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膜组件的检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021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式膜组件的检漏装置,用于存放有色检测液体的水槽与供水管连接相通,供水管上安装有水泵和压力表,供水管的出口端连接有具有T形头的转接管接头,转接管接头的T形头与膜管的第二产水口端面贴合,第三抱箍用于将转接管的T形头与第二产水口的端面夹紧连接;产水盲板设置在膜管的第一产水口的端面处并贴合,第二抱箍用于将产水盲板与第一产水口的端面夹紧连接,所述膜管盲板设置在位于第一产水口一侧的第一孔口端面,第一抱箍用于将膜管盲板与第一孔口端面夹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漏点定位精确,能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降低检测成本。降低检测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膜组件的检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式膜组件的检漏装置,属于膜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处理领域,超滤膜元件尤其是管式超滤膜元件应用非常广泛。由于管式超滤膜元件由外部的膜管和设置在膜管内的膜芯构成,膜管设有原水接口、产水口和浓液口,工作时原水在一定压力下通入膜管内,通过膜芯对水上中的悬浮物、难溶物质等物质进行过滤处理。超滤膜元件多为内压式膜,但当原水中含有坚硬固体颗粒物时,在一定压力的原水容易造成膜芯元件的损伤,会出现露点破损等情况,进而使产水水质达不到设计要求,影响系统稳定运行。
[0003]为了使管式超滤膜元件可以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及时对出现损伤的膜元件进行更换或检漏堵漏,保证超滤膜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若在损伤的膜芯较少时进行更换膜元件,将造成较大的浪费,因此对膜元件进行检漏堵漏测试是一项必要的工作。
[0004]现有管式膜组件检漏装置一种采用检测水槽、压缩空气管、进气接头、端盖堵头和紧固装置,检测槽内盛有水,膜元件通过支架固定在检测槽中且完全浸入液体,膜元件的中心管的进水端通过进气接头与压缩空气管密封连接,膜元件的中心管的浓水端通过端盖堵头密封,膜元件中膜丝的端头与水相连通,进气接头与端盖堵头通过紧固装置固定在膜元件上;使用时,通过压缩空气管向膜元件的进水管内充入压缩空气,观察膜元件的产水管端头是否有气泡溢出,从而判断膜元件中的膜丝是否有破损泄漏。另一种是将膜管浸入液体中或在膜管浓水出口端涂抹肥皂水或其他液体,然后从进水端口或产水端口鼓入气体,通过观察浓水端口气泡破裂速度判断漏点。但上述两端方式均采用气体进行检漏,而空气不仅可以透过出现漏点的区域,在没有出现漏点的区域或正常膜芯同样可以透过空气,因此这种通过观察气泡检漏存在漏点定位不精确、出错率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漏点定位精确,能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的一种管式膜组件的检漏装置。
[0006]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式膜组件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供水管、水泵、压力表、膜管盲板、产水盲板以及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和第三抱箍;
[0007]所述的水槽用于存放有色检测液体,水槽下部与供水管连接相通,供水管上安装有水泵和压力表,所述的供水管的出口端连接有具有T形头的转接管接头,转接管接头的T形头与膜管的第二产水口端面贴合,所述的第三抱箍的两侧设有夹板,且第三抱箍用于将转接管的T形头与第二产水口的端面夹紧连接;
[0008]所述的产水盲板设置在膜管的第一产水口的端面并贴合,所述第二抱箍两侧设有夹板,且第二抱箍用于将产水盲板与第一产水口的端面夹紧连接;
[0009]所述膜管盲板设置在位于第一产水口一侧的第一孔口端面,所述的第一抱箍的两侧设有夹板,第一抱箍用于将膜管盲板与第一孔口端面夹紧连接。
[0010]本技术通过抱箍将膜管盲板和产水盲板快速安装在膜管对应的第一孔口的其中一个端口以及第一产水口的端口而进行封堵,同时通过抱箍将转接管接头与膜管的第二产水口连接,通过供水管将膜管与水槽相通,通过供水泵提供检测压力,将水槽内有色检测液体从第二产水口通入膜管内,由于膜管的第二孔口暴露外部,故能直接观察第二孔口各膜芯的出水颜色,方便来判断膜芯是否破损,能快速对膜芯的漏点进行精确定位,大幅度提高检测效率。本技术检漏装置通过抱箍将膜管的产水口以及管孔进行快速拆装,装拆操作方便,检测过程操作简单,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本技术无需将膜管安装在检测水槽内,无需气源,能耗少,结构简单,能降低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2]图1是本技术一种管式膜组件的检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转接管接头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第三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水槽,2—水泵,3—压力调节阀,4—压力表,5—供水管,6—转接管接头,6

1—T形头,7—第三抱箍,7

1—半箍圈,7

11—夹座,7

2—销轴,7

3—锁紧件,8—膜管,8

1—第二产水口,8

2—第二孔口,8

3—第一孔口,8

4—第一产水口,9—第一抱箍,10—膜管盲板,11—产水盲板,12—第二抱箍,13—接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见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管式膜组件的检漏装置,包括水槽1、供水管5、水泵2、压力表4、膜管盲板10、产水盲板11以及第一抱箍9、第二抱箍12和第三抱箍7。
[0017]见图1所示,本技术水槽1用于存放有色检测液体,本技术的有色检测液体可利用现有用不溶于水的墨水颜料着色剂,该墨水颜料着色剂的粒径在40~300nm,在水中借助分散剂悬浮,为不透明液体,而管式超滤膜一般为10nm~50nm的微孔过滤膜,可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 Da、粒径大于10nm的颗粒物,因此管式超滤膜组件可以对颜料墨水着色剂进行有效截留,因此将有色检测液体供给管式膜组件,通过膜芯对着色剂进行截留而对膜芯进行检测。
[0018]见图1所示,本技术水槽1下部与供水管5连接相通,供水管5上安装有水泵2和压力表4,通过水泵2提供所需的检测压力以及水量,压力表4能直接观察检测压力,而供水管5在压力表4的前侧还安装有压力调节阀3,方便调节检测压力,对于超滤膜组件的压力可调节在15kpa~20kpa之间,供水管5的出口端连接有具有T形头6

1的转接管接头6,转接管接头6的T形头6

1与膜管8的第二产水口8

1端面贴合,第三抱箍7的两侧设有夹板,且第三抱箍7用于将转接管的T形头6

1与第二产水口8

1端面夹紧连接。
[0019]见图2所示,本技术转接管接头6上设有内螺纹孔或外螺纹,转接管接头6旋接在供水管5的一端并密封连接,转接管接头6的T形头6

1端面设有第三密封槽,第三密封圈设置在第三密封槽内并与膜管8的第二产水口8

1端面相接,第三抱箍7的夹板端口部设有
导向斜面,通过第三抱箍7的夹板上的导向斜面,在收紧第三抱箍7时,能快速定位并将转接管接头6通过第三密封圈与膜管8的第二产水口8

1夹紧而实现密封连接。
[0020]见图3所示,本技术的第三抱箍7包括两个半箍圈7

1以及销轴7

2和锁紧件7

3,半箍圈7

1的一端通过销轴7

2铰接,另一端设有相对的夹座7

11,而第三抱箍7设有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膜组件的检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1)、供水管(5)、水泵(2)、压力表(4)、膜管盲板(10)、产水盲板(11)以及第一抱箍(9)、第二抱箍(12)和第三抱箍(7);所述的水槽(1)用于存放有色检测液体,水槽(1)下部与供水管(5)连接相通,供水管(5)上安装有水泵(2)和压力表(4),所述的供水管(5)的出口端连接有具有T形头(6

1)的转接管接头(6),转接管接头(6)的T形头(6

1)与膜管(8)的第二产水口(8

1)端面贴合,所述的第三抱箍(7)的两侧设有夹板,且第三抱箍(7)用于将转接管的T形头(6

1)与第二产水口(8

1)的端面夹紧连接;所述的产水盲板(11)设置在膜管(8)的第一产水口(8

4)的端面并贴合,所述第二抱箍(12)两侧设有夹板,且第二抱箍(12)用于将产水盲板(11)与第一产水口(8

4)的端面夹紧连接;所述膜管盲板(10)设置在位于第一产水口(8

4)一侧的第一孔口(8

3)端面,所述的第一抱箍(9)的两侧设有夹板,第一抱箍(9)用于将膜管盲板(10)与第一孔口(8

3)端面夹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方国生谢志军颜丙通刘亚军邓贞坤杨华亮陆超
申请(专利权)人: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