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行走机构及履带拖拉机,属于拖拉机技术领域,包括呈三角形设置的驱动齿盘、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所述驱动齿盘、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外部套设有履带,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之间设有两个支撑轮,两个支撑轮沿履带行走机构行走方向间隔设置;还包括主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的下端通过铰接轴铰接有摇摆架;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支撑轮安装于摇摆架上;履带拖拉机包括履带行走机构,履带行走机构安装在拖拉机本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履带三角形状的变化,避免履带行走机构的整体前后摆动,可以避免拖拉机转向过程中内侧的前、后履带出现干涉的问题。涉的问题。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行走机构及履带拖拉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履带行走机构及履带拖拉机,属于拖拉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四轮履带拖拉机保有量很少,农业作业中地面情况较差的工况以及对土壤压实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使用四轮履带拖拉机有独特的优势。
[0003]履带行走机构是四轮履带拖拉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当前拖拉机履带行走机构采用整体摆动方案来适应地形的起伏,履带摆动沿着轮轴向前或向后摆动一定角度,当摆动时,履带会向前端或后端探出一定距离。拖拉机转弯时,转向过程内侧的前、后履带间隔距离很近,这时如果履带行走机构发生整体摆动,导致前、后履带干涉碰撞,导致损坏。
[000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履带行走机构及履带拖拉机,可以实现履带三角形状的变化,避免履带行走机构的整体前后摆动,可以避免拖拉机转向过程中内侧的前、后履带出现干涉的问题。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履带行走机构及履带拖拉机,包括呈三角形设置的驱动齿盘、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所述驱动齿盘、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外部套设有履带,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之间设有两个支撑轮,两个支撑轮沿履带行走机构行走方向间隔设置;还包括主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的下端通过铰接轴铰接有摇摆架;所述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支撑轮安装于摇摆架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架下端两侧分别固定有前挡轴和后挡轴;
[0008]所述摇摆架的上端面上设有前限位部和后限位部,前限位部与前挡轴相配合设置,后限位部与后挡轴配合设置。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张紧摇臂,所述张紧摇臂中部转动连接于摇摆架的前端,所述第一导向轮安装在张紧摇臂的一端,所述张紧摇臂另一端悬空设置;
[0010]所述摇摆架上设有可调顶杆,所述可调顶杆的下端与张紧摇臂的悬空端相抵触。
[00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齿盘固定于拖拉机轮轴上;所述履带与驱动齿盘啮合传动;
[0012]所述主支撑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拖拉机轮轴的一端。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可调顶杆与摇摆架螺纹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前限位部和后限位部均为弧形槽,前挡轴和后挡轴为圆形轴。
[0015]进一步地,所述前挡轴和后挡轴的另一端固设在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在拖拉机轮轴外壳上。
[0016]进一步地,所述张紧摇臂的悬空端上侧设有弧形槽,所述可调顶杆下端与弧形槽的弧面相接触。
[0017]一种履带拖拉机,包括所述的履带行走机构,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安装在拖拉机本
体上。
[0018]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9]1、本技术在主支撑架的下方设置可摆动的摇摆架,摇摆架带动设置在其上的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支撑轮一起相对主支撑架前后摆动,使主支撑架、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形成的三角形发生变形,从而实现履带相对水平面的角度变化,不会导致履带前后摆动,可以避免拖拉机转向过程中内侧的前、后履带出现干涉的问题。
[0020]2、本技术设置相配合的前挡轴和前限位部、后挡轴和后限位部,保证履带在使用中能接触地面,在特殊地面上行走时可以保护履带行走机构不过度变形。
[0021]3、本技术通过旋拧可调顶杆,使第一导向轮随张紧摇臂前后摆动,从而调节履带的张紧程度,结构巧妙且简单,便于操作,实用性强。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正视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的后视图;
[0026]图4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7]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剖视图;
[0028]图6是本技术摇摆架向前摆动的状态图;
[0029]图7是本技术摇摆架向后摆动的状态图;
[0030]图8是履带拖拉机的示意图。
[0031]图中,
[0032]1‑
驱动齿盘,2
‑
主支撑架,3
‑
履带,4
‑
摇摆架,5
‑
铰接轴,6
‑
第一导向轮,7
‑
支撑轮,8
‑
固定架,9
‑
张紧摇臂,10
‑
可调顶杆,11
‑
前限位部,12
‑
后限位部,13
‑
第二导向轮,14
‑
前挡轴,15
‑
后挡轴,16
‑
拖拉机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
‑
5共同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履带行走机构,包括驱动齿盘1、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13,驱动齿盘1、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13形成三角形,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13分别设在驱动齿盘1的下方两侧,所述驱动齿盘1、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13外部套设有履带3,所述履带3与驱动齿盘1啮合传动。
[0036]所述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13之间设有两个支撑轮7,两个支撑轮7沿履带行走机构行走方向间隔设置。
[0037]所述驱动齿盘1固定于拖拉机轮轴上,拖拉机轮轴带动驱动齿盘1转动,从而驱动履带3运行;所述拖拉机轮轴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主支撑架2,所述主支撑架2的下端通过铰接轴5铰接有摇摆架4,所述摇摆架4可绕铰接轴5摆动;所述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
轮13、支撑轮7安装于摇摆架4上;所述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13分别安装在摇摆架4的前端和后端。
[0038]摇摆架4摆动可带动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13、支撑轮7同时摆动,使驱动齿盘1、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13所形成三角形的形状发生改变,从而实现履带行走机构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变化,不会导致履带3的前后摆动。
[0039]所述主支撑架2下端两侧分别固定有前挡轴14和后挡轴15,前挡轴14用于限位摇摆架4向前摆动的最大行程,后挡轴15用于限位摇摆架4向后摆动的最大行程;所述摇摆架4的上端面上设有前限位部11和后限位部12,前限位部11与前挡轴14相配合设置,后限位部12与后挡轴15配合设置;
[0040]如图6所示,摇摆架4向前摇摆至前挡轴14与前限位部11相抵触时,摇摆架4向前摆动达到最大行程,这时履带3底部相对于水平面形成夹角a;如图7所示,摇摆架4向后摇摆至后挡轴15与后限位部12相抵触时,摇摆架4向后摆动达到最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行走机构,包括呈三角形设置的驱动齿盘(1)、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13),所述驱动齿盘(1)、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13)外部套设有履带(3),所述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13)之间设有两个支撑轮(7),两个支撑轮(7)沿履带行走机构行走方向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支撑架(2),所述主支撑架(2)的下端通过铰接轴(5)铰接有摇摆架(4);所述第一导向轮(6)、第二导向轮(13)、支撑轮(7)安装于摇摆架(4)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架(2)下端两侧分别固定有前挡轴(14)和后挡轴(15);所述摇摆架(4)的上端面上设有前限位部(11)和后限位部(12),前限位部(11)与前挡轴(14)相配合设置,后限位部(12)与后挡轴(15)配合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紧摇臂(9),所述张紧摇臂(9)中部转动连接于摇摆架(4)的前端,所述第一导向轮(6)安装在张紧摇臂(9)的一端,所述张紧摇臂(9)另一端悬空设置;所述摇摆架(4)上设有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卫,任瑞萍,毕伟,孟祥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潍坊鲁中拖拉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