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倾倒及冲洗的胃肠减压装置,包括:负压引流器,用于容纳胃肠中的容纳物;引流管,一端用于连接胃管,另一端用于连接负压引流器;负压引流器轴向截面呈椭圆形,负压引流器包括进液口与出液口,进液口设于负压引流器的顶部,出液口设于负压引流器的底部,进液口与引流管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原有圆柱形的负压引流器设置为椭圆形的负压引流器,分别将出液口与进液口设置在负压引流器的两端,便于引流液倾倒干净,同时倾倒引流液时无需拆下负压引流器,只需打开出液口即可,从而方便观察引流液。从而方便观察引流液。从而方便观察引流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倾倒及冲洗的胃肠减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倾倒及冲洗的胃肠减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持续性胃肠减压是胃肠外科、消化科常用的治疗措施,它是将胃管自口腔或鼻腔插入患者胃中,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原理将积聚于患者胃内的内容物(气体、液体、食物残渣)排除体外,从而清除胃肠道中的储留物,降低胃肠道压力及消化管壁的张力,已达到减轻胃肠刺激,减少不良物质吸收,使之尽快恢复蠕动功能,促进疾病康复的目的。留置胃管行负压引流是持续胃肠减压的唯一途径,若减压不充分,可因胃肠道内压力增高引起胃肠扩张,导致胃肠功能障碍。
[0003]现有技术中,负压引流器一般设置为圆柱形,且进液口与出液口均设置在同侧,当遇到负压引流器内的引流液较少时,无法将负压引流器内的引流液倾倒干净,从而造成引流液计量不精确,同时影响引流液的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倾倒及冲洗的胃肠减压装置,通过将原有圆柱形的负压引流器设置为椭圆形的负压引流器,分别将出液口与进液口设置在负压引流器的两端,便于引流液倾倒干净,同时倾倒引流液时无需拆下负压引流器,只需打开出液口即可,从而方便观察引流液。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于倾倒及冲洗的胃肠减压装置,包括:负压引流器,用于容纳胃肠中的容纳物;引流管,一端用于连接胃管,另一端用于连接负压引流器;负压引流器轴向截面呈椭圆形,负压引流器包括进液口与出液口,进液口设于负压引流器的顶部,出液口设于负压引流器的底部,进液口与引流管的一端连接。本技术通过将原有圆柱形的负压引流器设置为椭圆形的负压引流器,分别将出液口与进液口设置在负压引流器的两端,便于引流液倾倒干净,同时倾倒引流液时无需拆下负压引流器,只需打开出液口即可,从而方便观察引流液。
[0007]进一步,负压引流器的瓶颈处设有绳套,便于悬挂负压引流器。通过设置绳套,在患者卧床休息时,可将负压引流器悬挂在床栏处,便于悬挂固定,避免患者压到负压引流器;当患者起床活动时,可将负压引流器挂在脖子上,便于外出携带。
[0008]进一步,引流管的另一端设有胃管接头,通过胃管接头与胃管连接。胃管接头的设置便于引流管与胃管的连接。
[0009]进一步,引流管靠近胃管接头处连接有V型接头。通过设置V型接头,可以连接输液器、注射器等,便于冲洗胃管或者抽吸胃液。
[0010]进一步,负压引流器的容量为1000mL,负压引流器的外侧壁设有刻度。将负压引流
器设置成大容量型,同时刻度的设置方便观察引流液的容量。
[0011]进一步,引流管设有管夹,管夹连接在引流管上,用于控制引流管的开闭。管夹的设置用于控制引流管的开合。
[0012]进一步,管夹包括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第一夹紧部的底部与第二夹紧部的底部通过弯曲部连接,第二夹紧部的顶部向第一夹紧部弯曲形成有限位部,第一夹紧部的顶部设有限位端,第一夹紧部向内侧凸起形成有凸起部一,第二夹紧部对应向内侧凸起形成有凸起部二,引流管穿过限位部与弯曲部,当限位端限位在限位部上后,凸起部一与凸起部二同时夹紧引流管,使得引流管闭合;当限位端与限位部松开后,凸起部一与凸起部二松开引流管,使得引流管松开。引流管穿过弯曲部与限位部,引流管位于凸起部一与凸起部二之间,通过控股之第一夹紧部的限位端向第二夹紧部一侧移动,限位端限位在限位部上后,凸起部一与凸起部二夹紧引流管,使得引流管闭合;限位端与限位部松开后,凸起部一与凸起部二松开引流管,使得引流管畅通。
[0013]进一步,凸起部一与凸起部二靠近引流管的一端均设有弧型挤压部。弧型挤压部的设置对引流管起到一个保护作用,避免凸起部一与凸起部二记的挤压将引流管损害。
[0014]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在前围板与侧边围板之间焊接第一圆弧板,在侧边围板和后围板之间焊接第二圆弧板,使得围板之间存在圆弧面,对操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0016]本技术在侧边围板的内侧焊接连接板,连接板焊接有第一内板,第一内板与前围板焊接固定,能对侧边围板进行增强保护作用,使得在侧边围板的基础上整体增加厚度,防止侧边围板出现变形现象。本技术在后围板的内侧焊接连接架,连接架焊接有第二内板,第二内板的侧边与第一内板的侧边焊接固定,能对后围板进行增强保护作用,使得在后围板的基础上整体增加厚度,防止后围板出现变形现象。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倾倒及冲洗的胃肠减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的正视图。
[0022]图中,1
‑
负压引流器;2
‑
引流管;3
‑
进液口;4
‑
出液口;5
‑
绳套;6
‑
胃管接头;7
‑
V型接头;8
‑
刻度;9
‑
管夹;10
‑
第一夹紧部;11
‑
第二夹紧部;12
‑
弯曲部;13
‑
限位部;14
‑
限位端;15
‑
凸起部一;16
‑
凸起部二;17
‑
弧型挤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倾倒及冲洗的胃肠减压装置,包括负压引流器1,用于容纳胃肠中的容纳物;引流管2,一端用于连接胃管,另一端用于连接负压引流器1;负压引流器1轴向截面呈椭圆形,负压引流器1包括进液口3与出液口4,进液口3设于负压引流器1的顶部,出液口4设于负压引流器1的底部,进液口3与引流管2的一端连接。
[0024]引流管2设有管夹9,管夹9连接在引流管2上,用于控制引流管2的开闭。管夹的设
置用于控制引流管2的开合。管夹9包括第一夹紧部10与第二夹紧部11,第一夹紧部10的底部与第二夹紧部11的底部通过弯曲部12连接,第二夹紧部11的顶部向第一夹紧部10弯曲形成有限位部13,第一夹紧部10的顶部设有限位端14,第一夹紧部10向内侧凸起形成有凸起部一15,第二夹紧部11对应向内侧凸起形成有凸起部二16,引流管2穿过限位部13与弯曲部12,当限位端14限位在限位部13上后,凸起部一15与凸起部二16同时夹紧引流管2,使得引流管2闭合;当限位端14与限位部13松开后,凸起部一15与凸起部二16松开引流管2,使得引流管2松开。引流管2穿过弯曲部12与限位部13,引流管2位于凸起部一15与凸起部二16之间,通过控股之第一夹紧部10的限位端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倾倒及冲洗的胃肠减压装置,包括:负压引流器,用于容纳胃肠中的容纳物;引流管,一端用于连接胃管,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器轴向截面呈椭圆形,所述负压引流器包括进液口与出液口,所述进液口设于所述负压引流器的顶部,所述出液口设于所述负压引流器的底部,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倾倒及冲洗的胃肠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设有管夹,所述管夹连接在所述引流管上,用于控制所述引流管的开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倾倒及冲洗的胃肠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包括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所述第一夹紧部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的底部通过弯曲部连接,所述第二夹紧部的顶部向所述第一夹紧部弯曲形成有限位部,所述第一夹紧部的顶部设有限位端,所述第一夹紧部向内侧凸起形成有凸起部一,所述第二夹紧部对应向内侧凸起形成有凸起部二,所述引流管穿过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弯曲部,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嵊州分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