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测量复核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180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筑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测量复核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S1.按建筑图纸相对关系测设出楼体四个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测距、测角调整完成后确定好楼体四个控制点位置;S2.首先在高层建筑外围测区地面两个以上已知坐标点A1、A2、A3控制点上架设GPS接收机,在首层建筑底板楼体控制点B1、B2、B3架设GPS接收机;其后同步观测,通过观测到的数据平差计算出楼体控制点B1、B2、B3的坐标存档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定位准确,忽略建筑物高低差引起的误差;观测方便,楼体控制点投测至待放样楼层后架设GPS接收机进行静态观测;静态GPS观测避免了多次对中误差、仪器误差、观测误差等累计误差产生的逐渐偏移或扭转。逐渐偏移或扭转。逐渐偏移或扭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测量复核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筑测量
,具体来说是一种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测量复核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是由施工外围不受外部扰动的交桩控制点施测至楼体(
±
0.000)底板通视良好、无阻碍处,根据东西南北交叉轴线关系选定4个控制点位置,利用100
×
100
×
8mm预埋钢板做控制点位,再利用全站仪进行观测调整至2mm以内确定点位位置。根据4个楼体控制点使用墨斗弹设出楼体控制线,利用楼体控制线在板面可分别放线出轴线、梁、柱、墙等一次结构线。
[0003]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控制点位上架设激光垂准仪,对准点位向上投射激光束,上层用激光接收靶进行接收找点,并旋转垂准仪360
°
,看其偏心量,取中进行该楼层的测设。各垂影点的连线即组成该楼面的控制网,根据控制网使用全站仪可依次进行细部线放样。每施工6层进行一次主控基点转移,作为上部建筑轴线控制测量依据。此测量方法可应用于房屋建筑控制测量。
[0004]单一的内控法操作简单,但随着房屋建筑高度逐渐上升后累计误差亦会增大,不能更好地对控制点进行复核,因此内控法适用于中层以下房屋建筑。高层、超高层建筑需多次进行基点转移,易造成仪器对中误差、仪器误差、观测误差等累计误差产生,导致建筑物扭转或垂直度逐渐变大、超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高层、超高层建筑多次进行基点转移造成的累计误差变大,能够更好的对高层、超高层房屋建筑垂直度控制的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测量复核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测量复核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如下:S1.按建筑图纸相对关系测设出楼体四个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测距、测角调整完成后确定好楼体四个控制点位置;S2.首先在高层建筑外围测区地面两个以上已知坐标点A1、A2、A3控制点上架设GPS接收机,在首层建筑底板楼体控制点B1、B2、B3架设GPS接收机;其后同步观测,通过观测到的数据平差计算出楼体控制点B1、B2、B3的坐标存档备用;S3.每施工设定层数进行一次基点转移,待混凝土板面浇筑完成可上人后可进行楼体控制点投测,先将激光垂准仪架设在三角架上,打开垂直激光源,进行仪器对中整平至气泡居中,然后调整激光源清晰的投射至楼面预留孔上的激光靶上,通过操作人员用对讲机联系,360
°
转动垂准仪取圆心点即为控制点的垂影点,在各垂影点nB1、nB2、nB3上架设GPS接收机,n为设定层数,同样在高层建筑外围测区已知坐标点A1、A2、A3控制点上架设GPS
接收机,其后进行同步观测,通过观测到的数据平差计算出楼体控制点nB1、nB2、nB3的坐标与首层B1、B2、B3坐标进行对比可计算出投点偏差值。
[0007]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1.所述楼体控制点要避开各层梁、板、柱,楼体控制点选定在通视良好、无妨碍施工的位置。
[0008]2.计算出投点偏差值后使用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观测复核。
[0009]3.所述同步观测时间为30~45分钟。
[0010]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定位准确,忽略建筑物高低差引起的误差;2.观测方便,楼体控制点投测至待放样楼层后架设GPS接收机进行静态观测;3.预留孔洞被封堵、破坏或预留位置不符便于恢复;4.静态GPS观测避免了多次对中误差、仪器误差、观测误差等累计误差产生的逐渐偏移或扭转。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测量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区域平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楼体控制线与轴线关系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测量首层楼体控制点坐标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楼体控制点竖向传递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测量转换层控制点坐标时的工作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全站仪复核楼体控制点;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轴线放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3]图1为本申请实例的施工流程图。
[0014]具体步骤如下:1.如图4所示,待首层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选点,楼体控制点要避开各层梁、板、柱选择在通视良好、无妨碍施工的位置,使用全站仪放样出B1、B2、B3、B4四个楼体控制点。
[0015]2.使用全站仪对B1、B2、B3、B4依次测角、测距离进行调整至2mm以内方可定点使用。
[0016]3.在工地外围A1、A2、A3,首层楼体控制点B1、B2、B3各架设一台GPS同步进行30~45分钟静态观测,经平差计算出B1、B2、B3坐标存档备用。
[0017]4.基点转换层浇筑完成后使用垂准仪把首层控制点采用竖向传递方法传递到转换层(6层就用6B1、6B2、6B3)。
[0018]5.在工地外围A1、A2、A3,转换层6B1、6B2、6B3各架设一台GPS同步进行30~45分钟静态观测,经平差计算出6B1、6B2、6B3坐标。
[0019]6.转换层所测坐标6B1、6B2、6B3与首层B1、B2、B3进行对比,所得差值就是投点误差,每一层投点完成均需使用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观测复核。
[0020]7.投测控制点无误后方可进行轴线、细部线放样。
[0021]图2为本申请实例的施工区域平面图。
[0022]参照图2所示,A1、A2、A3为建设单位交桩的已知控制点,根据要求每半年进行一次控制网复测观察已知控制点变化。
[0023]图3为本申请实例的楼体控制线与轴线关系图。
[0024]根据每层结构图纸对比为避开梁、柱、叠合板,楼体控制点选定在无妨碍施工的位置。
[0025]图5为本申请实例的楼体控制点竖向传递示意图。
[0026]待下层层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使用在有效检定期内的激光垂准仪依次进行控制点竖向传递至待测层。
[0027]图6为本申请实例的测量转换层控制点工作示意图。
[0028]地面3台GPS架设在已知控制点,楼面3台GPS架设在投测至楼面的3个待测点,进行同步观测30~45分钟。
[0029]图7为本申请实例的全站仪复核投测后的控制点。
[0030]为防止仪器损坏或投点错误每层控制点投测至待测层后必须使用全站仪进行各点角度、距离观测。
[0031]图8为本申请实例轴线放样示意图。
[0032]待楼体控制点确定无误后使用全站仪对本楼层主控线、各轴线进行放样弹出墨线便于使用。
[0033]以上所述,仅为此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新型的构思加于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测量复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如下:S1. 按建筑图纸相对关系测设出楼体四个控制点,使用全站仪测距、测角调整完成后确定好楼体四个控制点位置;S2. 首先在高层建筑外围测区地面两个以上已知坐标点A1、A2、A3控制点上架设GPS接收机,在首层建筑底板楼体控制点B1、B2、B3架设GPS接收机;其后同步观测,通过观测到的数据平差计算出楼体控制点B1、B2、B3的坐标存档备用;S3. 每施工设定层数进行一次基点转移,待混凝土板面浇筑完成可上人后可进行楼体控制点投测,先将激光垂准仪架设在三角架上,打开垂直激光源,进行仪器对中整平至气泡居中,然后调整激光源清晰的投射至楼面预留孔上的激光靶上,通过操作人员用对讲机联系,360
°
转动垂准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永豪张顺利袁建郑水林秦江波李明月王路超俞梦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苏州轨道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