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敏华专利>正文

L-半胱氨酸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1854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半胱氨酸片及其制备方法。该片剂由微丸压片制得,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料:L-半胱氨酸30%~70%、填充剂20%~70%、粘合剂1%~5%、崩解剂2%~8%,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一种L-半胱氨酸片具有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由于L-半胱氨酸容易氧化降解,对水分也较敏感,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L-半胱氨酸片的制备方法主要将L-半胱氨酸与空气隔离并保证片的水分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保证产品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我国,皮肤病的发病率很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2007年有关资料统计,全 国患病率为1. 23%,即约有0. 16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病。皮肤病市场具有如下的特 点就皮肤病市场容量而言,全球皮肤病用药一年的销售额为100亿美元,这个市场也尚未 进入真正成长阶段。纵观国内情况,皮肤科产品主要针对的适应症包括荨麻疹、特应性湿 疹、皮炎湿疹、药疹、皮肤感染、深部抗真菌,银屑症、痤疮、皮肤癣、创伤溃疡治疗和外用消 毒等。但是国内皮肤科生产厂家对药物新制剂的开发远远没有跟上。L-半胱氨酸是一种非必须氨基酸,可帮助皮肤代理正常化,具有抗过敏反应作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如湿疹、荨麻疹、药疹、中毒疹、寻常性痤疮、多形浸出型红 斑等。实验证明,L-半胱氨酸缩短了豚鼠皮肤的治愈时间,使其浮肿消失,透过性被抑制, 同时奎宁类药物的游离活性也降低。L-半胱氨酸还是一种有效的解毒剂,可用于多种有害 化学物质、重金属及农药的解读,包括烟草烟雾、污染和酒精导致的中毒。同时。L-半胱氨 酸可避免X-射线和核辐射造成的损伤,临床上用于治疗放射性治疗伴随的白血球减少症。目前市场上的半胱氨酸制剂主要是胶囊剂和普通片剂,但是胶囊剂的稳定性不好 容易吸潮,而且胶囊壳容易和胶囊内容物发生胶粘反应,普通片剂在胃肠道崩解后药物分 布不均勻,生物利用度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在胃肠道分布均勻、生物利用度高的L-半胱氨 酸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半胱氨酸片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半胱氨酸片,该片剂由微丸压片制得,该片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 料L-半胱氨酸 30% 70% 填充剂 20% 70%粘合剂 5%崩解剂 2%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该片剂还包括4% 16%的丙烯酸树脂。所述的填充剂为微晶纤维素、乳糖、淀粉、磷酸氢二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所述的粘合剂为3%羟丙甲纤维素75%乙醇溶液。所述的崩解剂为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L-半胱氨酸片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首先将L-半胱氨酸 和部分崩解剂混合,用粘合剂在离心制粒机上将其制备成微丸,然后再添加填充剂和剩余 崩解剂压片得到。一种L-半胱氨酸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L-半胱氨酸和50% 70%的崩解剂混合分别过120目筛,依等量递增法混 合,过60目筛;(2)将L-半胱氨酸和崩解剂混合粉末放置于离心制粒机中,将粘合剂喷洒于离心 旋转的混合物料表面,至粉末变成35 40目圆整的小丸,取出小丸于40士5°C循环烘箱干 燥2小时;(3)将干燥后的小丸,进行包衣处理,包衣完成后将微丸于40士5°C循环烘箱干燥 至水分低于1.0% ;(4)填充剂过筛处理,用粘合剂对填充剂制粒、烘干、整粒;(5)将得到的小丸和填充剂微粒以及剩余崩解剂混合、压片得到L-半胱氨酸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将压片得到的L-半胱氨酸片用巴西棕榈蜡将片表面打蜡。本专利技术制得的一种L-半胱氨酸片具有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由于L-半 胱氨酸容易氧化降解,对水分也较敏感,本专利技术一种L-半胱氨酸片的制备方法主要将L-半 胱氨酸与空气隔离并保证片的水分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具体如下1、采用离心造丸的方式,制备的L-半胱氨酸小丸圆整,容易被包封,保证与空气 隔离;、2、微丸表面包覆了一层丙烯酸树脂NE30D层,增加微丸密闭性的前提下保证了微 丸的可压性,使微丸在压片的过程中不破裂;3、在微丸内部使用固体分散技术,采用适量崩解剂,保证了片在体内释放的过程 中,微丸能快速膨胀,使膜破裂从而达到快速释放的目的;4、片芯中也使用了崩解剂,保证片的快速崩解;5、通过干燥处理,使片整体水分在一个较低水平,减少水分对片稳定性的影响;6、在片外层再包覆一层疏水蜡质材料,保证片和外界水分和空气隔离。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本实施例制备2000片L-半胱氨酸片,使用如下物料L-半胱氨酸160g微晶纤维素62g 乳糖51g3%羟丙甲纤维素75%乙醇溶液9g 丙烯酸树脂NE30D 30g低取代羟丙纤维素15g 硬脂酸镁 3g 巴西棕榈蜡3g制备方法1、将L-半胱氨酸和内加部分低取代羟丙纤维素分别120目筛,依等量递增法混 合,过60目筛4次;2、将L-半胱氨酸和低取代羟丙纤维素混合粉末放置于离心制粒机中,调整设备 工艺参数和喷枪雾化效果,采用3%羟丙甲纤维素75%乙醇溶液作为粘合剂喷洒于离心旋 转的混合物料表面,直到粉末变成30 40目圆整的小丸,取出小丸,于40士5°C循环烘箱干 燥2小时。3、将干燥后的小丸,调整设备工艺参数和喷枪雾化效果,采用10%额NE30D水溶 液作为包衣材料,对小丸进行包衣处理,包衣完成后将微丸于40士5°C循环烘箱干燥至水分低于1. 0%。4、将微晶纤维素102型、乳糖混合过60目筛3次。5、用3%羟丙甲纤维素75%乙醇溶液对微晶纤维素和乳糖混合坟墓制粒, 50士5°C烘干1小时,30目筛整粒。6、干燥后的微丸、微晶纤维素和乳糖颗粒混合,加入低取代羟丙纤维素、硬脂酸镁 混合过20目筛3次混合。7、采用7mm原型浅弧冲模压片。8、将片置于包衣锅内,用巴西棕榈蜡将片表面打蜡即得。本实施例制得的一种L-半胱氨酸片具有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由于 L-半胱氨酸容易氧化降解,对水分也较敏感,本实施例一种L-半胱氨酸片的制备方法主要 将L-半胱氨酸与空气隔离并保证片的水分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保证产品的稳定性,采用离 心造丸的方式,制备的L-半胱氨酸小丸圆整,容易被包封,保证与空气隔离;微丸表面包覆 了一层丙烯酸树脂NE30D层,增加微丸密闭性的前提下保证了微丸的可压性,使微丸在压 片的过程中不破裂;在微丸内部使用固体分散技术,采用适量崩解剂,保证了片在体内释放 的过程中,微丸能快速膨胀,使膜破裂从而达到快速释放的目的;片芯中也使用了崩解剂, 保证片的快速崩解;通过干燥处理,使片整体水分在一个较低水平,减少水分对片稳定性的 影响;在片外层再包覆一层疏水蜡质材料,保证片和外界水分和空气隔离。实施例2 本实施例制备2000片L-半胱氨酸片,使用如下物料L-半胱氨酸140g微晶纤维素80g 磷酸氢二钠50g3%羟丙甲纤维素75%乙醇溶液12g 丙烯酸树脂NE30D 25g交联羧甲纤维素钠20g硬脂酸镁 3g 巴西棕榈蜡3g制备方法和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 本实施例制备2000片L-半胱氨酸片,使用如下物料L-半胱氨酸180g微晶纤维素50g 淀粉40g3%羟丙甲纤维素75%乙醇溶液6g 丙烯酸树脂NE30D 40g低取代羟丙纤维素12g硬脂酸镁 3g 巴西棕榈蜡3g制备方法和实施例1相同。权利要求一种L 半胱氨酸片,其特征在于该片剂由微丸压片制得,该片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料L 半胱氨酸 30%~70%填充剂 20%~70%粘合剂 1%~5% 崩解剂 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半胱氨酸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4% 16%的丙烯酸 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半胱氨酸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剂为微晶纤维 素、乳糖、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半胱氨酸片,其特征在于该片剂由微丸压片制得,该片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物料:L-半胱氨酸30%~70%填充剂20%~70%粘合剂1%~5%崩解剂2%~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敏华
申请(专利权)人:范敏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