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洪闸技术领域,具体为园林水利用装配式应急防洪闸,包括沟渠主体;所述沟渠主体的顶面安装有防洪结构,所述防洪结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沟渠主体的内侧,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导槽,所述安装架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导向架,所述导向架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缠绕有第一吊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洪闸设置的安装架和导向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拆装便捷,且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控制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可分次将第一闸板和第二电机下降到沟渠中,可减小防洪闸在安装时洪水对防洪闸的冲击阻力,使得防洪闸的移动便捷,且安装稳定,使用效果更好。使用效果更好。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园林水利用装配式应急防洪闸
[0001]本技术涉及防洪闸
,具体为园林水利用装配式应急防洪闸。
技术介绍
[0002]水闸是修建在河道和渠道上利用闸门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在园林水利工程中,防洪闸作为阻挡上流洪水的装置。
[0003]对此,中国申请专利号:CN202122326008.55,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防洪闸门的一体式便携挡水板柔性连接组件,包括两个竖直边柱和固定设置于竖直边柱底部之间的水平底座,水平底座上设置有和两个竖直边柱密封连接的柔性密封挡水板组件,所述柔性密封挡水板组件包括若干组竖直间隔分布的拼接挡板、密封软胶和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两组呈对称状态设置于若干组凭借挡板两侧的侧端连接机构。其一,本技术采用侧端连接机构将若干组拼装挡板和密封软胶连接成一体,拆卸时无需将若干个拼装挡板拆开且能够折叠收纳,方便拆卸和运输;其二,本技术分别采用密封软胶、第一侧封长胶和第二侧封长胶分层密封,密封效果更佳。
[0004]该防洪闸门采用连接机构将挡板组装在一起,组装部件较多,组装难度大,且组装后没有配套的安装结构配合,不能便捷的安装在沟渠中,且整体连接强度难以保证,使用起来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园林水利用装配式应急防洪闸,可减小防洪闸在安装时洪水对防洪闸的冲击阻力。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园林水利用装配式应急防洪闸,包括沟渠主体,所述沟渠主体的顶面安装有防洪结构,所述防洪结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安装在沟渠主体的内侧,所述安装架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导槽,所述安装架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导向架,所述导向架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缠绕有第一吊绳,所述第一吊绳的一端钩挂有第一闸板,所述第一闸板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缠绕有第二吊绳,所述第二吊绳的一端钩挂有第二闸板,所述第二闸板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垫。
[0007]优选的,所述沟渠主体呈“U”字形构造,所述安装架呈“凹”字形构造。
[0008]优选的,所述导向架的横截面呈“C”字形构造,所述导槽与导向架的内部相通。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两组第二电机的外侧。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吊绳贯穿导向架和第二闸板。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闸板安装在第二闸板的上侧,所述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的左右两端皆滑动安装在导槽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皆为梳齿形构造,所述第一闸板的上端与第二
闸板的底端相互配合,且卡设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垫的顶面与第二闸板的底面贴合,所述第二密封垫的底面与第一闸板的顶面贴合。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防洪闸设置的安装架和导向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拆装便捷,且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控制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可分次将第一闸板和第二电机下降到沟渠中,可减小防洪闸在安装时洪水对防洪闸的冲击阻力,使得防洪闸的移动便捷,且安装稳定,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防洪结构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沟渠主体与防洪结构的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防洪结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第一闸板与第二闸板的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沟渠主体;2、防洪结构;21、安装架;22、导槽;23、导向架;24、第一电机;25、第一吊绳;26、第一闸板;27、第一密封垫;28、第二电机;29、第二吊绳;210、第二闸板;211、第二密封垫。
实施方式
[0021]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2]参阅图1
‑
图5,一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园林水利用装配式应急防洪闸,包括:沟渠主体1,沟渠主体1的顶面安装有防洪结构2,防洪结构2包括安装架21,安装架21安装在沟渠主体1的内侧,安装架2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导槽22,安装架21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导向架23,导向架23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4和第二电机28,第一电机24的输出端缠绕有第一吊绳25,第一吊绳25的一端钩挂有第一闸板26,第一闸板26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密封垫27,第二电机28的输出端缠绕有第二吊绳29,第二吊绳29的一端钩挂有第二闸板210,第二闸板210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垫211,安装架21和导向架23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拆装便捷,且通过第一电机24和第二电机28分别控制第一闸板26和第二闸板210,可分次将第一闸板26和第二电机28下降到沟渠中,可减小防洪闸在安装时洪水对防洪闸的冲击阻力,使得防洪闸的移动便捷,且安装稳定,使用效果更好。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电机24和第二电机28为市场上可直接购买到的产品,其原理和连接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0023]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
‑
图3所示,沟渠主体1呈“U”字形构造,安装架21呈“凹”字形构造,安装架21可安装在沟渠主体1内侧,且为将导向架23安装在沟渠主体1顶面提供位置。
[0024]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
‑
图3所示,导向架23的横截面呈“C”字形构造,导槽22与导向架23的内部相通,第一闸板26和第二闸板210可在导槽22
和导向架23内部滑动,为第一闸板26和第二闸板210的下降和上升提供限位导向。
[0025]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
‑
图3所示,第一电机24和第二电机28皆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一电机24设置在两组第二电机28的外侧,第一电机24和第二电机28分别为第一闸板26和第二闸板210的升降提供动力支持。
[0026]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
‑
图4所示,第一吊绳25贯穿导向架23和第二闸板210,第一吊绳25可在第二闸板210内活动,为第一闸板26在第二闸板210下侧的活动提供连接。
[0027]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图5所示,第一闸板26安装在第二闸板210的上侧,第一闸板26和第二闸板210的左右两端皆滑动安装在导槽22内部,第一闸板26配合第二闸板210可阻挡沟渠主体1内侧的洪水。
[0028]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图5所示,第一闸板26和第二闸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水利用装配式应急防洪闸,包括沟渠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渠主体(1)的顶面安装有防洪结构(2),所述防洪结构(2)包括安装架(21),所述安装架(21)安装在沟渠主体(1)的内侧,所述安装架(2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导槽(22),所述安装架(21)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导向架(23),所述导向架(23)的顶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4)和第二电机(28),所述第一电机(24)的输出端缠绕有第一吊绳(25),所述第一吊绳(25)的一端钩挂有第一闸板(26),所述第一闸板(26)的顶面设置有第一密封垫(27),所述第二电机(28)的输出端缠绕有第二吊绳(29),所述第二吊绳(29)的一端钩挂有第二闸板(210),所述第二闸板(210)的底面设置有第二密封垫(2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水利用装配式应急防洪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渠主体(1)呈“U”字形构造,所述安装架(21)呈“凹”字形构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水利用装配式应急防洪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23)的横截面呈“C”字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饶,李侠,姜书山,朱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治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