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颌骨囊肿开窗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248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6
一种颌骨囊肿开窗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弹性阻塞器和引流管,引流通道的前端塞有多孔海绵体,多孔海绵体紧密贴合于椭球形结构的内壁上,引流管插入引流通道中,引流管的前端插入多孔海绵体中,引流管的前段固定有气囊,引流管的管壁上埋设有于气囊相同的充气管,充气管从引流管的后端引出,充气管上固定有充气接头,所述引流管的后端插接有负压球囊。该装置的气囊在膨胀后可对阻塞器进行挤压,阻塞器的前端随之膨胀到达稳固地固定于囊腔中的目的,防止阻塞器脱落而被误吞;气囊膨胀后紧密地贴合在阻塞器内壁上,可在引流管前端与阻塞器前端形成一个气密性较好的负压腔,其可持续对囊腔中的囊液进行负压吸引,负压引流效果更好。负压引流效果更好。负压引流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颌骨囊肿开窗持续负压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口腔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颌骨囊肿开窗持续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颌骨囊肿患者的颌骨囊肿会随着病情发展而不断长大,压迫周围骨组织,引起骨组织吸收,严重者造成病理性骨折。现在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有以下疗法:第一种,先切开囊肿而使之暴露,再采用一次性刮除进行治疗。第二种,在囊肿侧壁穿破开窗,往窗口内填塞碘仿纱条,再用阻塞器阻塞操作窗口,让骨组织逐渐长回原有的位置,期间囊壁会逐渐变小,最后进行刮除治疗。
[0003]一次性刮除的治疗方法,其暴露面大,视野开阔,方便操作,有利于从根本上治愈疾病。但是,这种方法也会压迫到周围的神经、组织和器官,贸然刮除,尤其是当囊肿足够大时,可能会损害相关的功能。用碘仿纱条和阻塞器进行囊肿的开窗引流术,不伤及周围的神经、组织和器官,有利于骨组织增长。
[0004]当前的阻塞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阻塞器的塞子外径过小时容易脱落,而塞子外径过大时又无法轻松插入颌骨开窗中;2、阻塞器虽为中空结构,其通孔中可插入引流管以对囊腔进行中的囊液进行引流,但是由于囊液浓稠会堵塞于引流管前端;3、引流管与阻塞器的预留孔之间贴合不严密、气密性不好,引流管与阻塞器之间的缝隙会造成引流管前端与后端贯通,导致引流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颌骨囊肿开窗持续负压引流装置,该装置包括阻塞器和引流管,引流管前段包裹有气囊,气囊在膨胀后可对阻塞器进行挤压,阻塞器的前端随之膨胀,阻塞器膨胀后可稳固地固定于颌骨的囊腔中,防止阻塞器脱落而被误吞;气囊膨胀后紧密地贴合在阻塞器内壁上,可在引流管前端与阻塞器前端形成一个气密性较好的负压腔,该负压腔可持续对囊腔中的囊液进行负压吸引,负压引流效果更好;该装置还可防止引流管前端被浓稠的囊液堵塞,保证持续负压引流的效果。
[0006]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颌骨囊肿开窗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弹性阻塞器和引流管,弹性阻塞器采用高弹性医用硅橡胶材质,弹性阻塞器的前端为椭球形结构,弹性阻塞器中预留有引流通道,弹性阻塞器的前端开有若干个与引流通道贯通的引流孔,引流通道的前端塞有多孔海绵体,多孔海绵体紧密贴合于椭球形结构的内壁上,引流管插入引流通道中,引流管的前端插入多孔海绵体中,引流管的前段固定有气囊,引流管的管壁上埋设有于气囊相同的充气管,充气管从引流管的后端引出,充气管上固定有充气接头,所述引流管的后端插接有负压球囊,负压球囊的底部固定有单向引流接头,负压球囊顶部固定有单向排气接头,单向引流接头插接于引流管的后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阻塞器的后端固定有塞冠,塞冠中心处开有洞口,引流管的后
端从洞口中伸出,充气管从洞口中引出,所述塞冠的左侧和/或右侧开有弧形缺口,弧形缺口处固定有金属卡环。
[0009]进一步的, 所述单向引流接头和单向排气接头均采用钢球密封式直通单向阀。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该装置包括阻塞器和引流管,引流管前段包裹有气囊,气囊在膨胀后可对阻塞器进行挤压,阻塞器的前端随之膨胀,阻塞器膨胀后可稳固地固定于颌骨的囊腔中,防止阻塞器脱落而被误吞;气囊膨胀后紧密地贴合在阻塞器内壁上,可在引流管前端与阻塞器前端形成一个气密性较好的负压腔,该负压腔可持续对囊腔中的囊液进行负压吸引,负压引流效果更好;该装置还可防止引流管前端被浓稠的囊液堵塞,保证持续负压引流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颌骨囊肿开窗持续负压引流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颌骨囊肿开窗持续负压引流装置的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颌骨囊肿开窗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6]1‑
弹性阻塞器,2

塞冠,3

金属卡环,4

引流管,5

充气接头,6

负压球囊,7

单向引流接头,8

单向排气接头,9

引流孔,10

多孔海绵体,11

气囊,12

充气管,13

负压腔。
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

2所示,一种颌骨囊肿开窗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弹性阻塞器1和引流管4,弹性阻塞器1采用高弹性医用硅橡胶材质,弹性阻塞器的前端为椭球形结构,弹性阻塞器中预留有引流通道,弹性阻塞器的前端开有若干个与引流通道贯通的引流孔9,引流通道的前端塞有多孔海绵体10,多孔海绵体10紧密贴合于椭球形结构的内壁上,引流管4插入引流通道中,引流管4的前端插入多孔海绵体10中,引流管4的前段固定有气囊11,引流管4的管壁上埋设有于气囊相同的充气管12,充气管12从引流管4的后端引出,充气管12上固定有充气接头5,所述引流管的后端插接有负压球囊6,负压球囊6的底部固定有单向引流接头7,负压球囊6顶部固定有单向排气接头8,单向引流接头7插接于引流管4的后端。
[0019]所述弹性阻塞器1的后端固定有塞冠2,塞冠2中心处开有洞口,引流管4的后端从洞口中伸出,充气管12从洞口中引出,所述塞冠的左侧和/或右侧开有弧形缺口,弧形缺口处固定有金属卡环3。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向引流接头7和单向排气接头8均采用钢球密封式直通单向
阀。
[0021]如图3所示,本装置的一个具体的应用为:将弹性阻塞器1沿颌骨开窗部分插入囊腔中,弹性阻塞器在被引流管扩撑前其外径较小,可方便置入囊腔中,将塞冠2一侧或两侧的金属卡环卡到相邻的牙冠上从而对弹性阻塞器1进行限位,随后将多孔海绵体插在引流管4的前端部,将多孔海绵体10与引流管一起插入弹性阻塞器1的引流通道中并使多孔海绵体10紧密贴合于引流通道前端,此时多孔海绵体和引流管4插入到位;然后通过充气设备(如注射器等)插接于充气接头5上进行充气,引流管4前段的气囊11充气后膨胀并对弹性阻塞器1进行扩撑,弹性阻塞器在扩撑力下随之膨胀,此时弹性阻塞器1可牢固地固定于囊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颌骨囊肿开窗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弹性阻塞器和引流管,弹性阻塞器的前端为椭球形结构,弹性阻塞器中预留有引流通道,弹性阻塞器的前端开有若干个与引流通道贯通的引流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的前端塞有多孔海绵体,多孔海绵体紧密贴合于椭球形结构的内壁上,引流管插入引流通道中,引流管的前端插入多孔海绵体中,引流管的前段固定有气囊,引流管的管壁上埋设有于气囊相同的充气管,充气管从引流管的后端引出,充气管上固定有充气接头,所述引流管的后端插接有负压球囊,负压球囊的底部固定有单向引流接头,负压球囊顶部固定有单向排气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金凤陈瞰康健高奇梁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