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组装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1502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组装生产线,包括沿一字型依次排开设置的贴胶机、CCD前段组装机、CCD贴膜机、除尘机、压黑框机、喷码机、以及光学检测机;CCD前段组装机与CCD贴膜机之间设有具备强光辅助的外观检测工位;光学检测机配置成在后段生产中通过多次AOI方式协助于人工进行复检;基于背光组装生产线,其组装工艺所采用的步骤,适用于所有类型和尺寸的背光组装,通过一条直线排布方式将贴胶机、组装机、贴膜机、除尘机、压黑框机、喷码机、光学检测机通过紧密联系的生产线配合起来,前段组装机与贴膜机之间使用流水线,可容纳一个人作业的空间,而光学检测机之后使用一条长流水线,可容纳数人同时作业,FQC二次测试和OQC抽检工序采用暗棚,利于人工检测。利于人工检测。利于人工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组装生产线


[0001]本申请涉及背光组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背光组装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在显示背光模组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在背板上贴附插接多类胶贴和条形码等以便于整体设备的编号和追溯,在现有的生产组装过程中,均是采用人工进行贴胶组装,组装时容易出现偏差,不良率高且效率低,另外人员管理难成本高,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高效率的生产要求。
[0003]尤其是,手机背光组装技术从完全靠人工到逐渐自动化,从最开始一条线需五十个人力左右,部分工序实现自动化后,减少到二十人左右,但始终不能完全实现自动化,部分工序还是需要人工完成。对此,如何进行自动化与人工化之间的搭配工作,成为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组装生产线,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方案: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组装生产线,包括沿一字型依次排开设置的贴胶机、CCD前段组装机、CCD贴膜机、除尘机、压黑框机、喷码机、以及光学检测机;所述CCD前段组装机与CCD贴膜机之间设有具备强光辅助的外观检测工位;所述光学检测机配置成在后段生产中通过多次AOI方式协助于人工进行复检;
[0007]基于所述背光组装生产线,其组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将背光部件移转至与其匹配的定位治具上,通过贴胶机对背光部件的胶铁背面进行贴附备胶;
[0009]S2:以流水线的方式将贴好备胶的产品输入至CCD前段组装机,通过视觉定位进行自动上料,由人工将导光板、反射元件上料至CCD前段组装机,由CCD前段组装机将胶铁、反射元件、导光板及FPCA进行自动组装;
[0010]S3:在外观检测工位上,由人工在强光下对组装好的产品进行初步的外观检测,并通过无尘布进行酒精擦拭;
[0011]S4:检测判定为良品的产品输送至CCD贴膜机,通过视觉定位对产品依次贴扩散、下增光、上增光及遮光胶,并由除尘机对产品进行清除杂物;
[0012]S5:通过压黑框机对产品进行压实,再输送至喷码机进行自动翻转后喷上所需的生产信息;
[0013]S6:对产品进行自动化光学检测和人工复检,检测合格的良品流入下一工序进行包装入库,而不良品标示出待返修或IPQC判定处理。
[0014]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CCD前段组装机具有主动检测功能,用于检测导光板与LED之间的间隙,并筛选出不合格的产品。
[0015]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CCD前段组装机在接入至外观检测工位处对应设有滚轮压胶输送机构,组装完成的产品通过输送机构传输至外观检测工位。
[0016]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外观检测工位配备的强光为黄色光或绿色光,用于直观显现出产品的外观情况。
[001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压黑框机设有与产品相匹配的压黑框治具,所述治具为电木板及优力胶材质。
[001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压黑框机的保压时间设定为0.8s至1.2s,以使遮光胶完全粘合,且贴合好的膜材趋于稳固,遮光胶的激活率可达到要求的80%以上。
[001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喷码机设有用于产品的自动翻转机构,所述自动翻转机构用于将产品翻转至背面朝上,对应于喷码机进行产品信息及喷码日期的操作管控。
[002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光学检测机配置成AOI设备,所述AOI设备适于对产品进行光学自动检测,以确保产品的光学参数符合生产要求。
[0021]作为进一步改进,在AOI设备之后还设有复检工位,所述复检工位至少由三个人工进行辅助判定出侧边不良的产品。
[0022]作为进一步改进,在复检工位之后还设有OQC抽检工位,且OQC抽检工位处于与外观检测工位所相同的暗棚环境中;且在OQC抽检工位之后还设有最终检测工位,在判定为合格的良品后方可包装入库。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0024]本申请的背光组装生产线,适用于所有类型和尺寸的背光组装,通过一条直线排布方式将贴胶机、组装机、贴膜机、除尘机、压黑框机、喷码机、光学检测机通过紧密联系的生产线配合起来,前段组装机与贴膜机之间使用流水线,可容纳一个人作业的空间,而光学检测机之后使用一条长流水线,可容纳数人同时作业,FQC二次测试和OQC抽检工序采用暗棚,利于人工检测。
[0025]更进一步地,整条生产线需放置在洁净度达到万级以上标准的洁净室内,自动贴胶机和前段组装机的放料人员、半成品检查人员、外观检查都需在百级洁净棚内作业,前段组装机和自动贴膜机内的洁净度需达到百级标准。
[0026]尤其是,采用全自动组装工艺后,从前段贴备胶到组装完成的作业人员只需2人、FQC二次测试3人、品质OQC 1人、外观检查1人、包装1人、返检返修人员配1至2人、调机和换料人员1人,总共可减少数十人,全程使用流水线进行传送,无需人工转运产品,大大的节约了人力成本,同时大大减少人员接触产品导致人为损坏的可能,从而提高了产品一次性通过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一实施例的背光组装生产线的流水线示意图;
[0028]图2是一实施例的背光组装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一实施例的背光组装生产线的流程框图。
[0030]图标:
[0031]1‑
贴胶机;2

CCD前段组装机;3

CCD贴膜机;4

除尘机;5

压黑框机;6

喷码机;7

光学检测机;8

外观检测工位;9

复检工位;10

OQC抽检工位;11

最终检测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3]实施例
[0034]结合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组装生产线,包括沿一字型依次排开设置的贴胶机1、CCD前段组装机2、CCD贴膜机3、除尘机4、压黑框机5、喷码机6、以及光学检测机7。其中,所述CCD前段组装机2与CCD贴膜机3之间设有具备强光辅助的外观检测工位8;所述光学检测机7配置成在后段生产中通过多次AOI方式协助于人工进行复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一字型依次排开设置的贴胶机、CCD前段组装机、CCD贴膜机、除尘机、压黑框机、喷码机、以及光学检测机;其中,所述CCD前段组装机与CCD贴膜机之间设有具备强光辅助的外观检测工位;所述光学检测机配置成在后段生产中通过多次AOI方式协助于人工进行复检;基于所述背光组装生产线,其组装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背光部件移转至与其匹配的定位治具上,通过贴胶机对背光部件的胶铁背面进行贴附备胶;S2:以流水线的方式将贴好备胶的产品输入至CCD前段组装机,通过视觉定位进行自动上料,由人工将导光板、反射元件上料至CCD前段组装机,由CCD前段组装机将胶铁、反射元件、导光板及FPCA进行自动组装;S3:在外观检测工位上,由人工在强光下对组装好的产品进行初步的外观检测,并通过无尘布进行酒精擦拭;S4:检测判定为良品的产品输送至CCD贴膜机,通过视觉定位对产品依次贴扩散、下增光、上增光及遮光胶,并由除尘机对产品进行清除杂物;S5:通过压黑框机对产品进行压实,再输送至喷码机进行自动翻转后喷上所需的生产信息;S6:对产品进行自动化光学检测和人工复检,检测合格的良品流入下一工序进行包装入库,而不良品标示出待返修或IPQC判定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CCD前段组装机具有主动检测功能,用于检测导光板与LED之间的间隙,并筛选出不合格的产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C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明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市井开区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