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隔离地铁振动的隧道衬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41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隔离地铁振动的隧道衬砌结构,包括:混凝土层,围岩开设有地铁隧道,混凝土层固定设置于地铁隧道的内侧壁上;减振层,减振层固定设置于混凝土层的内侧壁上,减振层具有多个减振孔,减振孔内填充有黏弹性阻尼件或黏弹性阻尼颗粒;在地铁隧道内加设减振层,减振层内填充有黏弹性阻尼件或黏弹性阻尼颗粒,可有效吸收并衰减隧道内侧壁及隧道空腔中不同频率振动,实现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少或阻断地铁振动的技术效果。减少或阻断地铁振动的技术效果。减少或阻断地铁振动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隔离地铁振动的隧道衬砌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减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隔离地铁振动的隧道衬砌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铁在缓解地面交通拥堵问题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持续的地铁振动给其上盖或临近区域建筑物以及沿线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科研机构的精密仪器带来了严重不利影响,在国际上,已将振动作为七大环境公害之一。
[0003]针对日益密集的地轨线路引发的环境振动问题,目前减少地铁振动的减振措施主要包括振源主动减振,阻断振动传播路径和受振体被动隔振这三方面的措施;主动减振措施可以安装减振浮置板道床、安装减振扣件等;阻断振动传播路径可以在地铁运行的隧道与地表建筑之间设置隔振沟、隔振墙以及波阻块;受振体被动隔振主要是在建筑物的基础上安装隔振装置、增加楼板的刚度和阻尼。
[0004]在以上三种措施中,考虑地铁振动表现出宽频带的特征,与隔振机制存在差异,因此受振体被动隔振的思路和方法尚待深入研究;振源主动减振措施应用比较广泛,而振动传播路径上的减振措施应用较少,其原因在于受到设计参数及施工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导致其应用不多。但是,当振源主动减振措施不能满足需求时,有必要在传播路径上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
[0005]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在传播路径上阻断或减少地铁振动的结构,是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隔离地铁振动的隧道衬砌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地铁振动在传播路径上被阻断或减少。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隔离地铁振动的隧道衬砌结构,包括:混凝土层,围岩开设有地铁隧道,所述混凝土层固定设置于所述地铁隧道的内侧壁上;减振层,所述减振层固定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层的内侧壁上,所述减振层具有多个减振孔,所述减振孔内填充有黏弹性阻尼件或黏弹性阻尼颗粒。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地铁隧道内加设减振层,减振层内填充有黏弹性阻尼件或黏弹性阻尼颗粒,可有效吸收并衰减隧道内侧壁及隧道空腔中不同频率振动,实现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少或阻断地铁振动的技术效果。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减振层由多个弧形管片依次拼接组成,所述弧形管片为混凝土管片,每个所述弧形管片上都开设有多个减振孔。
[0010]将减振层拆分为多个弧形管片有利于高效生产、运输和安装,弧形管片不仅可以起到减振的作用,还能起到隧道成型、挡土止水、防止坍塌等作用。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固定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层和所述减振层之
间。所述防水层可以为单层EVA膜也可以由缓冲层和EVA膜组成双层结构,所述缓冲层由柔性片材制成,所述缓冲层与所述EVA膜贴合且所述缓冲层铺设于所述混凝土层的内侧壁。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单层EVA膜防水层用于无水地段,双层防水层是为了解决初期喷射混凝土基面凹凸不平、易损伤防水层的问题。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基底,钢轨设置在轨枕上,轨枕设置在道床上,所述基底设置于所述道床与所述减振层之间。
[0014]考虑在下土层土质疏松、含水量丰富等复杂客观条件下,道床与减振层之间易存在间隙及结构开裂,为了防止隧道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道床的不稳定,需要在减振层与道床之间安装基底,对道床加固保证地铁的平稳运行。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隧道衬砌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弧形管片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围岩;2、混凝土层;3、防水层;4、减振层;5、钢轨;6、轨枕;7、道床;8、基底;9、弧形管片;10、减振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隔离地铁振动的隧道衬砌结构,包括:混凝土层2,围岩1开设有地铁隧道,所述混凝土层2固定设置于所述地铁隧道的内侧壁上;减振层4,所述减振层4固定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层2的内侧壁上,所述减振层4具有多个减振孔10,所述减振孔10内填充有黏弹性阻尼件或黏弹性阻尼颗粒;所述减振层4由多个弧形管片9依次拼接组成,所述弧形管片9为混凝土管片,每个所述弧形管片9上都开设有多个减振孔10。防水层3,所述防水层3固定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层2和所述减振层4之间。所述防水层3可以为单层EVA膜也可以由缓冲层和EVA膜组成双层结构,所述缓冲层由柔性片材制成,所述缓冲层与所述EVA膜贴合且所述缓冲层铺设于所述混凝土层2的内侧壁。
[0022]地铁隧道盾构下穿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稳定因素,盾构掘进过程中会出现地层变化,出现持续沉降、开挖面沉降或者尾部沉降等问题,因此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层2采用注浆与盾构掘进同时进行的方式,充分填充地铁隧道空隙,加大压浆量,确保地层间的孔隙都被填充满。同步注浆是以水硬性胶凝材料、细骨料为主要原材料,以膨润土或聚合物
为改性材料并以适当配比混合而成,同步注浆材料及配合比:水泥为100kg/m3;粉煤灰为300kg/m3;膨润土56kg/m3;砂为779kg/m3;水为400kg/m3;膨胀剂为45kg/m3;外加剂为0.0135kg/m3,该配合比可用于软基地层且自稳能力较差的岩层,具有结石率高、结石体强度高、耐久性好和能防止地下水浸析的特点。依据掘进参数、注浆参数,提前拌合好所需砂浆,掘进一环速度在25~45min时,采用自动注浆,注浆压力控制在0.25~0.4MPa,通常在盾构完成拼装约10环处,进行二次注浆,主要是为了弥补之前注浆量不足,对围岩1进行初期填充和加固,防止地表变形和减少隧道沉降量。
[0023]在满足防水要求的前提下地铁隧道宜采用EVA膜作防水层3,该防水膜防水可靠、施工方便及造价适中。在无水地段可以在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上铺设单层防水膜,若对于防水要求高的隧道有水地段、初期喷射混凝土基面凹凸不平及易损伤防水膜的问题,可采用双层结构,先铺设一层柔软且具有较高强度的片材作为缓冲层(简称PE衬垫),缓冲层厚度一般为4mm,幅宽为1200mm,表观密度为45kg/m3,断裂伸长率≥100%,拉伸强度≥0.4MP,用热风塑料焊枪将PE衬垫热粘在基面上,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隔离地铁振动的隧道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层(2),围岩(1)开设有地铁隧道,所述混凝土层(2)固定设置于所述地铁隧道的内侧壁上;减振层(4),所述减振层(4)固定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层(2)的内侧壁上,所述减振层(4)具有多个减振孔(10),所述减振孔(10)内填充有黏弹性阻尼件或黏弹性阻尼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隔离地铁振动的隧道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层(4)由多个弧形管片(9)依次拼接组成,所述弧形管片(9)为混凝土管片,每个所述弧形管片(9)上都开设有多个减振孔(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隔离地铁振动的隧道衬砌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层(3),所述防水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兆玮万方爽李松松董芳芳何庆烈徐磊彭淞唐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