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帕金森病食蟹猴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166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4
一种帕金森病食蟹猴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属动物实验技术。以食蟹猴作为模型动物,采用脑立体定位方式,在黑质部位先注射A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帕金森病食蟹猴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动物实验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帕金森病食蟹猴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帕金森病(PD)是全球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息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强直以及步态不稳等运动症状,以及睡眠障碍、抑郁和认知变化等非运动症状。PD在6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约为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该病发病率持续增加,已成为国家和家庭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PD(包括散发性和遗传性PD)典型病理特征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死亡和中枢神经系统中路易小体的形成。其中路易小体主要由α

syn的包涵体及其聚集体组成,因此PD被认为是一种a

突触核蛋白病。尽管目前对于PD的致病机制有很多假设和猜想,但是这些理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然有待考证。由于致病机制不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PD的致病机制,开发效果显著能改变疾病进展的治疗措施,建立适合的动物模型很有必要。目前PD研究中最常用的是由药物6

OHDA建立的啮齿类模型,但由于啮齿类在基因相似性、脑结构上与人类差距较大,以其为研究对象所获得的的实验数据对于临床指导意义有限。食蟹猴的脑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免疫和代谢系统都与人类更为接近,且食蟹猴与人类的基因同源性高度相似,具备高级脑功能,包括复杂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表达。利用食蟹猴作为PD疾病机制研究、临床前药物研究等领域具有更高的价值。多年来,利用MPTP建立的PD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认被认为是金标准模型,但是MPTP建立的PD模型不能复制PD的多系统病理表现,直接导致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不能复制细胞内α

syn聚集体的形成,无法模拟临床病人的疾病进程,因此从病因学的角度建立食蟹猴PD模型能够模拟PD的发病过程,是进行治疗研究和临床前药物评价的迫切需要。将食蟹猴PD模型用于干细胞移植策略的研究中,可以更好模拟细胞移植进入病理状态的脑环境后p

a

syn的传播情况,以及细胞移植后在炎症环境下的存活情况,为临床转化提供更优的疾病模型,同时可以为疾病早期的神经保护药物筛选提供窗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建立一种造模成功率高、具有病理、行为和影像学特征,能够更好用于治疗研究和药物评价的帕金森病食蟹猴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0004]利用腺病毒(AAV)过表达α

syn,脑中注射后会引起神经元丢失和α

syn的聚集,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PD的病理特征(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但是很难模拟出部分PD样的运动缺陷(如静息性震颤等)。在PD患者尸检大脑中发现存在PARP

1,它的代谢产物PAR能够与α

syn的氨基端相互作用加速α

syn的纤维化,使α

syn转变为更耐蛋白酶K消化、毒性更强、更易传播和磷酸化程度更高的结构,通过注射a

syn纤维结合PAR能够加速小鼠的明显PD发病进程。因此,我们采用注射过表达α

syn的AAV病毒同时联合注射PAR的方式建立PD猴模型,旨在能够快速且高效的获得具有临床病理、行为和影像特征的PD猴模型。目前这种
联合造模方法在食蟹猴中还没有相关报道,因此将其用于非人灵长类的造模还需要严格的实验研究。
[0005]本专利技术方法如下:以食蟹猴作为模型动物,采用脑立体定位方式,在黑质部位先注射AAV

SNCA,注射总量为42

48μl;间隔85

95天,再对同样位置注射PAR,注射总量为23

27μl。
[0006]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方法按以下步骤:将食蟹猴深麻醉,固定头部剔除毛发,消毒,用手术刀暴露颅骨,通过定位仪确定AP0点位置,根据MRI量取的纹状体位置确定颅骨表面的注射位置并进行标记,先注射AAV于黑质部位,总量为45μl,之后注射托芬那酸,Vetoquinol S.A,4mg/kg,i.m.;间隔3个月,再对相同位置注射PAR,总量为25μl,且手术结束后一样进行托芬那酸(4mg/kg,i.m.)的注射,病毒和PAR注射后,每只动物喂食专用饲料,自由饮水。
[000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08]1.本专利技术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安全可靠,模拟了PD的病理、影像和行为结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9]2.通过建立AAV+PAR诱导的PD食蟹猴模型,可以用来研究PD的发病机制和疾病进程,探究细胞移植后疾病环境对治疗的影响,筛选神经保护药物,进行临床前药物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实施例的食蟹猴注射后的Kurlan评分。
[0011]图2为实施例中的一只食蟹猴造模前后的影像学检查对比。图中的A为病毒和PAR注射前,纹状体左右两侧多巴胺转运体摄入量统计量无显著性差异,B为病毒和PAR注射在右侧黑质,注射18个月以后,右侧纹状体的多巴胺转运体摄入量相比造模前同侧显著性降低,相比未注射对侧显著性降低,表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死亡。
[0012]图3为实施例中的一只食蟹猴造模后脑组织黑质部位多巴胺能神经元免疫组化染色图,
[0013]图4为实施例中的一只食蟹猴造模后的脑组织黑质和纹状体路易小体的免疫组化染色图。
[0014]图5为实施例中的一只食蟹猴造模后的脑组织黑质纹状体神经胶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图。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实施例列举的内容。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见下述实施例。
[0017](一)模型的建立
[0018]选取老年雄性食蟹猴4只作为模型动物,体重6

8kg,模型动物在造模时采用脑立体定位方式注射AAV

SNCA和PAR,在手术前,利用盐酸氯胺酮注射液(0.2mL/Kg,i.m.)、盐酸阿托品注射液(0.02mg/Kg,i.m.)、速眠新Ⅱ注射液(2mg/Kg,i.m.)将实验猴进行深度麻醉,同时注射青霉素(哈药集团,5
×
105单位,i.m.),防止感染。待实验猴彻底麻醉后,实验猴转移至手术台,利用脑部定位仪将头部固定;随后使用手术刀将毛发剔除并进行消毒操作。使
用手术刀暴露颅骨,通过定位仪确定AP0点位置,再根据MRI量取的纹状体位置确定颅骨表面的注射位置并进行标记,AAV注射在黑质部位,注射位点分别为:SN1:前后18.4mm;旁开:45.86mm;深度:13.9
±
0.5mm(每隔0.5mm注射病毒量5μl)SN2:前后17.2mm;旁开:47mm;深度:13.4
±
0.5mm(每隔0.5mm注射病毒量5μl)
[00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帕金森病食蟹猴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食蟹猴作为模型动物,采用脑立体定位方式,在黑质部位先注射AAV

SNCA,注射总量为42

48μl;间隔85

95天,再对同样位置注射PAR,注射总量为23

27μl。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帕金森病食蟹猴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食蟹猴深麻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维王正波刘书一董文静董为鑫黄田庄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