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晓枫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拔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95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具体公开了一种中医拔罐器,其在罐体内设有活塞,罐体的下端内侧设有台阶,罐体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活塞与台阶之间设有推顶弹簧;活塞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由滑杆段和螺纹段两部分构成;驱动杆穿过螺纹孔后与一旋钮连接;当活塞位于其行程的最下端且罐体的下端被封堵后,推顶弹簧的弹力足以驱使活塞向上移动,直至螺纹段的上端与螺纹孔抵顶。拔罐时推力弹簧可以驱使活塞向上移动,此后对旋钮进行较少圈数的旋转即可使罐体内产生拔罐所需的足够负压,操作快捷,省力高效;活塞在推力弹簧的驱使下而向上移动,可使罐体吸附在患者体表,无需对旋钮进行外力操作,可保证罐体不会在患者体表滑动移位,拔罐位置精准。罐位置精准。罐位置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拔罐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临床使用的拔罐器。

技术介绍

[0002]拔罐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疗法之一,其是通过负压作用使罐具吸附于腧穴或所拔部位的体表,利用对经络腧穴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起到疏经活血、祛风止痛、扶正祛邪、调理脏腑的作用,以达防治疾病的目的,因其为物理疗法,无毒副作用,近年来备受大众所接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目前用于拔罐的罐具种类繁多,其中以活塞式罐具最为常用,这种活塞式罐具通常由罐体、活塞、螺杆及旋柄构成,旋转旋柄时螺杆将带动活塞移动,从而可使罐体内产生负压,实现预期的拔罐效果。尽管上述的活塞式罐具具有操作方便、负压可调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活塞只能通过旋转螺杆的方式进行驱动,需要将螺杆旋转诸多圈数才可使罐体内产生预期的负压,泄压时同样需要对螺杆旋转多圈,效率较低,操作颇为费力;另一方面,初始将罐体扣在所拔部位时罐体对体表不具有吸附作用,因此在对螺杆进行旋转操作的过程中罐体容易发生移位,导致拔罐的位置不够精准,当拔罐位置偏移较大时,需要将活塞复位并重新调整罐体的位置,进一步的降低了拔罐的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快捷,尤其可保证拔罐位置精度和提高操作效率的中医拔罐器。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中医拔罐器,其包括一罐体,所述的罐体内设有活塞,罐体的下端内侧设有一圈台阶,罐体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一螺纹孔;活塞与台阶之间设有推顶弹簧;活塞的中心处连接有向上延伸且能够与其相对旋转的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由上下分布的滑杆段和螺纹段两部分构成,所述的滑杆段呈光滑圆柱状而能够与螺纹孔滑动配合,所述的螺纹段上设有能够与螺纹孔进行配合的螺纹;驱动杆穿过螺纹孔而延伸至罐体的上方后与一旋钮固定连接;当活塞位于其行程的最下端且罐体的下端被封堵后,推顶弹簧的弹力足以驱使活塞向上移动,直至螺纹段的上端与螺纹孔抵顶。
[0006]本中医拔罐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
[0007]在临床使用时,首先,用手心按压旋钮使活塞移动至其行程的最下端,同时用手指抓住罐体的外部,以此状态将罐体扣压在患者的待拔部位,此后停止对旋钮的按压,活塞将由推力弹簧驱使而快速向上移动,罐体内将产生负压而吸附在患者的体表,此时便完成了中医拔罐器的初步安置;此后,向某一方向旋转旋钮时,在推顶弹簧的推力作用下螺纹段将逐渐的进入螺纹孔中,驱动杆与螺纹孔将构成丝杠机构,根据临床需要来旋转旋钮,即可调节罐体内负压的大小;拔罐治疗完成后,采用反向操作即可将本中医拔罐器取下。
[000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0009]将罐体扣压在患者体表后,推力弹簧可以驱使活塞向上移动一段行程,此后再对旋钮进行较少圈数的旋转即可使罐体内产生拔罐所需的足够负压,操作较为快捷,省力高效;初始将罐体扣压在患者体表并松开旋钮后,活塞在推力弹簧的驱使下而向上移动,使罐体内产生负压而紧紧的吸附在患者体表,此过程无需对旋钮进行外力操作,因此可保证罐体不会在患者体表滑动移位,同时,此时罐体已经对体表产生了一定的吸附作用,在后续旋转旋钮的操作过程中,罐体亦不会在患者体表滑动移位,由此可保证拔罐位置精准,避免了往复调整拔罐位置而降低了拔罐的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中医拔罐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中医拔罐器部分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中医拔罐器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0013]图4为驱动杆、活塞及旋钮的配合示意图。
[0014]图5为活塞移动至其行程的最下端时各部件的配合示意图。
[0015]图6为活塞由推力弹簧驱使而向上移动的状态示意图。
[0016]图7为旋拧旋钮驱使活塞向上移动的状态示意图。
[0017]图中,1、罐体,101、罐身,102、罐盖,2、螺纹孔,3、旋钮,4、驱动杆,401、滑杆段,402、螺纹段,5、加强筋,6、旋转座,7、推顶弹簧,8、活塞,9、台阶,10、密封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看图1

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拔罐器,其包括一罐体1,所述的罐体1内设有活塞8,罐体1的下端内侧设有一圈台阶9,罐体1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一螺纹孔2;所述的活塞8与罐体1密封配合且能够在罐体1内上下移动;所述的活塞8与所述台阶9之间设有一推顶弹簧7,推顶弹簧7的上端与下端分别与活塞8和台阶9抵顶;所述的活塞8中心处连接有一向上延伸且能够与其相对旋转的驱动杆4,所述的驱动杆4由滑杆段401和螺纹段402两部分构成,所述的滑杆段401位于螺纹段402的上方;所述的滑杆段401呈光滑圆柱状而能够与螺纹孔2滑动配合,所述的螺纹段402上设有能够与螺纹孔2进行配合的螺纹,所述的驱动杆4穿过螺纹孔2而延伸至罐体1的上方,驱动杆4的上端与一旋钮3固定连接,旋拧旋钮3可驱使驱动杆4旋转;当所述的活塞8位于其行程的最下端且罐体1的下端被封堵后,推顶弹簧7的弹力足以驱使活塞8向上移动,直至螺纹段402的上端与螺纹孔2抵顶,此后旋转驱动杆4可使螺纹段402进入螺纹孔2中,即螺纹段402与螺纹孔2实现螺纹配合。
[0019]本中医拔罐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
[0020]在临床使用时,首先,如图5所示,用手心按压旋钮3,使活塞8移动至其行程的最下端,对旋钮3保持按压的同时用手指抓住罐体1的外部,以此状态将罐体1扣压在患者体表的待拔部位,此后停止对旋钮3的按压,如图6所示,活塞8将由推力弹簧驱使而快速向上移动,罐体1内将产生负压而紧密的吸附在患者的体表,此时便完成了本中医拔罐器的初步安置;此后,如图7所示,向某一方向(螺纹段402在螺纹孔2中向上移动的旋转方向)旋拧旋钮3,在推顶弹簧7的推力作用下螺纹段402将逐渐的进入螺纹孔2中实现螺纹配合,驱动杆4与螺纹孔2将构成丝杠机构,根据临床需要来旋拧旋钮3可驱使活塞8向上移动,即调节罐体1内负
压的大小;拔罐治疗完成后,采用反向操作即可将本中医拔罐器取下。
[0021]参看图6、7所示,本中医拔罐器在临床使用时,将罐体1扣压在患者体表后,推力弹簧可以驱使活塞8向上移动一段行程,此后再对旋钮3旋转较少的圈数即可使罐体1内产生拔罐所需的足够负压,相较以往技术,操作更为快捷,省力高效。
[0022]参看图6、7所示,本中医拔罐器在临床使用时,初始将罐体1扣压在患者体表并松开旋钮3后,活塞8在推力弹簧的驱使下而向上移动,使罐体1内产生负压而紧紧的吸附在患者体表,此过程无需对旋钮3进行外力操作,因此可保证罐体1不会在患者体表滑动移位,同时,此时罐体1已经对体表产生了一定的吸附作用,在后续旋转旋钮3的操作过程中,罐体1亦不会在患者体表滑动移位,由此可保证拔罐位置精准,避免了往复调整拔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拔罐器,其包括一罐体,所述的罐体内设有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下端内侧设有一圈台阶,罐体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一螺纹孔;活塞与台阶之间设有推顶弹簧;活塞的中心处连接有向上延伸且能够与其相对旋转的驱动杆,所述的驱动杆由上下分布的滑杆段和螺纹段两部分构成,所述的滑杆段呈光滑圆柱状而能够与螺纹孔滑动配合,所述的螺纹段上设有能够与螺纹孔进行配合的螺纹;驱动杆穿过螺纹孔而延伸至罐体的上方后与一旋钮固定连接;当活塞位于其行程的最下端且罐体的下端被封堵后,推顶弹簧的弹力足以驱使活塞向上移动,直至螺纹段的上端与螺纹孔抵顶;所述的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莉
申请(专利权)人:刘晓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