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互连的集束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46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7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块互连的集束电缆,属于电缆制造领域,主要应用于在多个通信系统模块间互连而抗干扰、高性能传输电子信号,其包括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传输层以及用于屏蔽外部信号干扰的防护屏蔽层,信号传输层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射频电缆、规则排列于射频电缆外周壁的多股电子线、设置于多股电子线排线空间内的多股填充线;防护屏蔽层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内绝缘套、外屏蔽层以及外护套。通过成缆组合的方式使需要的射频电缆和多股电子线形成一条圆整的集束电缆,保证了信号传输完整性,改善了相关技术手段中的集束电缆存在的无法完全屏蔽外部信号干扰,继而使得互连后信号传输失真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互连的集束电缆


[0001]本申请涉及电缆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互连的集束电缆。

技术介绍

[0002]多个通信系统模块间互连传输电子信号时,既需要用于传输信号的射频电缆,也需要具有通电性的电子线。值得说明的是,射频电缆也叫同轴电缆,是传输射频范围内电磁能量的一种电缆,属于各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元件而得到广泛应用。电子线则是电器设备内部线的一种简称,其通电性主要是以弱电为主。
[0003]相关技术手段中,用于系统模块互连的集束电缆除包括有射频电缆与电子线外,还包括有环绕穿插在射频电缆与电子线外的屏蔽网层以及设置于屏蔽网层外周壁的热缩管,通过对热缩管进行加热收缩而使其实现包裹集束的效果。
[0004]根据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手段,使用热缩管集合成束的集束电缆,因射频电缆与电子线相互之间不规则排列且需经加热收缩,从而存在破坏二者内部结构而无法完全屏蔽外部信号干扰,继而使得互连后信号传输失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相关技术手段中的集束电缆存在的无法完全屏蔽外部信号干扰,继而使得互连后信号传输失真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块互连的集束电缆。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模块互连的集束电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模块互连的集束电缆,包括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传输层以及用于屏蔽外部信号干扰的防护屏蔽层,所述信号传输层包括设置于内部的射频电缆、规则排列于所述射频电缆外周壁的多股电子线、设置于多股所述电子线排线空间内的多股填充线;所述防护屏蔽层包括包裹所述信号传输层设置的内绝缘套、环绕所述内绝缘套外周壁设置的外屏蔽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屏蔽层外周壁的外护套。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线设置于多股电子线排线空间内,从而填充了缝隙,使结构排列圆整,便于防护屏蔽层的环绕套设,继而便于保持本申请中集束电缆的外观的圆整度;同时,电子线与射频电缆规则排列,从而使本申请中的集束电缆具有稳定的内部结构。具有内绝缘套、外屏蔽层及外护套的防护屏蔽层的设置,便于射频电缆与电子线的集束及对外部信号的屏蔽,使其不会在使用过程中松散或在传输信号失真,改善了相关技术手段中的集束电缆存在的无法完全屏蔽外部信号干扰,继而使得互连后信号传输失真的问题。
[0009]可选的,多股所述电子线与多股所述填充线相互之间行星绞合而紧贴环绕于所述射频电缆外周壁。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线与填充线绞合后环绕射频电缆外周壁设置,可使填充线更好的填补多股电子线之间的排列缝隙,继而将射频电缆与电子线通过成缆工艺而集合成束,结构稳定,使得线束不会在使用过程中松散。
[0011]可选的,所述射频电缆设置为频率为40GHz的微波稳相射频同轴电缆。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保持射频电缆较好的信号传输性能。
[0013]可选的,所述填充线设置由防水或者防火材料制成。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线由防水或防火材料制成,从而使本申请中的集束电缆应用的领域更为广泛,可在严苛环境下长期工作使用。
[0015]可选的,所述电子线的规格设置为超六类。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规格采用超六类的电子线可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信号串扰及回波损耗,而且超六类线的信号传输速度更快,进一步提高了本申请中集束电缆的信号传输性能。
[0017]可选的,所述内绝缘套设置为PTFE材料。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TFE是一种以四氟乙烯作为单体聚合制得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性,提高了本申请中集束电缆的应用场景兼容性。
[0019]可选的,所述外屏蔽层设置为螺旋缠绕于所述内绝缘套外周壁的镀锡铜线。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镀锡铜线制成的外屏蔽层可屏蔽外部信号的干扰,从而具有使整体的信号传输不会因外部信号干扰而失真。
[0021]可选的,所述外护套由聚氨酯胶料制成。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聚氨酯胶料制成的外护套可对设置于外护套内周壁的各线束起到机械保护作用,便于保证整体的结构完整性;同时聚氨酯胶料较柔软,可以增加整体材的柔软度而便于使整体于各系统模块间缠绕互连。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具备较优的信号传输性能。射频电缆设置为频率为40GHz的微波稳相射频同轴电缆,且规格采用超六类的电子线可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信号串扰及回波损耗;同时,由镀锡铜线制成的外屏蔽层可屏蔽外部信号的干扰,由聚氨酯胶料制成的外护套便于保证整体的结构完整性,从而使整体具备较优的信号传输性能。
[0025]2.具备较好的外观圆整度。填充线设置于多股电子线排线空间内,且电子线与填充线绞合后环绕射频电缆外周壁设置,从而填充了多股电子线之间的缝隙,使结构排列圆整。另一方面,通过成缆工艺成型的集束电缆,对比相关技术手段中通过热缩管集合成束的工艺,结构更为稳定,从而具备较好的外观圆整度。
附图说明
[0026]图1绘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的截面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0、信号传输层;110、射频电缆;120、电子线;130、填充线;200、防护屏蔽层;210、内绝缘套;220、外屏蔽层;230、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模块互连的集束电缆。参照图1,一种模块互连的集束电缆由内而外依次包括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传输层100以及用于屏蔽外部信号干扰的防护屏蔽
层200,信号传输层100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射频电缆110、规则排列于射频电缆110外周壁的多股电子线120、设置于多股电子线120排线空间内的多股填充线130。
[0031]射频电缆110设置为频率为40GHz的微波稳相射频同轴电缆,其阻抗为 50
ꢀ±ꢀ
2 ohms;电容为 80pF/m;传播速度为84.5%;延迟为4.0ns/m;电压驻波比(最大10MHz至40GHz)为1:1.35;18GHz时的屏蔽效率>90dB。本申请中的射频电缆110的最小弯曲半径为55mm,可在
ꢀ‑
40
°
C~85
°
C的温度区间内持续性工作,从而使整体具有较好的信号传输性能。
[0032]电子线120的规格设置为超六类,超六类线采用无氧铜导体、HDPE聚乙烯绝缘,可减少传输过程中的信号串扰及回波损耗;同时,超六类线直径较粗,信号传输速度更快,传输频率最高可达500MHZ。填充线130由防水或防火材料制成,从而使本申请中的集束电缆可在严苛环境下长期工作使用。
[0033]参照图1,进一步说明的是,多股填充线130一一对应设置于多组电子线120排列空间内,从而使信号传输层100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互连的集束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传输层(100)以及用于屏蔽外部信号干扰的防护屏蔽层(200),所述信号传输层(100)包括设置于内部的射频电缆(110)、规则排列于所述射频电缆(110)外周壁的多股电子线(120)、设置于多股所述电子线(120)排线空间内的多股填充线(130);所述防护屏蔽层(200)包括包裹所述信号传输层(100)设置的内绝缘套(210)、环绕所述内绝缘套(210)外周壁设置的外屏蔽层(220)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屏蔽层(220)外周壁的外护套(2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互连的集束电缆,其特征在于,多股所述电子线(120)与多股所述填充线(130)相互之间行星绞合而紧贴环绕于所述射频电缆(110)外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唐福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九天数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