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整形装置及线圈整形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243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圈整形装置及线圈整形方法,利用中心台、承载环面与容置孔形成定位环槽,并在定位环槽的一侧凸设壁板。同时,将成型部配置为围绕中心台的周向转动,以利用壁板对引线进行弯折。由此,一方面,在壁板的扭转过程中,定位环槽使得圈体可以在其内部稳定地转动,保证了成型后引线与圈体的相对位置关系,避免圈体从壁板之间脱出。另一方面,由预紧状态至成型状态,牵拉组件可使引线保持绷紧状态。随着壁板的转动,引线可以依次滑过引出板缘至成型板面上,使得引线的成型段与壁板贴合,保证了引线的最终形态。保证了引线的最终形态。保证了引线的最终形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整形装置及线圈整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圈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线圈整形装置及线圈整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动式电声换能器是将音圈的圈体设置在磁间隙中,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带动振膜振动进而产生声音。该过程中音圈的引线会在音圈的运动中保持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由此,引线与圈体的相对形态会对电声换能器的声音输出产生较大影响。尤其对于耳机或助听器等设备而言,其结构相对较小,内部空间紧凑。同时,佩戴者对于设备的音质要求也相对较高。如何保证引线的形态,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圈整形装置及线圈整形方法,利用成型部相对于中心台的转动,使得壁板对引线施加弯折力,进而保证引线的形态能够满足要求。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圈整形装置包括:
[0005]牵拉组件,包括两个夹持部;
[0006]操作组件,包括芯部和成型部,所述芯部包括中心台,所述成型部包括容置孔、承载环面和两个壁板,所述承载环面环绕于所述中心台和所述容置孔之间并与所述中心台和所述容置孔形成定位环槽,所述定位环槽位于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所述壁板凸设于所述容置孔的远离所述承载环面的一侧并包括成型板缘和成型板面,两个所述壁板间隔设置并沿所述中心台的周向延伸;
[0007]所述成型部可操作地围绕所述中心台的周向转动,在所述成型部的转动方向上,所述成型板缘位于所述成型板面的前侧,所述成型板面背离所述中心台;
[0008]所述线圈整形装置具有预紧状态和成型状态,在所述预紧状态,所述定位环槽容置线圈的圈体,两个所述夹持部分别夹持线圈的两根引线并相互远离施加预紧力,且两根引线分别盘绕于两个所述成型板缘上,其中,线圈的引线在圈体上沿所述成型部的转动方向缠绕预定长度;
[0009]在所述成型状态,多个所述壁板转动预定角度直至线圈的部分引线盘绕于所述成型板缘和所述成型板面。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
[0011]负压气源;
[0012]所述中心台的侧向开设吸附孔,所述负压气源与所述吸附孔连通;
[0013]所述吸附孔的数量为多个并沿所述中心台的周向均布,所述中心台开设气道,所述气道沿所述中心台的轴向延伸,且一端与多个所述吸附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负压气源连通;
[0014]所述成型部还包括随转件,所述随转件开设第一通孔,所述容置孔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口位置;
[0015]至少部分所述中心台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随转件同步转动;
[0016]所述芯部可操作地相对于所述随转件沿着所述中心台的轴向方向做直线运动或所述芯部可操作地带动所述随转件绕所述中心台的周向方向转动。
[0017]进一步地,所述芯部还包括杆件和限位块,所述中心台凸设于所述杆件的一端,所述气道由所述中心台延伸至所述杆件的另一端并与所述负压气源连通,所述限位块凸设于所述杆件的侧向;
[0018]所述随转件开设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开设与所述限位块适配的滑道,所述滑道沿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延伸;
[0019]所述限位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道且所述杆件通过所述限位块带动所述滑道同步转动。
[0020]进一步地,所述线圈整形装置还包括:
[0021]滚珠花键,包括花键轴、花键套和滚珠组,所述花键轴开设沟槽和连接通孔,所述沟槽位于所述花键轴的侧向且轴向延伸,所述连接通孔套设于所述杆件,所述花键轴穿设于所述花键套,并通过所述滚珠组跟随所述花键套转动且相对于所述花键套直线运动。
[0022]进一步地,所述线圈整形装置还包括旋转驱动器和第一直线驱动器;
[0023]所述杆件远离所述中心台的一端从所述连接通孔伸出并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的输出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旋转驱动器的输出轴与所述花键套同步转动。
[0024]进一步地,所述花键轴包括:
[0025]连接端;
[0026]所述成型部还包括:
[0027]弹性垫圈;
[0028]所述随转件开设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小径端形成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杆件的一端从所述连接端伸出并穿过所述弹性垫圈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台阶孔的大径端套设于所述连接端且所述弹性垫圈位于所述台阶孔的台面与所述连接端之间;
[0029]所述芯部的直线运动方向上具有吸取位置和收回位置,在所述吸取位置,所述中心台远离所述承载环面且所述连接端抵接于所述弹性垫圈;
[0030]在所述收回位置,所述中心台靠近所述承载环面且所述吸附孔与所述定位环槽连通,同时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台阶孔的台面具有预定距离。
[0031]进一步地,所述线圈整形装置还包括:
[0032]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位于所述定位环槽的两侧并位于两个所述夹持部之间,所述立板的板缘开设引线导槽,所述引线导槽的朝向与所述中心台的高度方向一致;
[0033]所述壁板还设有引出板缘,所述引出板缘位于所述成型板面的背离所述成型板缘一侧;
[0034]在所述成型状态,所述引出板缘与对应的所述引线导槽和所述夹持部处于同一直线上。
[003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线圈整形方法包括:
[0036]将成型段沿第一方向缠绕在圈体上,其中,线圈包括所述圈体和引线,所述引线包括相互连接的所述成型段和延伸段,所述成型段与所述圈体连接;
[0037]将所述圈体与所述成型段一同置于定位环槽内,并通过两个夹持部分别夹持所述引线的两个所述延伸段,其中,所述引线延伸段布设于两个壁板之间;
[0038]驱动两个所述夹持部相互远离以对引线施加预紧力;
[0039]驱动成型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预定角度以将至少部分所述成型段从所述定位环槽中带出,并盘绕于成型板缘和成型板面,其中,所述成型部包括所述定位环槽和两个所述壁板;
[0040]反向转动所述成型部;
[0041]释放所述夹持部。
[0042]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圈体与所述成型段一同置于定位环槽内,具体包括:
[0043]将所述圈体与所述成型段一同置于定位环槽内并使所述圈体中沿所述第一方向盘绕导线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壁板对应,其中,两个所述壁板的厚度不同。
[004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两个所述夹持部相互远离以对引线施加预紧力,之前包括:
[0045]启动负压气源,驱动中心台向容置孔远离承载环面的一侧移动吸取所述线圈,其中,所述成型部包括所述容置孔,所述容置孔围绕所述中心台和所述承载环面形成所述定位环槽,所述定位环槽朝向下方,所述中心台的侧向开设吸附孔,所述负压气源与所述吸附孔连通;
[0046]驱动所述中心台靠近所述承载环面,以将至少部分所述圈体带入所述定位环槽内;
[0047]所述驱动所述成型部转动预定角度以将至少部分所述成型段从所述定位环槽中带出,具体包括:
[004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整形装置包括:牵拉组件,包括两个夹持部(3);操作组件,包括芯部(1)和成型部(2),所述芯部(1)包括中心台(11),所述成型部(2)包括容置孔(23)、承载环面(22)和两个壁板(21),所述承载环面(22)环绕于所述中心台(11)和所述容置孔(23)之间并与所述中心台(11)和所述容置孔(23)形成定位环槽(24),所述定位环槽(24)位于两个所述夹持部(3)之间,所述壁板(21)凸设于所述容置孔(23)的远离所述承载环面(22)的一侧并包括成型板缘(211)和成型板面(212),两个所述壁板(21)间隔设置并沿所述中心台(11)的周向延伸;所述成型部(2)可操作地围绕所述中心台(11)的周向转动,在所述成型部(2)的转动方向上,所述成型板缘(211)位于所述成型板面(212)的前侧,所述成型板面(212)背离所述中心台(11);所述线圈整形装置具有预紧状态和成型状态,在所述预紧状态,所述定位环槽(24)容置线圈(A)的圈体(A2),两个所述夹持部(3)分别夹持线圈(A)的两根引线(A1)并相互远离施加预紧力,且两根引线(A1)分别盘绕于两个所述成型板缘(211)上,其中,线圈(A)的引线(A1)在圈体(A2)上沿所述成型部(2)的转动方向缠绕预定长度;在所述成型状态,多个所述壁板(21)转动预定角度直至线圈(A)的部分引线(A1)盘绕于所述成型板缘(211)和所述成型板面(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压气源(41);所述中心台(11)的侧向开设吸附孔(111),所述负压气源(41)与所述吸附孔(111)连通;所述吸附孔(111)的数量为多个并沿所述中心台(11)的周向均布,所述中心台(11)开设气道(121),所述气道(121)沿所述中心台(11)的轴向延伸,且一端与多个所述吸附孔(11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负压气源(41)连通;所述成型部(2)还包括随转件(25),所述随转件(25)开设第一通孔(251),所述容置孔(23)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51)的一端口位置;至少部分所述中心台(11)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51)并与所述随转件(25)同步转动;所述芯部(1)可操作地相对于所述随转件(25)沿着所述中心台(11)的轴向方向做直线运动或所述芯部(1)可操作地带动所述随转件(25)绕所述中心台(11)的周向方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1)还包括杆件(12)和限位块(13),所述中心台(11)凸设于所述杆件(12)的一端,所述气道(121)由所述中心台(11)延伸至所述杆件(12)的另一端并与所述负压气源(41)连通,所述限位块(13)凸设于所述杆件(12)的侧向;所述随转件(25)开设与所述第一通孔(251)连通的第二通孔(253),所述第二通孔(253)的侧壁开设与所述限位块(13)适配的滑道(2531),所述滑道(2531)沿所述第一通孔(251)的轴向延伸;所述限位块(13)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道(2531)且所述杆件(12)通过所述限位块(13)带动所述滑道(2531)同步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整形装置还包括:
滚珠花键(5),包括花键轴(51)、花键套(52)和滚珠组(53),所述花键轴(51)开设沟槽(511)和连接通孔(512),所述沟槽(511)位于所述花键轴(51)的侧向且轴向延伸,所述连接通孔(512)套设于所述杆件(12),所述花键轴(51)穿设于所述花键套(52),并通过所述滚珠组(53)跟随所述花键套(52)转动且相对于所述花键套(52)直线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整形装置还包括旋转驱动器(42)和第一直线驱动器(43);所述杆件(12)远离所述中心台(11)的一端从所述连接通孔(512)伸出并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43)的输出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旋转驱动器(42)的输出轴与所述花键套(52)同步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强苏白
申请(专利权)人: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