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135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层处理:首先对基层进行处理;底基层施工:将骨料铺设在基层之上;中基层施工:将骨料铺设在底基层之上;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在中基层表面铺设预先计算好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初期压实;路面保养:在整个道路施工完成后,需要定期对路面进行保养。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专用的压路机实现对表面的二次压实后,使得面层更加均压缩致密、承载力更具优越性能并具有较好的排水性能,在面层压实完成后,还可在沥青混合料表面撒洒干石灰或沥青沙等颗粒物,以确保与车辆的防滑性,且在施工过程中保持足够的湿度和压实度、这样可以保障机械使用安全、符合遵守环保要求。符合遵守环保要求。符合遵守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诺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常见的路面结构,采用矿料骨料,添加适量沥青与其它材料混合而成,它能够在各种交通条件下提供较好的性能和舒适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式不同,会影响整个路面后期使用寿命;
[0003]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面层处理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关系到路面的电泳性、平整度和美观度,也是保障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保证,而现有的施工方法在处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面层时,一般在面层压实后,面层过于光滑,后期容易影响车辆行驶,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S1,基层处理:首先对基层进行处理,包括修复和平整,以确保表面平整、结实、干燥,符合设计要求;
[0008]步骤S2,底基层施工:然后将骨料铺设在基层之上进行底基层处理,处理时采用较大骨料进行压实;
[0009]步骤S3,中基层施工:接着将骨料铺设在底基层之上进行中基层处理,处理时采用较小骨料进行压实,形成具有适度厚度、密实度和平整度的中基层;
[0010]步骤S4,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在中基层表面铺设预先计算好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初期压实,然后再滚压至表面平整度符合标准,沥青混凝土面层处理步骤:
[0011]步骤S4

1,沥青混合料配制:在面层处理前,需要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制,该步骤是确保沥青混合料配比合理、石料合适、沥青含量符合标准等,以保证其质量;
[0012]步骤S4

2,面层摊铺:在中基层表面铺设预先计算好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初期压实,摊铺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材料温度适宜,通常在摊铺前、后使用热风机及锅炉进行加热处理,保证道路表面平整性和表面光洁度;
[0013]步骤S4

3,车辙压实:在面层刚刚完成铺设的时候,通常需要进行车辙压实,即允许运行一辆辆载重适当的车辆重复行驶,使沥青混合料得到不断压实,提高初始密度,从而保证路面表面形状稳定、平整;
[0014]步骤S4

4,滚压:使用专用的压路机实现对表面的二次压实,结果表面更加均压缩致密、承载力更具优越性能并具有较好的排水性能;
[0015]步骤S4

5,防滑处理:在表面压实完成后,还可在沥青混合料表面撒洒干石灰或沥
青沙等颗粒物,以确保与车辆的防滑性;
[0016]步骤S5,路面标线划设:在路面面层完成后进行路面标线施工,划设好交通标志和标线等;
[0017]步骤S6,路面保养: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保养对于保障整个路面的寿命和使用质量非常关键,合理的保养措施可以延长路面的寿命,提高路面的质量,并降低维护成本,在整个道路施工完成后,需要定期对路面进行保养;
[00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沥青混凝土基层处理的步骤具体为:
[0019]步骤S1

1,拓扑测量:在基层处理之前进行地面拓扑测量,了解场地表面高低起伏情况,确定填方、挖方、平台、山体等地形设计;
[0020]步骤S1

2,破损修复:对于已经形成裂缝或坑洼的地面,需要进行破损处理和修复,补平缺口,保证表面平整;
[0021]步骤S1

3,基础处理:若基础不稳定,则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如加水泥搅拌桩、加筏板等;
[0022]步骤S1

4,稀土加固:若基层的土壤松软不够坚固,则需要采用稀土加固的方法解决,例如加入稀土效果更佳,稀土指的是采用稀土粉作为主要材料,再添加其它材料混合而成的一种材料,能够在改善土壤的同时提高土壤的抗压强度和防护性能;
[0023]步骤S1

5,基础填充:在基础稳固的前提下,进行基础填充,加入砂子、碎石、砂土等,填平基层;
[0024]步骤S1

6,压路加固:将填充后的基层进行压路加固,使其密实坚硬;
[002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沥青混凝土底基层处理的步骤具体为:
[0026]步骤S2

1,地面清理:在施工前,必须将原有的沥青路面、灰浆或碎石路面清除干净,并对路基表面进行清理,保证路基表面平整干燥,无松软性质;
[0027]步骤S2

2,骨料铺设:将经过筛分的适宜粒度的石料铺设在路基表面上,在铺设过程中要注意石料分布均匀,保证骨料层的实体性和均匀性;
[0028]步骤S2

3,压实:在骨料层的表面使用专业压路机对其进行压实,压实的程度与力度要适宜,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对于低温和高温条件下路面的抗裂性也会有较好的效果;
[0029]步骤S2

4,骨料清理:在压实后,对路面上的杂物进行清理,以免影响后续施工工序的质量;
[003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沥青混凝土中基层处理的步骤具体为:
[0031]步骤S3

1,骨料铺设:在底基层上铺设经过筛分的适合粒径的骨料,这一步也可以称为摊铺层或界面层;
[0032]步骤S3

2,压实:将摊铺好的中基层进行适度压实,可以采用单滚轮压路机进行压实,如果采用高速公路等大型路面,也可以采用载重更大且效果更好的钢轮压路机进行压实;
[0033]步骤S3

3,加纤维剂:在适当的情况下,加入一定量的纤维剂,这可以提高中基层的抗裂性和韧性;
[0034]步骤S3

4,喷洒沥青:在中基层的表面进行均匀喷洒沥青,有的施工中对中基层还要再喷一层热沥青保证质量;
[0035]步骤S3

5,压实:在喷洒沥青后,对整个中基层进行二次压实;
[003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后的保养步骤具体为:
[0037]步骤S6

1,开放时间:在进行车辆行驶前,需要先将路面进行开放,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完全干燥和固化;
[0038]步骤S6

2,清扫道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后的第一天内,需要对路面进行清扫,除去可能留在路面上的石子、灰尘、泥土等杂物;
[0039]步骤S6

3,防水处理:在路面上进行防水处理,通过增加沥青混凝土表面水密性,从而可以降低水分的侵蚀作用;
[0040]步骤S6

4,补漏修复:在路面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裂缝或损坏的地方,需要及时进行补漏修复,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基层处理:首先对基层进行处理,包括修复和平整,以确保表面平整、结实、干燥,符合设计要求;步骤S2,底基层施工:然后将骨料铺设在基层之上进行底基层处理,处理时采用较大骨料进行压实;步骤S3,中基层施工:接着将骨料铺设在底基层之上进行中基层处理,处理时采用较小骨料进行压实,形成具有适度厚度、密实度和平整度的中基层;步骤S4,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在中基层表面铺设预先计算好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初期压实,然后再滚压至表面平整度符合标准,沥青混凝土面层处理步骤:步骤S4

1,沥青混合料配制:在面层处理前,需要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制,该步骤是确保沥青混合料配比合理、石料合适、沥青含量符合标准等,以保证其质量;步骤S4

2,面层摊铺:在中基层表面铺设预先计算好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初期压实,摊铺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材料温度适宜,通常在摊铺前、后使用热风机及锅炉进行加热处理,保证道路表面平整性和表面光洁度;步骤S4

3,车辙压实:在面层刚刚完成铺设的时候,通常需要进行车辙压实,即允许运行一辆辆载重适当的车辆重复行驶,使沥青混合料得到不断压实,提高初始密度,从而保证路面表面形状稳定、平整;步骤S4

4,滚压:使用专用的压路机实现对表面的二次压实,结果表面更加均压缩致密、承载力更具优越性能并具有较好的排水性能;步骤S4

5,防滑处理:在表面压实完成后,还可在沥青混合料表面撒洒干石灰或沥青沙等颗粒物,以确保与车辆的防滑性;步骤S5,路面标线划设:在路面面层完成后进行路面标线施工,划设好交通标志和标线等;步骤S6,路面保养: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保养对于保障整个路面的寿命和使用质量非常关键,合理的保养措施可以延长路面的寿命,提高路面的质量,并降低维护成本,在整个道路施工完成后,需要定期对路面进行保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沥青混凝土基层处理的步骤具体为:步骤S1

1,拓扑测量:在基层处理之前进行地面拓扑测量,了解场地表面高低起伏情况,确定填方、挖方、平台、山体等地形设计;步骤S1

2,破损修复:对于已经形成裂缝或坑洼的地面,需要进行破损处理和修复,补平缺口,保证表面平整;步骤S1

3,基础处理:若基础不稳定,则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如加水泥搅拌桩、加筏板等;步骤S1

4,稀土加固:若基层的土壤松软不够坚固,则需要采用稀土加固的方法解决,例如加入稀土效果更佳,稀土指的是采用稀土粉作为主要材料,再添加其它材料混合而成的一种材料,能够在改善土壤的同时提高土壤的抗压强度和防护性能;步骤S1

5,基础填充:在基础稳固的前提下,进行基础填充,加入砂子、碎石、砂土等,填平基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建红雷建文陈金杏曾利江李小清何英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众锐佳程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