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主辅灯信号系统的辅灯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1773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交通主辅灯信号系统的辅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判断是否有行人过街请求信号Q,如果有转入(2);如果没有转入(3);(2)执行第一模式:如果行人过街信号辅灯为红灯亮,接受此次行人过街请求Q,行人过街请求Q延迟时间T后被执行,再次判断行人过街信号辅灯,如果为绿灯亮,则行人过街请求Q不接受;如果为红灯亮,则设定机动车辆信号辅灯为黄灯亮,黄灯的持续时间T↓[yel];倒计时黄灯的持续时间T↓[yel]结束后,设定机动车辆信号辅灯为红灯亮,行人过街信号辅灯为绿灯亮,绿灯持续时间T↓[pass];倒计时绿灯持续时间T↓[pass]结束后,并转入步骤(1);(3)执行第二模式:设定机动车辆信号辅灯为常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平衡行人过街请求和车辆通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道路建设规划和建设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节奏的加 快,城市道路主交叉口的行人过街通道己无法满足行人通行的需要。 "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设计规划理念己成为发展趋势,其中,根据道 路主交叉口之间路段的距离、路段性质、车流量以及大型交通集散点 或公交站点等情况在相邻两主交叉口之间设置行人过街通道正是针对 该理念的重要体现。行人过街通道主要采用人行横道(下文中提及的"人行横道"均指 两主交叉口之间满足行人过街需求而增设的行人过街通道)、地下过道 和过街天桥这三种形式,后两种形式是最为彻底的人车分离措施,对 道路交通没有任何的影响,人行横道则是一种行人与车辆共享道路资 源的设计方法。地下过道和过街天桥这两种方式建设成本高,选址比 较苛刻,同时行人过街也不是非常方便。而人行横道的建设投资少, 行人过街便捷,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过街方式。然而,我国城市人口密集,步行出行者人数众多,行人过街与机 动车通行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所以,为方便行人过街,同时保证干 道上的车辆的通行不受大的干扰,需要对人行横道处的行人过街行为 进行管理。现今,杭州等国内大中城市主要是通过在道路两主交叉口之间的人行横道处安装交通信号灯并采用相应的控制方式进行管理, 规范行人在主交叉口之间的人行横道处的过街行为。其中交通信号灯 在道路上的具体安置情况如图1所示2为主交叉口的人行横道,5 为增设的人行横道,在主交叉口设置主信号灯l和主灯控制器;在人 行横道处设置辅灯(相对于主交叉口主信号灯而言,由机动车辆信号辅灯3和行人过街信号辅灯5组成)。而主、辅灯控制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① 定周期信号控制(普通主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方法);② 主辅灯联动信号控制(主交叉口信号灯与人行横道处信号灯联动);③ 行人过街按钮式信号控制(简单独立的控制策略);④ 无信号控制。目前广泛采用的是"主辅灯联动信号控制"。该种控制是指主交叉口的交通信号灯与人行横道处的交通灯信号联动(文中所提到的"联动"是指主灯的机动车辆信号灯与辅灯的机动车辆信号灯相位同步变换或者关联变换,下同)。其缺点是当没有行人过街请求信号时,辅灯的机动车辆信号灯仍受主灯控制器的控制,与主交叉口机动车辆信号发生联动,造成某些时段辅灯处至主交叉口间的道路出现闲置现象,势必会在时间和道路空间上造成浪费。"行人过街按钮式信号控制"充分考虑了行人过街需求,然而由于行人过街分布的不确定性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控制策略不够严谨和周全,经常影响机动车辆的正常通行,造成交通拥堵和无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已有的交叉口的主辅灯信号控制方法的不能兼顾行人过街请求和车辆通行效率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平衡行人过街请 求和车辆通行效率的交通主辅灯信号系统的辅灯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交叉口设置交叉口 信号主灯,在两个交叉口之间增设人行横道,在所述人行横道上设置 机动车辆信号辅灯、行人过街信号辅灯和行人过街请求器,所述辅灯 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判断是否有行人过街请求信号Q,如果有,则转入步骤(2); 如果没有,则转入步骤(3);(2) 、执行第一模式,具体有(2.1) 、设定行人过街信号辅灯中的绿灯持续时间^_,以及辅 灯控制器响应行人过街请求的时间周期r ,且7^T^, &为交叉口信 号主灯在一个信号周期内绿灯持续时间, (2.2) 、读取行人过街请求信号Q后,在时间周期T内,如果之前己经有其他过街请求信号正等待被执行或者正在执行中,则该行人过街请求信号Q不被接受;(2.3) 、判断行人过街信号辅灯为绿灯亮,则行人过街请求无效; 如果行人过街信号辅灯为红灯亮,接受此次行人过街请求2 ,所述行 人过街请求Q延迟时间T后被执行;(2.4) 、当延迟请求执行时间T结束后,再次判断行人过街信号 辅灯,如果为绿灯亮,则行人过街请求Q不接受;如果为红灯亮,则 设定机动车辆信号辅灯为黄灯亮,黄灯的持续时间7;,;(2.5) 、倒计时黄灯的持续时间7^,结束后,设定机动车辆信号辅灯为红灯亮,行人过街信号辅灯为绿灯亮,绿灯持续时间7>^;(2.6)、倒计时绿灯持续时间7>,结束后,并转入步骤(1); (3)、执行第二模式设定机动车辆信号辅灯为常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为人行横道处没有行人过街请求时,辅灯机 动车辆信号灯为常绿。有行人过街请求时,辅灯控制器将从主灯控制 器获取控制信号并对辅灯进行联动控制,协调行人过街与车辆通行。在不改变道路交叉口主灯信号配时的前提下,通过辅灯控制器响应行人过街请求,采用相应的控制策略协调行人过街与车辆通行,在满足行人过街的同时,减少行人过街行为对车辆通行的影响。同时,修改从主交叉口主控制器下达的控制辅灯的控制指令,避免主辅灯联动为红灯且人行横道处无行人过街请求信号时造成车辆通行时间的浪费及部分道路路段的闲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将行人过街与车辆通行协调控制,行人可周期性的递交人行横道过街请求,同时完善了现有的主辅灯控制系统;2、以车辆通信作为优先考虑对象,提高车辆流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系统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模式的控制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 图2, ,在交 叉口设置交叉口信号主灯1,在两个交叉口之间增设人行横4,在所述 人行横道上设置机动车辆信号辅灯3、行人过街信号辅灯5和行人过街请求器,所述辅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判断是否有行人过街请求信号Q,如果有,则转入步骤(2); 如果没有,则转入步骤(3);(2) 、执行第一模式,具体有(2.1) 、设定行人过街信号辅灯中的绿灯持续时间r,,,以及辅灯控制器响应行人过街请求的时间周期r ,且l^^g, 7^为交叉口信 号主灯在一个信号周期内绿灯持续时间;(2.2) 、读取行人过街请求信号Q后,在时间周期T内,如果之前己经有其他过街请求信号正等待被执行或者正在执行中,则该行人过街请求信号Q不被接受;(2.3) 、判断行人过街信号辅灯为绿灯亮,则行人过街请求无效; 如果行人过街信号辅灯为红灯亮,接受此次行人过街请求2 ,所述行 人过街请求Q延迟时间T后被执行;(2.4) 、当延迟请求执行时间T结束后,再次判断行人过街信号 辅灯,如果为绿灯亮,则行人过街请求Q不接受;如果为红灯亮,则设定机动车辆信号辅灯为黄灯亮,黄灯的持续时间 ;,;(2.5) 、倒计时黄灯的持续时间r-结束后,设定机动车辆信号辅灯为红灯亮,行人过街信号辅灯为绿灯亮,绿灯持续时间r,,;(2.6) 、倒计时绿灯持续时间r,,结束后,并转入步骤(1);(3)、执行第二模式设定机动车辆信号辅灯为常绿。本实施例由辅灯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控制策略分为两种模式。 两模式互不干扰,当有行人过街请求时,控制器处于第一模式状态, 如果没有过街请求,则控制器处于第二模式状态。注附图1中,交叉口信号灯为主灯,编号为1;人行横道机动车辆信号辅灯编号为3,行人过街信号辅灯编号为5, 3与5统称为辅灯。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判断是否有行人过街请求信号Q,如果有,则转入步骤(2)、如果没有,则转入步骤(3);(2) 、执行第一模式,具体步骤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通主辅灯信号系统的辅灯控制方法,在交叉口设置交叉口信号主灯,在两个交叉口之间增设人行横道,在所述人行横道上设置机动车辆信号辅灯、行人过街信号辅灯和行人过街请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灯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判断是否有行人过街请求信号Q,如果有,则转入步骤(2);如果没有,则转入步骤(3); (2)、执行第一模式,具体有: (2.1)、设定行人过街信号辅灯中的绿灯持续时间T↓[pass],以及辅灯控制器响应行人过街请求的时间周期T,且T<T↓[kg],T↓[kg]为交叉口信号主灯在一个信号周期内绿灯持续时间; (2.2)、读取行人过街请求信号Q后,在时间周期T内,如果之前已经有其他过街请求信号正等待被执行或者正在执行中,则该行人过街请求信号Q不被接受; (2.3)、判断行人过街信号辅灯为绿灯亮,则行人过街请求无效;如果行人过街信号辅灯为红灯亮,接受此次行人过街请求Q,所述行人过街请求Q延迟时间T后被执行; (2.4)、当延迟请求执行时间T结束后,再次判断行人过街信号辅灯,如果为绿灯亮,则行人过街请求Q不接受;如果为红灯亮,则设定机动车辆信号辅灯为黄灯亮,黄灯的持续时间T↓[yel]; (2.5)、倒计时黄灯的持续时间T↓[yel]结束后,设定机动车辆信号辅灯为红灯亮,行人过街信号辅灯为绿灯亮,绿灯持续时间T↓[pass];(2.6)、倒计时绿灯持续时间T↓[pass]结束后,并转入步骤(1); (3)、执行第二模式:设定机动车辆信号辅灯为常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红召陈炜烽郭明飞郭海峰陈宁赵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