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曲线形的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59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曲线形的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包括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在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上设有隔离保护机构,曲线形连续水泥的一端端头设有曲线形连续水泥土墙,曲线形连续水泥土墙的两端端头设有连续水泥土墙,曲线形连续水泥土墙的一侧配合设有基坑内支撑体、隔离保护机构、基坑围护结构,该曲线形连续水泥土墙改变了隔离保护结构的受力形式,避免了现有成墙线形单一、成墙过程变形无法规避、竖向整体成墙材料大量浪费等问题,有效利用曲线形结构的受力特点,提高隔离保护效果。高隔离保护效果。高隔离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曲线形的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物体隔离
,具体为一种基于曲线形的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面临建设环境越发复杂、行业竞争激烈的特点,地下工程施工临近建、构筑物不可避免,且存在大量距离临近,且变形控制要求高的既有构筑物,如高速铁路隧道、轨道交通隧道及特殊用途建筑。目前国内被动保护方式以提高内支撑截面及层数、增加隔离桩墙和被动土体加固为主,进而减少对既有结构的影响。
[0003]对于采用隔离桩/隔离墙,由于钻孔灌注桩整体刚度较大,且成桩工艺成熟,传统地下工程保护结构多采用排桩+桩顶冠梁,排桩距离基坑边界一定距离后平行基坑边界布置,为保证排桩整体性,桩顶施作冠梁,提升整体抗变形能力。
[0004]但灌注桩(排桩/咬合桩)成孔过程中空桩对初始地应力存在卸荷,导致隔离桩施工期间对被保护对象存在影响,目前仍无有效解决办法,此类保护结构仍为竖向支挡结构,多采用直线型的桩墙,且隔离桩要求更深的嵌固深度,桩顶浇筑至地面标高后施作冠梁结构。
[0005]也有“基于拱圈式微型钢管桩的隔离体系及其构件方法”及“一种基于拱圈式微型钢管桩的隔离桩体系”—戴志仁,专利采用两排钢管桩,一排与新建结构纵向平行设置,另一排呈弧形布置,利用贾各庄与拱圈式系梁的围闭效应,提高隔离桩自身抗弯强度,同时通过压力注浆加固桩周土体,使微型隔离桩、围蔽土体与刚性系梁形成受力耦合结构,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曲线形连续水泥土墙上设有隔离保护机构,曲线形连续水泥的一端端头设有曲线形连续水泥土墙,曲线形连续水泥土墙的两端端头设有连续水泥土墙,曲线形连续水泥土墙的一侧配合设有基坑内支撑体、隔离保护机构、基坑围护结构,曲线形连续水泥土墙改变了隔离保护结构的受力形式,避免了现有成墙线形单一、成墙过程变形无法规避、竖向整体成墙材料大量浪费等问题,有效利用曲线形结构的受力特点,提高拱脚抗变形能力的基于曲线形的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曲线形的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包括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上设有隔离防护机构,隔离防护机构的圆弧内侧设有基坑围护冠梁、基坑内支撑体,隔离防护机构的圆弧外侧中央设有被保护构筑物。
[0008]优选的,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的一端端头设有拱脚加强结构,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的另一端端头设有钻孔灌注桩以及底下连续墙。
[0009]优选的,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施作顶标高高于被保护结构上部不少于3m,同时嵌固至桩底45
°
破坏面以下。
[0010]优选的,一种基于曲线形的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一、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拱脚钻孔灌注桩、地连墙先行施工;
[0012]步骤二、基坑围护结构及内部支撑施工;
[0013]步骤三、基坑围护、内支撑结构及地下隔离保护结构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后,开始基坑内部土方开挖施工;
[0014]步骤四、基坑开挖支撑过程中,主动土压力作用于曲线形的隔离保护结构,围护单元之间嵌挤作用,将主动土压力部分转化为曲线形隔离保护结构单元轴力。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隔离防护机构结构平面布置可以结合被保护建构筑物、新建基坑及两者位置关系灵活调整,可以采用悬链线或弧线或多段相切弧线组合的形式,结合客观条件有效利用曲线形结构的受力特点;
[0017](2)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施作顶标高高于被保护结构上部不少于3m,同时嵌固至桩底45
°
破坏面以下,采用水泥土连续墙作为隔离结构,相对于钻孔灌注桩及地下连续墙避免了成孔、槽阶段的卸荷效应,相对于预制沉桩避免了挤土效应,有效减小了隔离保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对被保护构筑物的影响;
[0018](3)曲线形连续水泥土墙利用曲线形受力特点,将原有隔离结构竖向抗弯转换为环向受压构件,通过增大水泥土墙截面,保证结构抗压能力;
[0019](4)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改变了隔离保护结构的受力形式,避免了现有成墙线形单一、成墙过程变形无法规避、竖向整体成墙材料大量浪费等问题,有效利用曲线形结构的受力特点,提高拱脚抗变形能力;
[0020](5)该曲线形连续水泥土墙改变了隔离保护结构的受力形式,避免了现有成墙线形单一、成墙过程变形无法规避、竖向整体成墙材料大量浪费等问题,有效利用曲线形结构的受力特点,提高拱脚抗变形能力。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拱形的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平面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结构的半地下结构;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拱形的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断面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基于拱形的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断面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拱形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钻孔灌注桩示意图
[0026]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拱形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地下连续墙。
[0028]图中:1、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2、基坑围护冠梁;3、基坑内支撑体;4、隔离保护机构;5、基坑围护结构;6、拱脚加强结构;7、钻孔灌注桩;8、地下连续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阅图1

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曲线形的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包括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1,所述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1上设有隔离防护机构4,隔离防护机构4的圆弧内侧设有基坑围护冠梁2、基坑内支撑体2,所述隔离防护机构4的圆弧外侧中央设有被保护构筑物。
[0031]隔离防护机构4结构平面布置可以结合被保护建构筑物、新建基坑及两者位置关系灵活调整,可以采用悬链线或弧线或多段相切弧线组合的形式,结合客观条件有效利用曲线形结构的受力特点。
[0032]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1的一端端头设有拱脚加强结构6,曲线形连续水泥土墙1的另一端端头设有钻孔灌注桩7以及底下连续墙8。
[0033]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1施作顶标高高于被保护结构上部不少于3m,同时嵌固至桩底45
°
破坏面以下,采用水泥土连续墙作为隔离结构,相对于钻孔灌注桩及地下连续墙避免了成孔、槽阶段的卸荷效应,相对于预制沉桩避免了挤土效应,有效减小了隔离保护结构施工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曲线形的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包括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1)上设有隔离防护机构(4),隔离防护机构(4)的圆弧内侧设有基坑围护冠梁(2)、基坑内支撑体(2),所述隔离防护机构(4)的圆弧外侧中央设有被保护构筑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曲线形的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1)的一端端头设有拱脚加强结构(6),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本体(1)的另一端端头设有钻孔灌注桩(7)以及底下连续墙(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曲线形的地下工程隔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辉俞翔唐伟杨坡胡磊章李坚曹梦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