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77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口,包括车体和防护盖,所述车体的外壁转动设置有防护盖;还包括:所述防护盖的内部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密封垫的左端相连接,并且密封垫的右端贴合在所述车体的外壁,所述密封垫为橡胶材质设置,且车体的内部设置有充电口本体;所述充电口本体的内部转动有防水板。该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口安装有防水板,通过充电枪挤压带动防水板进行转动,继而使得防水板能够容纳在容纳槽的内部,并且通过涡旋簧使得防水板在没有挤压时会进行密封,从而使得充电口本体能够处于密封的状态,继而避免水珠进入到充电口本体的内部,从而提高了充电口本体的防水性。电口本体的防水性。电口本体的防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口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口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口。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倡低碳出行,爱护地球环境,国家大力支持绿色出行,而新能源汽车由于不排放尾气,继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驾驶新能源汽车出行,而新能源汽车一般用电作为燃料,所以就时常要给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而有时候充电会遇见下雨的天气,从而可能会导致雨水进入到充电口内,继而造成充电的危险,为了避免雨水进入到充电口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继而就需要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口;参考公开号为CN215513257U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水充电口结构,其通过设置有挡雨组件,挡雨组件增强了下雨天气时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安全性,避免了充电时连接位置易进入雨水的麻烦,并且通过自身的水平倾斜设置,加快了雨水的外排速度,同时挡雨组件的整体设置较为灵活,操作方便简单;导水箱可对充电腔的内侧雨水进行收集和外排,避免其囤积在充电腔的内侧,进而增强了充电安全性,但是,还存在以下的问题:在上述装置实际使用中,虽然通过挡雨组件来起到防水的作用,但是,因为充电口是在打开盖板时,充电口是暴露在外的,从而可能会导致雨水直接进入到充电口内,从而导致充电口会有水珠,然后在插电时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参考公开号为CN217281376U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口防水装置,其通过防水圈抵接电动汽车充电口的底壁和内侧壁,使得本申请的充电口防水装置以将接电动汽车充电口相对进行密封,可防止电动汽车在室外充电,其充电口进水的问题,增加电动汽车充电时的安全性;以及充电产生的热能被吸热导热板吸热,将吸热的热能传导给散热板,以通过散热板进行散热,降低充电时的热能温度,以确保电动汽车正常的充电效率,使得人们能正常出行和使用,但是,还存在以下的问题:在上述装置实际使用中,虽然通过防水圈来起到防水的作用,但是,在充电时,充电枪会与充电口进行滑动连接,而充电枪在滑动时会挤压防水圈,然后会与防水圈进行摩擦,在使用过久后,可能会导致防水圈表面会形成裂纹,从而导致密封性降低,继而导致水可能进入到充电口内。
[000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口,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充电口是在打开盖板时,充电口是暴露在外的,从而可能会导致雨水直接进入到充电口内,从而导致充电口会有水珠,然后在插电时可能会造成安全隐患以及充电枪会与充电口进行滑动连接,而充电枪在滑动时会挤压防水圈,然后会与防水圈进行摩擦,在使用过久后,可能会导致防水圈表面会形成裂纹,从而导致密封性降低,继而导致水可能进入
到充电口内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口,包括车体和防护盖,所述车体的外壁转动设置有防护盖;还包括:所述防护盖的内部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密封垫的左端相连接,并且密封垫的右端贴合在所述车体的外壁,所述密封垫为橡胶材质设置,且车体的内部设置有充电口本体。
[0006]优选的,所述充电口本体的内部转动有防水板,且防水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防水板的内端相贴合,并且两组防水板均呈半圆形设置,所述防水板的外端键连接在转杆上。
[0007]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以使得防水板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
[0008]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前后端转动在容纳槽的内部,且容纳槽开设在所述充电口本体的内部,并且转杆上嵌套有涡旋簧,所述涡旋簧的前端与充电口本体的内部相连接,且涡旋簧的后端与防水板的外端相连接设置。
[0009]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以使得涡旋簧能够带动防水板进行反转。
[0010]优选的,所述充电口本体的内部滑动有移杆,且移杆的外端连接有第二弹簧,并且第二弹簧的外端连接在充电口本体的内部。
[0011]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以使得第二弹簧能够对移杆进行限位。
[0012]优选的,所述移杆的顶部啮合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的中部键连接在第一从动杆上,并且第一从动杆转动在所述充电口本体的内部。
[0013]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以使得移杆移动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一从动杆进行转动。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从动杆的前端键连接有第一收卷辊,且第一收卷辊上收卷有拉绳,并且拉绳的另一端通过滑轮与第二收卷辊相连接设置,所述滑轮转动设置在充电口本体的内部。
[0015]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以使得滑轮能够降低拉绳移动时的阻力。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收卷辊的中部键连接在第二从动杆上,且第二从动杆的前后两端转动设置在充电口本体的内部,并且充电口本体的后端键连接有第二齿轮。
[0017]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以使得第二收卷辊转动通过第二齿轮带动贴合板进行移动。
[0018]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顶部啮合有贴合板,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设置在充电口本体的内部,且贴合板的内端为橡胶材质。
[0019]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以使得贴合板能够与充电枪进行贴合。
[0020]优选的,所述贴合板的外端连接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充电口本体的内部。
[0021]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以使得第三弹簧能够对贴合板进行限位。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口提高了充电口本体的防水性和能够提高了充电口本体连接时的密封性并且还能够降低雨水进入充电口本体的几率,通过防水板的转动,使得充电口本体在不使用时呈密封状态,从而使得充电口本体的防水性,并且通过贴合板的移动,使得贴合板能够与充电枪相贴合,从而提高了充电口本体连接时的密封性,并且通过密封垫与车体的贴合,从而使得能够对雨水起到阻隔的
作用,从而降低雨水滴落进充电口本体的几率,其具体内容如下:(1)设置有防水板,通过充电枪挤压带动防水板进行转动,继而使得防水板能够容纳在容纳槽的内部,并且通过涡旋簧使得防水板在没有挤压时会进行密封,从而使得充电口本体能够处于密封的状态,继而避免水珠进入到充电口本体的内部,从而提高了充电口本体的防水性;(2)设置有贴合板,通过防水板的挤压带动移杆进行移动,从而使得移杆通过第一收卷辊带动第二收卷辊进行转动,继而使得第二齿轮带动贴合板进行移动,然后使得贴合板能够与充电枪进行贴合,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继而提高了充电口本体连接时的密封性;(3)设置有密封垫,防护盖在打开后,通过第一弹簧挤压密封垫,继而使得密封垫能够与车体进行贴合,从而避免雨水从车体上滑落而掉落进入充电口本体的内部,继而达到降低雨水进入充电口本体内部的几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充电口本体正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充电口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充电口本体正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转杆正剖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齿轮侧剖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贴合板正剖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口,包括车体(1)和防护盖(2),所述车体(1)的外壁转动设置有防护盖(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防护盖(2)的内部连接有第一弹簧(5),且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与密封垫(4)的左端相连接,并且密封垫(4)的右端贴合在所述车体(1)的外壁,所述密封垫(4)为橡胶材质设置,且车体(1)的内部设置有充电口本体(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本体(3)的内部转动有防水板(6),且防水板(6)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防水板(6)的内端相贴合,并且两组防水板(6)均呈半圆形设置,所述防水板(6)的外端键连接在转杆(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7)的前后端转动在容纳槽(9)的内部,且容纳槽(9)开设在所述充电口本体(3)的内部,并且转杆(7)上嵌套有涡旋簧(8),所述涡旋簧(8)的前端与充电口本体(3)的内部相连接,且涡旋簧(8)的后端与防水板(6)的外端相连接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防水充电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本体(3)的内部滑动有移杆(10),且移杆(10)的外端连接有第二弹簧(11),并且第二弹簧(11)的外端连接在充电口本体(3)的内部。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孙晋伟张永辉熊沂铖李亭周扬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