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3D打印钛合金力学性能的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195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衡3D打印钛合金力学性能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选区激光熔化3D打印技术成型所需Ti6Al4V ELI合金部件,成型工艺参数为:铺粉层厚30~50μm、激光功率200~220W、扫描速度1200~1250mm/s,扫描间距为70~80μm;步骤二:使用真空气氛炉对合金部件进行热处理,以10℃/min的升温速度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720℃~920℃后保温2h以上,然后随炉冷却,得到满足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要求的Ti6Al4VELI合金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得到满足力学性能要求且塑性好的合金部件。能得到满足力学性能要求且塑性好的合金部件。能得到满足力学性能要求且塑性好的合金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3D打印钛合金力学性能的热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3D打印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平衡3D打印钛合金力学性能的热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属于3D打印技术的一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变革性制造技术。成型过程中激光逐层选择性地对金属粉末进行扫描,使得粉末迅速融凝并逐层堆积,最终得到目标三维实体。SLM技术具有成型速度快、可成型复杂构件、易单件小批量生产、力学性能优于传统铸造及锻造技术等优点。但由于激光逐层往复扫描的加工特点,熔池的温度梯度较大,易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由于显微组织晶粒细小,导致成型件的塑性较差,因此在力学性能方面通常具有强度较高而塑性较差、延伸率较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衡3D打印钛合金力学性能的方法,以优化SLM技术成型钛合金的延伸率、维氏硬度、显微组织等,改善3D打印钛合金强度高但塑性差的缺点,获得更为平衡的力学性能。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平衡3D打印钛合金力学性能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采用选区激光熔化3D打印技术成型所需Ti6Al4V ELI合金部件,成型工艺参数为:铺粉层厚30~50μm、激光功率200~220W、扫描速度1200~1250mm/s,扫描间距为70~80μm;
[0007]步骤二:使用真空气氛炉对合金部件进行热处理,以10℃/min的升温速度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720℃~920℃后保温2h以上,然后随炉冷却,得到满足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要求的Ti6Al4V ELI合金部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成型前对打印机舱室进行洗气,使氧含量低于450ppm,并对基板进行预热至180~200℃,保证成型过程中部件不会发生氧化且能与基板结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成型过程中风机的循环频率为22Hz,吹散产生的烟尘。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在退火前对真空气氛炉进行抽真空至300Pa,然后对炉内通入99.999%的高纯氩气20min以上,防止零件发生氧化。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当温度达到820℃后保温2~3h,然后随炉冷却。
[0012]进一步地,所述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需满足的要求为:抗拉强度大于860MPa、屈服强度大于795MPa、延伸率大于10%。
[0013]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专利技术获得的钛合金部件可在满足医用钛合金力学强度的基础上获得更良好的塑性、延伸率和维氏硬度。
[0015]2.本专利技术可使3D打印钛合金的亚稳态的针状α'相分解成为稳定的α+β组织,使组织成分更加均匀化。
[0016]3.本专利技术可使3D打印钛合金在热处理后获得更加平衡的力学性能,更有利于钛合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获取热处理工艺参数的流程图;
[0018]图2为拉伸试件示意图;
[0019]图3为不同热处理退火温度下钛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示意图;
[0020]图4为不同热处理退火温度下钛合金维氏硬度示意图;
[0021]图5为不同热处理退火温度下钛合金断口形貌示意图;
[0022]图6为不同热处理退火温度下钛合金XRD示意图;
[0023]图7为不同热处理退火温度下钛合金显微组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根据附图和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5]平衡3D打印钛合金力学性能的热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一:采用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以下简称SLM)3D打印技术成型所需Ti6Al4V ELI合金部件。成型工艺参数为:铺粉层厚30~50μm、激光功率200~220W、扫描速度1200~1250mm/s,扫描间距为70~80μm。成型前对打印机舱室进行洗气,使氧含量低于450ppm,并对基板进行预热至180~200℃,以保证成型过程中零件不会发生氧化且能够与基板之间有良好的结合。成型过程中风机的循环频率为22Hz,以吹散产生的烟尘。
[0027]步骤二:使用真空气氛炉对合金部件进行热处理。在退火前对真空气氛炉进行抽真空至300Pa,然后对炉内通入99.999%的高纯氩气20min以上,防止零件发生氧化;之后以10℃/min的升温速度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720℃~920℃后保温2h以上,然后随炉冷却,本实施例中优选温度达到820℃后保温2~3h。最终得到满足医用Ti6Al4V ELI合金的抗拉强度大于860MPa、屈服强度大于795MPa、延伸率大于10%要求的Ti6Al4V ELI合金部件,其中延伸率越高,合金部件的塑性越好。
[002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0029]S1:选用医用Ti6Al4V ELI合金粉末,采用SLM 3D打印技术成型钛合金拉伸试件和方块试件。成型工艺参数为:铺粉层厚30μm、激光功率200W、扫描速度1200mm/s,扫描间距为70μm。如图2所示,拉伸试件长90mm,夹持端直径6mm,标距长30mm,直径3mm,夹持端与标距之间有半径4mm的过渡圆弧。方块试件尺寸为10
×
10
×
10mm。需要说明的是,打印得到拉伸试件和方块试件,是因其形状更便于后续进行对应的试验。
[0030]S2:对拉伸试件和方块试件分别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记未进行热处理的试件为成型态试件。热处理的操作与步骤二同理,其中退火温度在720℃~920℃之间,以100℃
为梯度(即选取热处理温度分别为720℃、820℃、920℃),升温速度为10℃/min,达到目标温度后保温2小时,然后随炉冷却。
[0031]S3:对成型态与每种热处理状态的拉伸试件和方块试件分别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拉伸试验和维氏硬度测试。其中,拉伸试验针对拉伸试件进行,最终得到拉伸强度、延伸率;维氏硬度测试针对方块试件进行,最终得到维氏硬度。
[0032]其中,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成型态与热处理后的拉伸试件分别进行拉伸试验,拉伸速率为1mm/min,拉伸过程中使用标距为25mm的引伸计对应变进行测量,对每种热处理状态的拉伸试件测试3次,最终结果取平均值。如图3所示,测得成型态及720℃~920℃热处理态拉伸试件的抗拉强度在927.4~1125.7MPa范围内,屈服强度在784.7~989.0MPa范围内,延伸率在12.7%~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3D打印钛合金力学性能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选区激光熔化3D打印技术成型所需Ti6Al4V ELI合金部件,成型工艺参数为:铺粉层厚30~50μm、激光功率200~220W、扫描速度1200~1250mm/s,扫描间距为70~80μm;步骤二:使用真空气氛炉对合金部件进行热处理,以10℃/min的升温速度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720℃~920℃后保温2h以上,然后随炉冷却,得到满足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要求的Ti6Al4V ELI合金部件。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3D打印钛合金力学性能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成型前对打印机舱室进行洗气,使氧含量低于450ppm,并对基板进行预热至180~200℃,保证成型过程中部件不会发生氧化且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琮瑜谢海波杨华勇丁红钦张威黄侃阳谢翰斌徐楠陈小昌刘仕尧王炳孙扬帆洪昊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