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9284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1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座舱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接收用于对智能座舱中的目标座椅进行零重力座椅模式转换的控制指令,其中,目标座椅包括主驾座椅、副驾座椅中的至少一种;基于控制指令,获取车辆的行车状态信息、智能座舱内部环境的环境数据集、后排座椅的当前使用状态信息;根据行车状态信息、环境数据集和当前使用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与目标座椅对应的转换条件;根据判断得到的结果,对目标座椅和/或后排座椅进行控制,其中,当行车状态信息表示车辆未处于驻车状态,或不满足转换条件时,停止对目标座椅及后排座椅进行位姿调节。如此,有利于提高目标座椅在进行零重力座椅转换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零重力座椅转换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零重力座椅转换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座舱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座舱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智能座舱的发展,用户对驾乘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乘车或驻车时,乘客越来越需求更多的场景化的体验,其中,零重力座椅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车辆座舱内的座椅已存在具有零重力座椅的转换功能,然而,在进行零重力座椅的转换过程中,安全性仍然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座舱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能够改善座舱座椅在进行零重力座椅的转换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座舱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接收用于对智能座舱中的目标座椅进行零重力座椅模式转换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目标座椅包括主驾座椅、副驾座椅中的至少一种;
[0007]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获取所述智能座舱所在车辆的行车状态信息、由所述智能座舱中的采集模块采集所述智能座舱的内部环境得到的环境数据集、与所述目标座椅关联的后排座椅的当前使用状态信息;
[0008]根据所述行车状态信息、所述环境数据集和所述当前使用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与所述目标座椅对应的转换条件;
[0009]根据判断得到的结果,对所述目标座椅和/或所述后排座椅进行控制,其中,当所述行车状态信息表示所述车辆未处于驻车状态,或不满足所述转换条件时,停止对所述目标座椅及所述后排座椅进行位姿调节。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判断得到的结果,对所述目标座椅和/或所述后排座椅进行控制,包括:
[0011]当所述结果表示满足所述转换条件时,基于所述环境数据集中的当前间隔距离、所述目标座椅的当前位姿、预存的目标间隔距离及目标位姿,确定控制参数,所述目标间隔距离为所述目标座椅在所述零重力座椅模式下与所述后排座椅的最小间隔距离,所述目标位姿为所述目标座椅在所述零重力座椅模式下的位姿;
[0012]基于所述控制参数,调节所述目标座椅和/或所述后排座椅的位姿,使得所述目标座椅与所述后排座椅的间隔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目标间隔距离,以及将所述目标座椅的当前位姿转换成所述目标位姿。
[00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座舱的地板沿所述智能座舱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及电机,所述目标座椅和所述后排座椅中的至少一个座椅可滑动地
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电机用于带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座椅滑动;
[0014]基于所述控制参数,调节所述目标座椅和/或所述后排座椅的位姿,使得所述目标座椅与所述后排座椅的间隔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目标间隔距离,以及将所述目标座椅的当前位姿转换成所述目标位姿,包括:
[0015]若所述当前间隔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目标间隔距离,则调节所述目标座椅的靠背角度、坐垫高度、坐垫倾角、腿托长度及腿托角度中的至少一种,以将所述目标座椅的当前位姿转换成所述目标位姿;
[0016]若所述当前间隔距离小于所述目标间隔距离,控制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在所述滑轨上滑动,以使所述目标座椅与所述后排座椅的间隔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目标间隔距离,以及调节所述目标座椅的靠背角度、坐垫高度、坐垫倾角、腿托长度及腿托角度中的至少一种,以将所述目标座椅的当前位姿转换成所述目标位姿。
[001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8]基于接收的更改指令,对指定座椅在所述零重力座椅模式下的目标位姿的配置参数进行修改并存储,所述指定座椅包括主驾座椅、副驾座椅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配置参数包括所述指定座椅的靠背角度、坐垫高度、坐垫倾角、腿托长度及腿托角度中的至少一种。
[001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行车状态信息、所述环境数据集和所述当前使用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与所述目标座椅对应的转换条件,包括:
[0020]当所述行车状态信息表示未处于所述驻车状态时,判断得到表示不满足所述转换条件的结果;
[0021]当所述行车状态信息表示处于所述驻车状态,所述环境数据集表示调整所述目标座椅和/或所述后排座椅位姿的转换空间内存在障碍物,或者所述当前使用状态信息表示所述后排座椅有用户乘坐,判断得到表示不满足所述转换条件的结果。
[002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行车状态信息、所述环境数据集和所述当前使用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与所述目标座椅对应的转换条件,包括:
[0023]当所述行车状态信息表示处于所述驻车状态,且所述环境数据集表示调整所述目标座椅和所述后排座椅位姿的转换空间内不存在障碍物,且所述当前使用状态信息表示所述后排座椅无用户乘坐,判断得到表示满足所述转换条件的结果。
[002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接收用于对智能座舱中的目标座椅进行零重力座椅模式转换的控制指令,包括:
[0025]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当所述语音信息包括用于对所述智能座舱中的所述目标座椅进行所述零重力座椅模式转换的预设信息时,生成所述控制指令;
[0026]和/或,接收用户通过中控显示屏输入的所述控制指令;
[0027]和/或,接收用户通过触发所述智能座舱中的控制按钮生成的所述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按钮为用于所述零重力座椅模式转换的开关按钮。
[002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获取所述智能座舱所在车辆的行车状态信息、由所述智能座舱中的采集模块采集所述智能座舱的内部环境得到的环境数据集、与所述目标座椅关联的后排座椅的当前使用状态信息,包括:
[0029]基于所述控制指令,从所述车辆的仪表盘获取所述行车状态信息;
[0030]以及,从所述采集模块中的摄像头获取由所述摄像头拍摄所述智能座舱的内部环
境得到的环境视频;
[0031]以及,从所述采集模块中的雷达模块获取由所述雷达模块采集所述智能座舱的内部环境得到的雷达数据,并将所述环境视频及所述雷达数据作为所述环境数据集;
[0032]以及,获取所述后排座椅上的压力传感器采集得到的压力数据以作为所述当前使用状态信息,其中,当所述压力数据超过预设压力阈值时,表示所述后排座椅存在用户乘坐。
[003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4]当所述目标座椅为副驾座椅,所述行车状态信息表示所述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且车速小于预设车速,且所述环境数据集表示调整所述目标座椅和所述后排座椅位姿的转换空间内不存在障碍物,且所述当前使用状态信息表示所述后排座椅无用户乘坐时,发出第一次告警提示;
[0035]若在发出第i次告警提示的预设时长内,再次接收到用于对所述副驾座椅进行所述零重力座椅模式转换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座舱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于对智能座舱中的目标座椅进行零重力座椅模式转换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目标座椅包括主驾座椅、副驾座椅中的至少一种;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获取所述智能座舱所在车辆的行车状态信息、由所述智能座舱中的采集模块采集所述智能座舱的内部环境得到的环境数据集、与所述目标座椅关联的后排座椅的当前使用状态信息;根据所述行车状态信息、所述环境数据集和所述当前使用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与所述目标座椅对应的转换条件;根据判断得到的结果,对所述目标座椅和/或所述后排座椅进行控制,其中,当所述行车状态信息表示所述车辆未处于驻车状态,或不满足所述转换条件时,停止对所述目标座椅及所述后排座椅进行位姿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判断得到的结果,对所述目标座椅和/或所述后排座椅进行控制,包括:当所述结果表示满足所述转换条件时,基于所述环境数据集中的当前间隔距离、所述目标座椅的当前位姿、预存的目标间隔距离及目标位姿,确定控制参数,所述目标间隔距离为所述目标座椅在所述零重力座椅模式下与所述后排座椅的最小间隔距离,所述目标位姿为所述目标座椅在所述零重力座椅模式下的位姿;基于所述控制参数,调节所述目标座椅和/或所述后排座椅的位姿,使得所述目标座椅与所述后排座椅的间隔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目标间隔距离,以及将所述目标座椅的当前位姿转换成所述目标位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座舱的地板沿所述智能座舱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轨及电机,所述目标座椅和所述后排座椅中的至少一个座椅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电机用于带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的座椅滑动;基于所述控制参数,调节所述目标座椅和/或所述后排座椅的位姿,使得所述目标座椅与所述后排座椅的间隔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目标间隔距离,以及将所述目标座椅的当前位姿转换成所述目标位姿,包括:若所述当前间隔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目标间隔距离,则调节所述目标座椅的靠背角度、坐垫高度、坐垫倾角、腿托长度及腿托角度中的至少一种,以将所述目标座椅的当前位姿转换成所述目标位姿;若所述当前间隔距离小于所述目标间隔距离,控制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至少一个座椅在所述滑轨上滑动,以使所述目标座椅与所述后排座椅的间隔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目标间隔距离,以及调节所述目标座椅的靠背角度、坐垫高度、坐垫倾角、腿托长度及腿托角度中的至少一种,以将所述目标座椅的当前位姿转换成所述目标位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接收的更改指令,对指定座椅在所述零重力座椅模式下的目标位姿的配置参数进行修改并存储,所述指定座椅包括主驾座椅、副驾座椅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配置参数包括所述指定座椅的靠背角度、坐垫高度、坐垫倾角、腿托长度及腿托角度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行车状态信息、所述环境数据集和所述当前使用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与所述目标座椅对应的转换条件,包括:
当所述行车状态信息表示未处于所述驻车状态时,判断得到表示不满足所述转换条件的结果;当所述行车状态信息表示处于所述驻车状态,所述环境数据集表示调整所述目标座椅和/或所述后排座椅位姿的转换空间内存在障碍物,或者所述当前使用状态信息表示所述后排座椅有用户乘坐,判断得到表示不满足所述转换条件的结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行车状态信息、所述环境数据集和所述当前使用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与所述目标座椅对应的转换条件,包括:当所述行车状态信息表示处于所述驻车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森苗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