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芯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焊缝检测装置以及焊缝检测方法。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固定组件、挂耳侧板和执动机构;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待测试件;所述挂耳侧板与所述第二壳体粘接;所述执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挂耳侧板连接,所述输出端通过所述挂耳侧板拉动所述第二壳体在预设方向上往复移动参照次数和参照距离,以实现对待测试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焊缝处进行疲劳耐久性测试。且由于焊缝检测装置为模拟待测试件在使用状态时,第二壳体的连接关系和受力关系对待测试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焊缝处进行疲劳耐久性测试,具有测试更加准确的优点。准确的优点。准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缝检测装置以及焊缝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芯检测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焊缝检测装置以及焊缝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等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动力电池被广泛的使用。电池Pack在CTP设计中,电芯壳体的侧壁与液冷板通过胶粘方式连接,液冷板受力后会传递给该电芯壳体的侧壁,使电芯壳体的侧壁与上盖的焊接位置在振动耐久/冲击工况成为应力集中点,存在焊缝处破裂导致漏液风险。
[0003]现有技术中,电池Pack后对电池包进行振动等耐久性测试,测试费用较高;而且,在电芯壳体的焊缝处出现破裂后,需要拆开电池包寻找故障电芯位置,维修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焊缝检测装置以及焊缝检测方法,通过对电芯壳体的焊缝处进行疲劳耐久性测试,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对电池包整包进行疲劳耐久性测试造成的测试费用高、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缝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待测试件,所述待测试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焊接,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固定组件、挂耳侧板和执动机构;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待测试件;所述挂耳侧板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执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挂耳侧板连接,所述输出端通过所述挂耳侧板拉动所述第二壳体在预设方向上往复移动参照次数和参照距离。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个固定板,多个所述固定板围成具有开口的安装腔,所述待测试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挂耳侧板对应所述安装腔的开口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粘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执动机构包括限位块、移动杆和驱动组件,所述限位块内设置限位通道;所述移动杆穿设于所述限位通道内,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挂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移动杆在所述限位通道内往复移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执动机构包括移动杆和驱动组件,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挂耳侧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连接件和铰接杆;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铰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铰链连接,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铰链连接;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驱动所述连接件在设定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铰接杆带动所述移动杆往复移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设定角度范围小于或等于180
°
,所述参照距离为
△
x,满足:
[0012][0013][0014]△
x=|x2‑
x1|
[0015]其中,r为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输出轴的连接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铰接杆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
[0016]θ1为设定角度范围中最小角度的二分之一,θ2为设定角度范围中最大角度的二分之一;
[0017]l为所述铰接杆两端的铰接位置之间的距离;
[0018]x1为设定角度范围中最小角度时,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的铰接位置与所述驱动件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
[0019]x2为设定角度范围中最大角度时,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的铰接位置与所述驱动件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
[0020]△
x为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的铰接位置的移动距离。
[0021]进一步的,所述预设方向包括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壳体垂直,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均与所述第二壳体平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垂直。
[0022]进一步的,所述挂耳侧板的中部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焊缝检测装置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0023]i)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输出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0024]ii)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输出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往复移动;
[0025]iii)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输出端沿所述第三方向往复移动。
[0026]进一步的,所述挂耳侧板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结构胶粘接。
[002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焊缝检测方法,该方法用于测试待测试件,所述方法包括:拉动挂耳侧板,使待测试件的第二壳体在预设方向上往复移动参照次数和参照距离;对所述第二壳体做焊缝拉力测试,获得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焊缝的残余强度值;判断残余强度值是否大于等于参照强度值;当残余强度值大于等于参照强度值时,确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焊缝合格,当残余强度值小于参照强度值时,确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焊缝不合格。
[002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焊缝检测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29]本专利技术的焊缝检测装置,包括固定组件、挂耳侧板和执动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固定组件通过与第一壳体连接以固定待测试件;挂耳侧板通过与第二壳体连接,模拟第二壳体使用状态时的连接方式和连接关系;执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挂耳侧板连接,输出端通过挂耳侧板拉动第二壳体在预设方向上往复移动参照次数和参照距离,以实现对待测试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焊缝处进行疲劳耐久性测试。且由于焊缝检测装置为模拟待测试件在使用状态时,第二壳体的连接关系和受力关系对待测试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焊缝处进行疲劳耐久性测试,具有测试更加准确、成本更低的优点。
[0030]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焊缝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图1中固定组件与待测试件连接的部分分解图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所述的挂耳侧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一种所述的挂耳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焊缝检测装置的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焊缝检测装置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7为图6中固定组件与待测试件连接的部分分解图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8为图7中固定组件与待测试件连接后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焊缝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缝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待测试件(10),所述待测试件(10)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焊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固定组件、挂耳侧板(30)和执动机构;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11)连接,用于固定所述待测试件(10);所述挂耳侧板(30)与所述第二壳体(12)连接;所述执动机构的输出端(41)与所述挂耳侧板(30)连接,所述输出端(41)通过所述挂耳侧板(30)拉动所述第二壳体(12)在预设方向上往复移动参照次数和参照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个固定板,多个所述固定板围成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的安装腔,所述待测试件(10)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多个固定板连接,所述挂耳侧板(30)对应所述安装腔的至少一个所述开口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外表面粘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动机构包括限位块(42)、移动杆(44)和驱动组件,所述限位块(42)内设置限位通道;所述移动杆(44)穿设于所述限位通道内,所述移动杆(44)的一端与所述挂耳侧板(30)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44)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移动杆(44)在所述限位通道内往复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动机构包括移动杆(44)和驱动组件,所述移动杆(44)的一端与所述挂耳侧板(30)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45)、连接件(46)和铰接杆(47);所述驱动件(45)的输出轴与所述连接件(46)固定连接;所述铰接杆(47)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46)铰链连接,所述铰接杆(47)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杆(44)的另一端铰链连接;所述驱动件(45)的输出轴驱动所述连接件(46)在设定角度范围内往复转动,所述连接件(46)通过所述铰接杆(47)带动所述移动杆(44)往复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缝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角度小于或等于180
°
,所述参照距离为
△
x,满足:x,满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勇生,饶才堂,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