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937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通过神经网络算法逐历元构建初始格网;通过用户实时分布数据对所述初始格网进行动态调整,获得历元最终格网;将所述历元最终格网代入网络RTK解算模型,获得差分数据,能够不用受限于VRS数据服务数量,使系统服务格网数量始终保持动态平衡,既满足了海量并发需求,提高了区域服务精度,又提升了用户精度,避免了资源浪费,能够自动释放空闲格网,在保障海量并发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全域自适应高精度数据服务,提升了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的速度和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基增强服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虚拟参考站技术的问世改变了原有的定位方式,实现了实时网络RTK定位,该技术是由德累斯顿工业大学Lambert Wanninger博士于1997 年第一次提出的,目前主要应用在以美国Trimble公司的网络RTK软件中;虚拟参考站技术(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VRS)的定位原理是处理中心实时接收基准站网络内各个参考站的观测数据和流动站的概略坐标;在概略坐标处生成一个虚拟参考站,并对该虚拟参考站处的对流层,电离层延迟等空间距离相关误差进行建模,生成VRS虚拟观测值,再将虚拟参考站处的标准格式的观测数据或者改正数发给流动站,从而实现流动站的实时高精度定位,该模式依赖于与用户建立双向通讯,会严重影响解算和服务性能,目前基于该模式的解算软件只能支持1000个用户服务,并发能力十分低下。
[0003]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固定格网化VRS技术,通过格网VRS数据为用户服务,但是该方式进行格网划分缺少依据,对于较大的服务区域(如省级区域)为降低软件承载负荷,所划分的格网间距往往过大,导致服务精度不足;同时,由于大部分区域范围没有用户请求服务,导致部分格网VRS虽然生成但没有实际用户,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格网动态定位并发能力低下,格网间距过大导致精度不足,并且由于不同时刻用户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区域格网无效的状态,资源浪费严重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所述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神经网络算法逐历元构建初始格网;通过用户实时分布数据对所述初始格网进行动态调整,获得历元最终格网;将所述历元最终格网代入网络RTK解算模型,获得差分数据。
[0006]可选地,所述通过神经网络算法逐历元构建初始格网,包括:获取用户历史作业数据和用户项目位置属性信息;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对所述用户历史作业数据和所述用户项目位置属性信息进行逐历元建模,获得初始格网。
[0007]可选地,所述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对所述用户历史作业数据和所述用户项目位置属性信息进行逐历元建模,获得初始格网,包括:将所述用户历史作业数据和所述用户项目位置属性信息分别与格网坐标进行模
型训练,按照历元输出每个历元的格网坐标,根据各格网坐标生成初始格网。
[0008]可选地,所述通过用户实时分布数据对所述初始格网进行动态调整,获得历元最终格网,包括:获取用户实时分布数据,从所述用户实时分布数据中获得位置信息,在所述初始格网中检索所述位置信息的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格网点;在所述预设范围内不存在格网点时,将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用户位置转换为目标格网点坐标,并将所述目标格网点坐标录入所述初始格网池,对所述初始格网池中的无服务格网剔除,获得历元最终格网。
[0009]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初始格网池中的无服务格网剔除,获得历元最终格网,包括:根据预设监听线程对所述初始格网池在预设监听周期内无服务任何用户的格网进行剔除,获得历元最终格网。
[0010]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历元最终格网代入网络RTK解算模型,获得差分数据,包括:将所述历元最终格网代入网络RTK解算模型,并获取地基增强系统的基准站数据;根据所述基准站数据对所述网络RTK解算模型中各格网点的模糊度固定参数和误差改正参数进行计算,生成格网点出的VRS观测数据;对所述VRS观测数据进行数据解算,获得差分数据。
[0011]可选地,所述对所述VRS观测数据进行数据解算,获得差分数据,包括:获取用户轨迹数据、项目位置数据和格网VRS数据解算地址信息,根据所述用户轨迹数据、所述项目位置数据和所述格网VRS数据解算地址信息对VRS数据解算模块进行配置;根据区域实时大气延迟模型和预设大气误差阈值确定大气格网点坐标,根据所述大气格网点坐标为各格网点内插,获得单差电离层延迟改正数、单差对流层延迟改正数和轨道误差改正数;获取当前格网池坐标,根据所述当前格网池坐标生成各格网点的几何星地距改正数;将所述单差电离层延迟改正数、所述单差对流层延迟改正数、所述轨道误差改正数和所述几何星地距改正数根据预设组合方式进行组合,获得各格网点的VRS改正数;根据所述VRS改正数和所述配置后的VRS数据解算模块对所述VRS观测数据进行数据解算,获得差分数据。
[0012]第二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装置,所述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装置包括:格网构建模块,用于通过神经网络算法逐历元构建初始格网;动态调整模块,用于通过用户实时分布数据对所述初始格网进行动态调整,获得历元最终格网;解算模块,用于将所述历元最终格网代入网络RTK解算模型,获得差分数据。
[0013]第三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设备,所述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程序,所述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的步骤。
[0014]第四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程序,所述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的步骤。
[001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通过神经网络算法逐历元构建初始格网;通过用户实时分布数据对所述初始格网进行动态调整,获得历元最终格网;将所述历元最终格网代入网络RTK解算模型,获得差分数据,能够不用受限于VRS数据服务数量,使系统服务格网数量始终保持动态平衡,既满足了海量并发需求,提高了区域服务精度,又提升了用户精度,避免了资源浪费,能够自动释放空闲格网,在保障海量并发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全域自适应高精度数据服务,提升了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的速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中初始格网模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中格网点处的VRS观测数据生成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中实施整体组成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中差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包括:通过神经网络算法逐历元构建初始格网;通过用户实时分布数据对所述初始格网进行动态调整,获得历元最终格网;将所述历元最终格网代入网络RTK解算模型,获得差分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神经网络算法逐历元构建初始格网,包括:获取用户历史作业数据和用户项目位置属性信息;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对所述用户历史作业数据和所述用户项目位置属性信息进行逐历元建模,获得初始格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对所述用户历史作业数据和所述用户项目位置属性信息进行逐历元建模,获得初始格网,包括:将所述用户历史作业数据和所述用户项目位置属性信息分别与格网坐标进行模型训练,按照历元输出每个历元的格网坐标,根据各格网坐标生成初始格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用户实时分布数据对所述初始格网进行动态调整,获得历元最终格网,包括:获取用户实时分布数据,从所述用户实时分布数据中获得位置信息,在所述初始格网中检索所述位置信息的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格网点;在所述预设范围内不存在格网点时,将所述位置信息对应的用户位置转换为目标格网点坐标,并将所述目标格网点坐标录入所述初始格网池,对所述初始格网池中的无服务格网剔除,获得历元最终格网。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初始格网池中的无服务格网剔除,获得历元最终格网,包括:根据预设监听线程对所述初始格网池在预设监听周期内无服务任何用户的格网进行剔除,获得历元最终格网。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用户分布格网改正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历元最终格网代入网络RTK解算模型,获得差分数据,包括:将所述历元最终格网代入网络RTK解算模型,并获取地基增强系统的基准站数据;根据所述基准站数据对所述网络RTK解算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琦姚宜斌张良彭文杰马雄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