头的凹槽中,水密接头螺母位于壳体内部,水密接头穿过壳体顶部预留的通孔与螺母拧紧,密封圈将发生自适应性变形起到密封效果,将机器人壳体内部所需要引出的线由水密接头内部穿出后注入密封胶进行密封。
[0010]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向水陆两栖机器人的防水密封壳体通过多个部件拼接成箱体,尺寸可以不受机加工限制,做到任意尺寸,壳体可通过3d打印技术快速成型,通过调整壳体宽度可以调节机器人密封壳体的排水体积,从而通过浮力平衡机器人在水下的自重;部件拼接的方式,可以极大降低加工难度,缩短加工周期,降低加工成本,减小加工浪费;通过矩形槽内布置密封条后压紧密封条,使箱体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面向水陆两栖机器人的防水密封壳体拼接爆炸示意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面向水陆两栖机器人的防水密封壳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面向水陆两栖机器人的防水密封壳体局部剖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面向水陆两栖机器人的防水密封壳体密封盘槽剖示意图;
[0015]图中,壳体

1、侧板

2、压板

3、水密接头

4、玻璃板

5、密封槽盘

6、盖板

7、骨架油封

8、轴承

9、密封圈

10、密封条

11、O型圈

12、螺母

14、旋转轴

14、橡胶套

81、保持架

82。
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一种面向水陆两栖机器人的防水密封壳体,包括壳体1、侧板2、压板3、附属密封件,各部件装配顺序为:首先将玻璃板5安装在壳体1的前窥孔中,然后将水密接头4安装在壳体1顶部,接下来将六个密封槽盘6分别安装在两个侧板2的外侧,最后将两个侧板2对称安装在中心壳体1的两侧构成密封箱体。
[0017]进一步地,参照图3所示,所述玻璃板5为圆角矩形状(也可以为长方形、梯形等形状),由透明材质制作而成,所述壳体1前端设有可放置玻璃板5的凹槽,将玻璃板5放入壳体1前端凹槽后涂抹密封胶进行固定密封,透明玻璃板5不会妨碍机器人内部的摄像头传感器拍摄采集数据。
[0018]进一步地,所述水密接头4螺柱设有螺纹且内部中空,所述水密接头4在和所述壳体1接触面一测设有矩形槽,所述螺母13置于壳体1内部,所述螺母13在和所述壳体1接触面一测设有矩形槽,将O型圈12分别置于水密接头4和螺母13的矩形槽内,将水密接头4穿过壳体1顶部预留的通孔与螺母13拧紧,O型圈12将受到挤压发生自适应性变形起到密封效果,
将机器人壳体1内部所需要引出的线由水密接头4内孔穿出后注入密封胶进行密封。
[0019]进一步地,参照图3、4所示,所述密封槽盘6为阶梯圆柱体,所述密封槽盘6的大端面处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外侧圆周设有多个螺栓沉孔,矩形槽内侧设有圆形阶梯通孔,所述轴承9装配于密封槽盘6大端面一测的阶梯通孔内,所述密封圈10置于矩形槽内,将密封槽盘6大端面贴合到侧板2上的对应孔位后通过螺栓将密封槽盘6紧固在侧板2上,密封圈10将发生自适应性变形起到密封效果,阻断外界液体沿着密封槽盘6和侧板2接触面缝隙流入壳体1内部,密封槽盘6的小端面的阶梯通孔外侧圆周设有多个螺栓沉孔,所述旋转轴14从骨架油封8内圆穿出,旋转轴14一端同机器人电机输出轴连接,旋转轴14另一端同机器人的腿连接,所述骨架油封8包括橡胶套81和保持架82,保持架82将发生弹性形变,橡胶套81在保持架82形变力作用下将紧密贴合在旋转轴14外圆表面,从而阻隔外界液体由旋转轴14外表面流入壳体1内部,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水陆两栖机器人的防水密封壳体,其特性在于,包括壳体、侧板、压板、附属密封件拼接为完整的圆角矩形箱体,所述壳体两个侧面为贯通状并在边沿设有矩形槽和圆孔、在前面设有圆角矩形孔、在顶面设有圆孔;所述侧板为圆角矩状并设有多个圆孔;所述压板设有多个圆孔;所述矩形槽内设置密封圈,所述侧板与壳体和压板固定连接并压紧密封圈,密封圈将发生自适应性变形起到密封效果;所述附属密封件包括密封槽盘、盖板、骨架油封、轴承、水密接头、玻璃板,所述密封槽盘设有矩形槽、阶梯孔及螺栓沉孔;所述盖板设有圆孔;所述矩形槽内设置密封圈,通过螺栓将密封槽盘紧固在侧板上;所述玻璃板为透明材料制成的圆角矩形状,通过密封胶粘接在壳体前面的圆角矩形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水陆两栖机器人的防水密封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侧板和压板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螺栓的安装位置处于述凹槽的外侧,且所述侧板和压板上的螺栓孔位和壳体侧面的螺栓孔位位置和尺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水陆两栖机器人的防水密封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环状或者条装,共有3种规格,环状的所述密封圈的周长或条状的所述密封圈的长度与所述凹槽的周长相适配,所述条状的密封圈的两端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所述条状密封圈布置在壳体侧面的矩形槽内,所述环形密封圈其中一种布置在密封槽盘的矩形槽内,另一种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智斌侯振民詹毓靖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