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粒绒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6131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摇粒绒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摇粒绒面料包括连接层和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层两侧的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所述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中的至少一个为摇粒绒层;其中,所述连接层为包括连接丝的集合层,所述连接丝包括咖啡碳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摇粒绒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料,尤其涉及一种摇粒绒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0002]摇粒绒面料作为针织面料的一种,多是通过将针织底物的聚酯纤维依次经过拉毛、梳毛和摇粒等工艺加工得到。其不易皱且保暖的特点,已使其成为秋冬服饰的品类之一。
[0003]但是,由于摇粒绒面料的保暖性能与其厚度呈正相关关系,保暖性优异的摇粒绒面料往往过厚而导致成衣臃肿,进而难以同时满足消费者对保暖性和美感的需求。此外,摇粒绒面料还存在使用寿命较短的缺陷,尤其表现为水洗易变形硬化、掉毛严重导致保暖性下降。因此,市面上摇粒绒面料的服饰类产品占有率极其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摇粒绒面料,该摇粒绒面料特殊的组成不仅使其具有优异的产热保暖性能,且使用寿命更长,有利于使摇粒绒制品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摇粒绒面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延长了摇粒绒面料的纤维稳定性,有效避免了掉毛现象的发生。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服饰,该服饰包括上述摇粒绒面料,因此具有保暖、美观、亲肤、不掉毛等特点。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摇粒绒面料,包括连接层和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层两侧的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所述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中的至少一个为摇粒绒层;
[0008]其中,所述连接层为包括连接丝的集合层,所述连接丝包括咖啡碳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合物。
[0009]如上所述的摇粒绒面料,其中,所述连接丝中,咖啡碳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

10%。
[0010]如上所述的摇粒绒面料,其中,所述连接丝的表面具有凹槽。
[0011]如上所述的摇粒绒面料,其中,所述连接丝的线细度为50D/24F

150D/72F。
[0012]如上所述的摇粒绒面料,其中,第一织物层为摇粒绒层,第二织物层为棉层。
[0013]如上所述的摇粒绒面料,其中,所述摇粒绒面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包括:20%~40%棉层,50~70%摇粒绒层,10~20%连接层。
[0014]如上所述的摇粒绒面料,其中,所述摇粒绒面料的克重为280

360g/M2。
[0015]如上所述的摇粒绒面料,其中,所述棉层包括32

40S精梳棉,和/或,所述摇粒绒层包括100D/144F

155D/144F双纱聚酯纤维。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摇粒绒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1)对底布进行第一定型处理后,得到第一定型制品;
[0018]2)对第一定型制品依次摇粒预处理和摇粒处理,得到摇粒制品;
[0019]3)对所述摇粒制品进行第二定型处理,得到所述摇粒绒面料;
[0020]其中,所述底布包括连接层和位于所述连接层至少一侧的摇粒绒前体;
[0021]所述第一定型处理的温度为160

180℃,时间为15

30min;
[0022]所述第二定型处理的温度为160

180℃,时间为15

30min。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服饰,至少部分所述服饰由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摇粒绒面料或上述制备得到的摇粒绒面料经加工处理得到。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摇粒绒面料,通过包括具有特殊组成的连接层,既增强了远红外发热性能和保暖性能,解决了现阶段“越暖越臃肿”的痛点,满足了消费者轻盈保暖的需求,也使其表现出蓬松柔软、不易变形硬化的特点。此外,连接层作为用于固定摇粒绒层的媒介也增强了摇粒绒面料的强度和定型度,减少了掉毛的可能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摇粒绒面料有效解决了消费者痛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摇粒绒面料,包括连接层和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层两侧的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所述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中的至少一个为摇粒绒层;其中,所述连接层为包括连接丝的集合层,所述连接丝包括咖啡碳化物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合物。
[0027]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摇粒绒面料包括三层,分别为连接层、位于连接层一侧的第一织物层、以及位于连接层另一侧的第二织物层,其中,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是指包括高分子化合物的纤维、纤维素等通过交叉、绕结等形成的制品,多具有柔软的特点,且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中的至少一个为摇粒绒层。
[0028]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分别固定在连接层的两侧。本专利技术不限定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分别与连接层的固定方式,例如可以通过织造实现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与连接层的分别固定,也可以通过粘合剂粘合实现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与连接层的分别固定。
[0029]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层包括连接丝,且连接丝彼此连接集合而形成连接层,同样的,本专利技术对于连接集合的方式不做限定,可以使连接丝通过粘结剂、或者通过交叉、绕结而得到连接层。
[0030]具体地,连接丝包括咖啡碳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合物。其中,咖啡碳是咖啡渣经高温煅烧(至少1000℃)后研磨形成的纳米颗粒;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合物是指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聚合产物,本专利技术不限定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各自的分子量,也不限定二者在聚合过程中的质量比,只要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聚合物均属于本专利技术限定的范围。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向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聚合体系中加入上述咖啡碳后,经过系列包括拉伸等后
处理,得到上述连接丝。该连接丝可以为DTY或者FDY型。
[0031]基于相同组织结构、克重以及成分,与市面上的摇粒绒面料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摇粒绒面料,不仅具有优异的保温率和远红外发射率,在更低厚度下实现更为优异的蓄热保暖性能,满足当下消费者在保暖基础上对轻盈修身的颜值主义审美,其弹性回复率和定负荷伸长率亦表现突出,进而使其具备柔软蓬松、高弹、长久保型、不掉毛的特点。
[0032]专利技术人对产生上述效果的原理进行分析,认为可能是,一方面,连接丝中的咖啡碳在煅烧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纳米微孔,这些纳米微孔能够作为吸收和存热量储存的场所,且咖啡碳在吸收了人体或外界的热能辐射时,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摇粒绒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层和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层两侧的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所述第一织物层和第二织物层中的至少一个为摇粒绒层;其中,所述连接层为包括连接丝的集合层,所述连接丝包括咖啡碳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粒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中,咖啡碳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

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摇粒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的表面具有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摇粒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丝的线细度为50D/24F

150D/72F。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摇粒绒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一织物层为摇粒绒层,第二织物层为棉层。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摇粒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摇粒绒面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包括:20%~40%棉层,50~70%摇粒绒层,10~20%连接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摇粒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摇粒绒面料的克重为2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君苏薇秦龙吕继明陈旻朱磊左小伟李可明
申请(专利权)人: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