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蓄热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常压热水蓄热罐。一种常压热水蓄热罐,包括蓄热罐主体、第一缓流板、第二缓流板和两个高度调节组件,所述第一缓流板设置于第二缓流板上侧,两个高度调节组件分别与第一缓流板和第二缓流板配合连接,第一缓流板与所述第二缓流板水平平行设置,所述蓄热罐主体内部设有温度检测组件。在蓄热罐主体内部设置第一缓流板对上部的热水水流进行缓冲,第二缓流板对底部的冷水水流进行缓冲,使斜温层始终在第一缓流板与第二缓流板之间,减少新注入的热水和冷水之间的直接冲击,提高斜温层的平稳性,提高蓄热罐的蓄热效率,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常压热水蓄热罐
[0001]本技术涉及蓄热罐
,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常压热水蓄热罐。
技术介绍
[0002]蓄热装置采用自然热分层原理,热水和冷水之间形成斜温层,斜温层上部为热水、斜温层下部为冷水,通过斜温层平移运动来实现储热和放热。但是由于进水扰动导致的对流传热、密度差导致的对流传热和壁面散热等因素,冷热水发生交混、斜温层增厚、可用热量减少、集热器进口温度升高,降低了集热效率、储热效率、储热供热系统能效。因此,降低蓄热罐内部的冷水和热水流动速度,减少水流速度对斜温层的扰动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水流速度快,扰动斜温层,导致斜温层增厚,蓄热罐储能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常压热水蓄热罐。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常压热水蓄热罐,包括蓄热罐主体、第一缓流板、第二缓流板和两个高度调节组件,所述第一缓流板设置于第二缓流板上侧,两个高度调节组件分别与第一缓流板和第二缓流板配合连接,第一缓流板与所述第二缓流板水平平行设置,所述蓄热罐主体内部设有温度检测组件。
[0005]作为优化,所述的蓄热罐主体外侧设有保温板,所述蓄热罐主体顶部连接有热水管和溢流管,所述蓄热罐主体底部连接有冷水管,所述热水管与所述冷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
[0006]作为优化,所述的第一缓流板上侧设有圆环形的辅助缓流板,所述辅助缓流板底部与所述第一缓流板上侧面密封连接,所述辅助缓流板顶部设有密封条,所述辅助缓流板内侧底部的第一缓流板上设有贯穿的第一走水孔。
[0007]作为优化,所述的第二缓流板远离第二缓流板轴心的位置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二走水孔。
[0008]作为优化,所述的所述第一缓流板上设有第一连接螺孔和第一辅助孔,所述第二缓流板上设有第二连接螺孔和第二辅助孔,所述第一连接螺孔与第一辅助孔位于第一缓流板所在圆的同一条直径上,第二连接螺孔和第二辅助螺孔位于第二缓流板所在圆的同一条直径上。
[0009]作为优化,所述的第二辅助孔设置于第一连接螺孔下侧,所述第二连接螺孔设置于第一辅助孔下侧,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电机和调节螺杆,所述调节电机设置于蓄热罐主体顶部,所述调节螺杆上端与调节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所述调节螺杆下端依次穿过蓄热罐主体顶部、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设置于蓄热罐主体地面上侧。
[0010]作为优化,其中一个高度调节组件的调节螺杆与第一连接螺孔通过螺纹连接,另一个高度调节组件的调节螺杆与第二连接螺孔螺纹连接。
[0011]作为优化,所述的温度检测组件包括固定条和若干个温度传感器,所述固定条沿
所述蓄热罐主体内侧高度方向设置,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均匀设置于所述固定条上,所述固定条长度大于第一缓流板与第二缓流板之间的距离。
[0012]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常压热水蓄热罐,具有以下有益之处:
[0013]在蓄热罐主体内部设置第一缓流板对上部的热水水流进行缓冲,第二缓流板对底部的冷水水流进行缓冲,使斜温层始终在第一缓流板与第二缓流板之间,减少新注入的热水和冷水之间的直接冲击,提高斜温层的平稳性,提高蓄热罐的蓄热效率,节能环保;
[0014]通过温度检测组件对蓄热罐主体内部的热水温度进行检测,能够检测出斜温层的位置,当斜温层移动时,通过高度调节组件对第一缓流板和第二缓流板的高度进行调节,减少冷水喝水之间的冲击。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技术的轴侧示意图。
[0016]附图2为本技术主视示意图。
[0017]附图3为本技术附图2的A
‑
A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4为本技术左视示意图。
[0019]附图5为本技术附图4的B
‑
B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6为本技术附图4的B
‑
B剖切轴侧示意图。
[0021]其中,1、蓄热罐主体,2、第一缓流板,3、第二缓流板,4、保温板,5、热水管,6、溢流管,7、冷水管,8、电磁阀,9、辅助缓流板,10、密封条,11、第一走水孔,12、第二走水孔,13、第一连接螺孔,14、第一辅助孔,15、第二连接螺孔,16、第二辅助孔,17、调节电机,18、调节螺杆,19、温度传感器,20、固定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如图3所示,一种常压热水蓄热罐,包括蓄热罐主体1、第一缓流板2、第二缓流板3和两个高度调节组件,所述第一缓流板2设置于第二缓流板3上侧,两个高度调节组件分别与第一缓流板2和第二缓流板3配合连接,第一缓流板2与所述第二缓流板3水平平行设置,所述蓄热罐主体1内部设有温度检测组件。
[0026]如图5所示,所述的蓄热罐主体1外侧设有保温板4,所述蓄热罐主体1顶部连接有热水管5和溢流管6,所述蓄热罐主体1底部连接有冷水管7,所述热水管5与所述冷水管7上均设有电磁阀8,所述。
[0027]如图5所示,所述的第一缓流板2上侧设有圆环形的辅助缓流板9,所述辅助缓流板9底部与所述第一缓流板2上侧面密封连接,所述辅助缓流板9顶部设有密封条10,所述辅助缓流板9内侧底部的第一缓流板2上设有贯穿的第一走水孔11。
[0028]如图5所示,所述的第二缓流板3远离第二缓流板3轴心的位置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二走水孔12。
[0029]如图3所示,所述的所述第一缓流板2上设有第一连接螺孔13和第一辅助孔14,所述第二缓流板3上设有第二连接螺孔15和第二辅助孔16,所述第一连接螺孔13与第一辅助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压热水蓄热罐,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罐主体、第一缓流板、第二缓流板和两个高度调节组件,所述第一缓流板设置于第二缓流板上侧,两个高度调节组件分别与第一缓流板和第二缓流板配合连接,第一缓流板与所述第二缓流板水平平行设置,所述蓄热罐主体内部设有温度检测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压热水蓄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热罐主体外侧设有保温板,所述蓄热罐主体顶部连接有热水管和溢流管,所述蓄热罐主体底部连接有冷水管,所述热水管与所述冷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常压热水蓄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缓流板上侧设有圆环形的辅助缓流板,所述辅助缓流板底部与所述第一缓流板上侧面密封连接,所述辅助缓流板顶部设有密封条,所述辅助缓流板内侧底部的第一缓流板上设有贯穿的第一走水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常压热水蓄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缓流板远离第二缓流板轴心的位置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二走水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常压热水蓄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第一缓流板上设有第一连接螺孔和第一辅助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文,王凯,王九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信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