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参菌发酵芍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61522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植物发酵领域的一种一种白参菌发酵芍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S1、芍药前处理;S2、芍药培养基的制备;S3、白参菌种子液的制备;S4、种子液在芍药培养基;S5、发酵混合物的分离;S6、发酵产物的提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参菌发酵芍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为了解决提取效率低,吸收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通过以食药真菌发酵中药材的方式,实现了对中药材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进而实现提高提取效率的技术效果,同时真菌发酵产物能够分解中药有效成分大分子,提高吸收效果。提高吸收效果。提高吸收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参菌发酵芍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发酵
,具体是指一种白参菌发酵芍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白参菌,又名裂褶菌,是食药兼用的珍稀菌类,针对多种疾病均存在有效作用,白参菌中含有多种多糖成分、醇溶性成分、生物酶、有机酸等多种活性物质,在抗肿瘤、抗炎和免疫调节等药物的研究中均有应用;在自然界中,白参菌主要生长于腐木基质上,其发酵产物中含有维生素酶、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甘酶等,对木质基质具有降解作用;芍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材料,具有阵痛、消炎、抗氧化的作用;芍药根部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单帖糖苷、没食子酰葡萄糖和酚类化合物等,传统中药的炮制方法主要通过较长时间的煎煮、炼制等,破坏中药植物的细胞壁,释放有效成分;微生物发酵过程中能够产生多重胞外酶,例如纤维素酶、果胶酶、半纤维素酶等,能够分解中药植物细胞壁的纤维结构,从而能够有效释放大量的活性成分。
[0003]目前现有植物提取技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中药植物提取有效成分的效率较低,有效成分的产率不高;第二、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多为大分子,难以被人体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参菌发酵芍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为了解决提取效率低,吸收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通过以食药真菌发酵中药材的方式,实现了对中药材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进而实现提高提取效率的技术效果,同时真菌发酵产物能够分解中药有效成分大分子,提高吸收效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参菌发酵芍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将芍药根干燥、研磨,过200目筛,得到芍药根粉末;S2、将步骤S1所得的芍药根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加入葡萄糖,121℃进行灭菌处理2h,得到芍药培养基;S3、将白参菌菌株转接到PDA斜面上进行培养,取试管斜面上少量菌丝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得到种子液;S4、取步骤S3所述种子液接种于芍药水提物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发酵混合物;S5、将发酵混合物离心,分离发酵上清液,浓缩、冷冻干燥得到发酵提取物;收集下层菌体,用无菌水洗涤,冷冻干燥,得到发酵产物;S6、将步骤S4所得的发酵产物用提取溶剂进行提取,分别收集提取液进行浓缩,得到发酵产物提取物。
[0006]优选地,在S1中,所述芍药根的干燥温度为35

45℃,干燥时间为10

12h。
[0007]优选地,在S2中,所述芍药根粉末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00

200g/L。
[0008]优选地,在S2中,所述葡萄糖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5

10g/L。
[0009]优选地,在S3中,白参菌菌株在PDA斜面培养的条件为在20℃下培养7

10d。
[0010]优选地,在S3中,所述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20g/L葡萄糖、15g/L琼脂,马铃薯提取液1.0L,121℃灭菌2h。
[0011]优选地,在S3中,所述种子液中白参菌孢子浓度为106‑
108CFU/mL。
[0012]优选地,在S3中,所述白参菌菌种来源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菌株编号为CICC5046。
[0013]优选地,在S4中,种子液与芍药水提物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0

20:100。
[0014]优选地,在S4中,种子液在芍药水提物培养基上培养的具体方法为将种子液接种于芍药水提物培养基上,以150r/min速度、20

23℃下培养5

10d。
[0015]优选地,在S5中,发酵产物离心的速度为10000

150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

15min。
[0016]优选地,在S6中,所述发酵产物与提取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0

100mg/mL。
[0017]优选地,在S6中,所述提取溶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8]优选地,在S6中,提取方法为将发酵产物加入提取溶剂中,120

150r/min振荡0.5

1h,过滤、浓缩、冷冻干燥得到发酵产物提取物。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白参菌发酵芍药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0020]优选地,在化妆品中添加所述的发酵提取物和发酵产物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0021]优选地,所述发酵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质量为去离子水的0.1

1wt%;所述发酵产物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添加量为去离子水0.5

1.5wt%。
[0022]优选地,所述化妆品包括面霜、爽肤水、乳液、面膜精华液中的至少一种。
[0023]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以白参菌作为发酵菌,对芍药根进行发酵处理,能够有效提高芍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增加提取物的产率,同时,分解芍药大分子有效成分,加速人体吸收;白参菌发酵产生的多种纤维素酶能够有效破坏芍药根部的木质纤维素,释放中的有效成分,从而提高芍药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产率;白参菌发酵产物中含有多种胞外酶,对有机大分子具有分解作用,同时能够对活性分子进行修饰,促进人体吸收;白参菌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能够对发酵底物中含有的多糖、纤维和酚类等多种有机物进行转化,增加有效成分的种类,提高生物活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4和对比例1所制备的发酵芍药提取物和芍药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结果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4和对比例1

4所述的发酵提取物和芍药提取物中有效成分抗氧化活性结果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4所述的白参菌发酵芍药提取物、发酵产物提取物和对比例1

2所述活性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图;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的白参菌在芍药根粉末底物中培养过程的形态图。
[002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
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专利技术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但不能限制本申请的内容。
[0028]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参菌发酵芍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芍药根干燥、研磨,过200目筛,得到芍药根粉末;S2、将步骤S1所得的芍药根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加入葡萄糖,121℃进行灭菌处理2h,得到芍药培养基;S3、将白参菌菌株转接到PDA斜面上进行培养,取试管斜面上少量菌丝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得到种子液;S4、取步骤S3所述种子液接种于芍药水提物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发酵混合物;S5、将发酵混合物离心,分离发酵上清液,浓缩、冷冻干燥得到发酵提取物;收集下层菌体,用无菌水洗涤,冷冻干燥,得到发酵产物;S6、将步骤S4所得的发酵产物用提取溶剂进行提取,分别收集提取液进行浓缩,得到发酵产物提取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参菌发酵芍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芍药根的干燥温度为35

45℃,干燥时间为10

12h。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参菌发酵芍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芍药根粉末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00

200g/L;所述葡萄糖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5

10g/L。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参菌发酵芍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白参菌菌株在PDA斜面培养的条件为在20℃下培养7

10d;所述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20g/L葡萄糖、15g/L琼脂,马铃薯提取液1.0L,121℃灭菌2h。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参菌发酵芍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所述种子液中白参菌孢子浓度为106‑
108CFU/mL;所述白参菌菌种来源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胜
申请(专利权)人:科之漾品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