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换药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209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术后换药支架,包括一侧设置有背部支撑架的头部支撑架,所述背部支撑架包括底板,底板相对远离头部支撑架一端铰连接有一个活动板,从而通过铰连接控制活动板与底板之间的相对角度,即控制头部支撑架相对高度,使得病患头部与病床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便于操作人员处理,具体的所述头部底板与活动板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Ⅰ,高度调节机构Ⅰ包括气囊,通过改变气囊内气压值来调整气囊相对高度,具体的所述气囊一端通过进气管通接有脚踏式气泵,气囊另一端设置有出气管,出气管内设置有单向泄压构件,脚踏式气泵与单向泄压构件相互配合使得气囊内气压值变化过程不需要操作人员单独手动精细化控制,从而保证操作过程不受污染。不受污染。不受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换药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为一种术后换药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颅脑手术术后患者需要定期消毒伤口、更换伤口敷料,就是所谓的换药。临床中,部分颅脑术后患者意识状态不佳,甚至是昏迷,头部术口换药常常需要两个医护人员协作完成,比较费力,加之此类病人为预防褥疮,床垫都比较软,头陷入床垫,加大了换药难度。
[0003]在实际中针对颅脑术后病患进行换药的过程,往往采用专业的支撑支架将病患头部抬起,使得病患头部与病床分离从而使得医护人员能够进行换药,避免在换药过程中对医护人员腰部造成过大压力。
[0004]现有针对病患头部的支撑装置大多都是在病患头部下方设置弧形或者环形支架,在支架下方设置高度调节机构来实现支架,即病患头部相对高度的调整过程,具体的高度调节机构一般采用螺杆与内螺纹管相互配合或者固定孔与固定杆相互配合的形式实现支架相对高度的改变。
[0005]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针对病患头部的支撑装置大多仅能够在换药准备过程中预先调整到指定高度(即预设高度,医护人员根据自身经验判断病患头部高度处于预设值时能够较为方便的进行换药工作),不论是螺杆与内螺纹管相互配合还是固定孔与固定杆配合的方式都存在操作过程繁琐、需手动调节的问题,在实际换药过程中需专心对伤口处进行清理,之后对敷料进行更换,且在实际换药过程中操作人员需保持手部洁净以避免污染伤口,这就使得实际中需要一种能够在操作过程中便于调整病患头部高度,且不需要操作人员手部触碰的术后换药支架。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术后换药支架,具有在操作过程中便于调整病患头部高度,且调整过程中不与操作人员手部接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装置需操作人员单独手动调节,从而不适宜与在操作过程中对病患头部高度进行再调整的缺点。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术后换药支架,包括头部支撑架,所述头部支撑架一侧设置有背部支撑架,所述背部支撑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相对远离头部支撑架一端通过铰链铰连接有一个活动板,所述底板与活动板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Ⅰ,所述活动板与头部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活动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杆,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包括气囊,所述气囊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气囊上通接有进气管、出气管,所述进气管相对远离气囊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脚踏式气泵,所述出气管内设置有单向泄压构件,所述单向泄压构件包括设置于出气管内部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相对远离气囊一侧设置有一个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出气管滑动连接,密封板直径大于固定环内圈直径,密封板相对远离固定环一侧固定
连接有一个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相对靠近头部支撑架一侧设置有活动杆,固定杆相对靠近活动杆一侧设置有U型开口,所述活动杆相对靠近固定杆一侧嵌入U型开口内,活动杆通过销轴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头部支撑架相对远离连接机构一侧下端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Ⅱ,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Ⅱ与头部支撑架转动连接,高度调节机构Ⅱ下端与底板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Ⅱ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端为开放式结构,安装框内滑动连接有一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与头部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为U型结构,支撑杆的U型开口朝上,支撑杆下端设置有高度调节构件,所述高度调节构件与高度调节机构Ⅰ结构一致,包括气囊、进气管、出气管、脚踏式气泵、单向泄压构件,所述安装框上针对高度调节构件内的进气管、出气管设置有通孔Ⅰ。
[0011]优选的,所述密封板外套设有阻力垫,所述阻力垫与出气管滑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压缩弹簧相对远离固定环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调节板,所述出气管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板上针对内螺纹设置有外螺纹,调节板与出气管螺接,所述调节板相对远离压缩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件。
[0013]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为透明材质,出气管上针对调节板设置有刻度线。
[0014]优选的,所述头部支撑架为环形结构,头部支撑架外套设有弹性垫,所述底板相对靠近头部支撑架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安装框下端针对滑动杆从左到右贯穿设置有通孔Ⅱ,滑动杆贯穿通孔Ⅱ与安装框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纵切面不为圆形。
[0015]优选的,所述通孔Ⅱ内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滑动杆活动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高度调节机构Ⅰ控制活动板与底板之间的相对角度,通过调整病患上背部角度来控制病患头部相对高度从而迫使病患头部与病床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便于操作人员处理,具体的,高度调节机构Ⅰ通过改变气囊内气压值来调整气囊相对高度,气囊通过脚踏式气泵以及单向泄压构件相互配合实现在不需要精细化操作的情况下调整活动板与底板之间夹角的目的。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头部支撑架下端设置高度调节机构Ⅱ,利用高度调节机构Ⅱ与连接机构相对配合保证头部支撑架相对角度可调,即在实际中病患头部相对角度可跟随头部支撑架角度变化而变化,从而更进一步便于医护人员操作。
[0019]本专利技术利用单向泄压构件使得密封板在初始状态下即受到与压缩弹簧推力相反的力,从而可使得在实际中若操作人员需要减小底板与活动板之间夹角、降低头部支撑架相对远离连接机构一端高度,则操作人员仅需要施加很小的力即可使得气囊内部气压达到临界值,从而便于操作人员使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高度调节机构Ⅰ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出气管与单向泄压构件连接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4中A点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杆与头部支撑架连接示意图。
[0026]图中:1、背部支撑架;101、底板;102、活动板;2、高度调节机构Ⅰ;201、气囊;202、出气管;203、进气管;204、脚踏式气泵;205、单向泄压构件;2051、刻度线;2052、固定环;2053、阻力垫;2054、密封板;2055、压缩弹簧;2056、调节板;2057、转动件;3、滑动杆;4、高度调节机构Ⅱ;401、支撑杆;402、安装框;403、滚轮;5、弹性垫;6、头部支撑架;7、连接机构;701、固定杆;702、销轴;703、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换药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支撑架(6),所述头部支撑架(6)一侧设置有背部支撑架(1),所述背部支撑架(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相对远离头部支撑架(6)一端通过铰链铰连接有一个活动板(102),所述底板(101)与活动板(102)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Ⅰ(2);所述活动板(102)与头部支撑架(6)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7),所述连接机构(7)包括与活动板(102)固定连接的固定杆(701);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2)包括气囊(201),所述气囊(201)下端与底板(101)固定连接,气囊(201)上通接有进气管(203)、出气管(202),所述进气管(203)相对远离气囊(201)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脚踏式气泵(204),所述出气管(202)内设置有单向泄压构件(205);所述单向泄压构件(205)包括设置于出气管(202)内部的固定环(2052),所述固定环(2052)相对远离气囊(201)一侧设置有一个密封板(2054),所述密封板(2054)与出气管(202)滑动连接,密封板(2054)直径大于固定环(2052)内圈直径,密封板(2054)相对远离固定环(2052)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压缩弹簧(2055),压缩弹簧(2055)始终处于压缩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换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701)相对靠近头部支撑架(6)一侧设置有活动杆(703),固定杆(701)相对靠近活动杆(703)一侧设置有U型开口,所述活动杆(703)相对靠近固定杆(701)一侧嵌入U型开口内,活动杆(703)通过销轴(702)与固定杆(701)转动连接;所述头部支撑架(6)相对远离连接机构(7)一侧下端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Ⅱ(4),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Ⅱ(4)与头部支撑架(6)转动连接,高度调节机构Ⅱ(4)下端与底板(101)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术后换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Ⅱ(4)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册亨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