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门式起重机全尺寸轨道线形控制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扩大基础上放样门式起重机轨道中线并采集高程,依据高程将门式起重机轨道抄平压紧,安装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棱镜,限位片使棱镜组件位于轨道中心,采用线定向法设站并定义门式起重机轨道假定坐标系,在门式起重机轨道待测位置安装轨道棱镜,观测轨道棱镜在假定坐标系中三维坐标,通过三维坐标计算分析门式起重机跨度、相垂直的同一截面上两根轨道之间的高度差、沿长度方向在垂直平面内的弯曲及顺直度。该方法观测数据简单直观,有利于指导门式起重机的轨道线形控制。采用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门式起重器轨道全尺寸轨道线形控制测量问题。尺寸轨道线形控制测量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式起重机全尺寸轨道线形控制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门式起重机轨道施工测量
,尤其是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全尺寸轨道线形控制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燕矶长江大桥临建工程种类繁多,包含钢筋加工场、钢结构加工场、物资库房、桥面板预制场及小箱梁预制场。为满足施工进度需求共配备门式起重机14台,其中:10t门式起重机8台,16t门式起重机3台,30t门式起重机2台,60t门式起重机1台。
[0003]门式起重机的轨道安装精度要求高,门式起重机跨度S≤10m时,轨距偏差
△
S=
±
3mm,起重机跨度S>10m时,偏差
△
S=
±
[3+0.25
×
(S
‑
10)]mm,最大不超过
±
15mm。传统门式起重机的轨距采用校验的钢卷尺进行测量两根轨道顶面的中心线间距,门式起重机的轨道顶面为圆角,轨道顶面的分中受人为因素影响存在偶然误差;在与轨道运行方向相垂直的同一截面上两根轨道之间的高度差
△
h精度要求高,两根轨道的高度差最大为10mm,传统相垂直的同一截面上两根轨道采用校验的钢卷尺量取最小距离确定,采用该方法受门式起重机的轨道自身线形因素影响偏差较大;同时,沿长度方向在垂直平面内的弯曲,每2m测长内各点的偏差不得大于2mm。如门式起重机的轨距偏差过大,则使用过程中门式起重机与轨道不平行会发生啃轨现象,导致门式起重机的偏载受力,影响结构安全。
专利技术内容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式起重机全尺寸轨道线形控制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能有效地提高门式起重机的轨距测量及相垂直的同一截面上两根轨道之间高度差的测量精度,同时测量门式起重机的轨道顺直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门式起重机全尺寸轨道线形控制测量方法,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采用LeicaTS60全站仪的极坐标法在条形扩大基础上放样门式起重机的轨道中线,采用几何水准法采集门式起重机的轨道中线的高程;
[0008]S2:根据门式起重机的轨道中线的高程在轨道的下方采用钢板进行抄垫,抄垫水平后通过门式起重机的轨道压件将门式起重机的轨道压紧;
[0009]S3:在门式起重机的轨道上安装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棱镜,松开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棱镜的固定夹板上方的紧固旋钮,将活动夹板拉出,安置棱镜组件在门式起重机的轨道的待测点上方,将棱镜组件与圆头螺母连接,固定挡板紧贴在门式起重机的轨道一侧,收回活动挡板紧贴于门式起重机的轨道另一侧,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棱镜安装完成;
[0010]S4:采用线定向法对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控制测量,LeicaTS60全站仪自由设站于在两条门式起重机的轨道中间,整平后进入线定向设站模式;
[0011]S5:线定向法设站建立假定坐标系,将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棱镜滑移到在任意一侧门式起重机的轨道端头,LeicaTS60全站仪观测该点A1三维坐标,A1观测完成后,将轨道棱
镜安装在该条轨道的另一端,观测该点为点An,观测完成后完成线定向设站,定义了一个以该条轨道前进方向为X轴方向,水平垂直X轴且过点A1的方向为Y轴方向,过点A1且铅垂垂足X轴方向为Z轴方向;
[0012]S6:采用LeicaTS60全站仪三维坐标法检查门式起重机的轨道;选择该条门式起重机的轨道,从端头开始观测,再次观测A1点并记录,每隔2m滑移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棱镜,滑动完成后观测该点,直至该条轨道全部观测完,依次记录A2、A3、
……
、An,该条门式起重机的轨道观测完成后,将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棱镜安装至另一条门式起重机的轨道上,从端头开始,选择与另一条轨道对应位置观测三维坐标,记录B1,计算B1点X值与A1点X值的差值,若不一致在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方向上滑移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棱镜,直至B1点X值与A1点X值的互差小于5cm,重新记录B1点三维坐标,依次观测剩余待测点的三维坐标并记录;
[0013]S7:根据观测数据计算门式起重机的跨度、相垂直的同一截面上两根轨道之间的高度差、沿长度方向在垂直平面内的弯曲及顺直度。
[0014]在步骤S1中,条形扩大基础施工时需要提前放样门式起重机轨道中线并埋设预埋钢板,条形扩大基础施工完成后采集轨道中线高程,并根据高程最大值确定门式起重机轨道底安装高度。
[0015]在步骤S3中,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棱镜,包括棱镜组件、固定夹板、活动夹板、滑槽体,固定夹板呈
“┐”
形直角结构,活动夹板呈
“┌”
形直角结构,其中:在固定夹板的中间设有长方形的夹板槽口,在固定夹板的顶面、夹板槽口的旁边设有一个能向下旋转的紧固旋钮,活动夹板设在固定夹板的下方,在活动夹板的十字中心处、夹板槽口的下方设有一个圆头螺母,棱镜组件底端的连接螺杆向下穿过夹板槽口后旋入圆头螺母中,将棱镜组件、固定夹板活动夹板连接为一体,棱镜组件安装在活动夹板的十字中心处,紧固旋钮穿过固定夹板抵住活动夹板的顶面,通过旋转紧固旋钮能控制固定夹板与活动夹板间的松紧;滑槽体设在活动夹板的下方,在滑槽的顶部设有向上开口的滑槽,在活动夹板的底部安装有能在滑槽内滑动的滑珠;在活动夹板的侧面设有活动挡板,在固定夹板的侧面设有固定挡板,活动夹板随固定夹板顶部的紧固旋钮的松紧控制横向移动,使得活动挡板紧贴于门式起重机的轨道侧面;在滑槽体的滑槽中心偏固定夹板的一侧设有限位片,使棱镜组件的起始位置为固定挡板与活动挡板中心。
[0016]在步骤S3中,轨道棱镜通过限位片使棱镜组件中心位于固定挡板与活动挡板中心,固定挡板与活动挡板分别紧贴轨道两侧,棱镜组件中心位于轨道中心。
[0017]在步骤S5中,采用线定向法设站建立一个假定坐标系,该坐标系以设站第一个测点为坐标系原点,以轨道方向为X轴方向,水平垂直X轴且过点坐标系原点的方向为Y轴方向,竖直垂直X轴且过点坐标系原点的方向为Z轴方向。
[0018]在步骤S7中,通过分析观测数据Y值可以得到轨道顺直度;通过分析两条门式起重机的轨道对应观测点的Z值差值得到相垂直的同一截面上两根轨道之间的高度差;通过分析两条门式起重机的轨道对应观测点的Y值差值得到门式起重机的跨度;通过分析每条门式起重机的轨道相邻点的Z值差值得到沿长度方向在垂直平面内的弯曲。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条形基础上中线及高程,轨道压紧之后在轨道上安装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棱镜,替代传统采用校验的钢卷尺进行测量两根轨道顶面的中心线间距,将人为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降到最低,采用线定向法能够高精度完成门式起重
机的轨距测量及相垂直的同一截面上两根轨道之间高度差的测量,同时测量门式起重机的轨道顺直性,观测数据简单直观,有利于指导门式起重机的轨道线形控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门式起重机全尺寸轨道线形控制测量方法。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式起重机全尺寸轨道线形控制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Leica TS60全站仪的极坐标法在条形扩大基础上放样门式起重机的轨道中线,采用几何水准法采集门式起重机的轨道中线的高程;S2:根据门式起重机的轨道中线的高程在轨道的下方采用钢板进行抄垫,抄垫水平后通过门式起重机的轨道压件将门式起重机的轨道压紧;S3:在门式起重机的轨道上安装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棱镜,松开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棱镜的固定夹板上方的紧固旋钮,将活动夹板拉出,安置棱镜组件在门式起重机的轨道的待测点上方,将棱镜组件与圆头螺母连接,固定挡板紧贴在门式起重机的轨道一侧,收回活动挡板紧贴于门式起重机的轨道另一侧,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棱镜安装完成;S4:采用线定向法对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控制测量,Leica TS60全站仪自由设站于在两条门式起重机的轨道中间,整平后进入线定向设站模式;S5:线定向法设站建立假定坐标系,将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棱镜滑移到在任意一侧门式起重机的轨道端头,Leica TS60全站仪观测该点A1三维坐标,A1观测完成后,将轨道棱镜安装在该条轨道的另一端,观测该点为点An,观测完成后完成线定向设站,定义了一个以该条轨道前进方向为X轴方向,水平垂直X轴且过点A1的方向为Y轴方向,过点A1且铅垂垂足X轴方向为Z轴方向;S6:采用Leica TS60全站仪三维坐标法检查门式起重机的轨道;选择该条门式起重机的轨道,从端头开始观测,再次观测A1点并记录,每隔2m滑移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棱镜,滑动完成后观测该点,直至该条轨道全部观测完,依次记录A2、A3、
……
、An,该条门式起重机的轨道观测完成后,将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棱镜安装至另一条门式起重机的轨道上,从端头开始,选择与另一条轨道对应位置观测三维坐标,记录B1,计算B1点X值与A1点X值的差值,若不一致在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方向上滑移门式起重机的轨道棱镜,直至B1点X值与A1点X值的互差小于5cm,重新记录B1点三维坐标,依次观测剩余待测点的三维坐标并记录;S7:根据观测数据计算门式起重机的跨度、相垂直的同一截面上两根轨道之间的高度差、沿长度方向在垂直平面内的弯曲及顺直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起重机全尺寸轨道线形控制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条形扩大基础施工时需要提前放样门式起重机轨道中线并埋设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焕文,冯鹏,方毅辉,杨嘉俊,胡腾飞,齐聪,彭志凌,雷楗,严杰,陈明哲,伍振荣,蒋本俊,兰其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